61、「黑色星期五」購物日

感恩節翌日是美國傳統的大購物日,叫作黑色星期五(Black Friday)。為甚麼叫黑色星期五? 因為在此之前,商戶可能仍在虧損,但在這一天,商戶的生意滔滔不絶,生意就由虧轉盈(由紅變黑),所以就叫它作黑色星期五。
這一天,各商戶都花盡心思推出很多大減價的貨品,並提早營業,我們初來美國的時候,商店多數是在凌晨六時開始營業,後來商戶為了爭取多些生意,紛紛提早,今年竟有的商戶提早到凌晨三時就開始營業。
來美十多年,我從來未趁過這種熱鬧,但後來自己的公司在downtown有了門市,與黑色星期五也算是有了關係。當天,商場會提早在上午八時營業,我們也只得隨大流,提供一些折扣貨品。可能我們賣的是價值不菲的珠寶吧,生意並不像傳說中火熱,不過也比平日多了些營業額。門市結束後,我們只在網上做生意,這一天,網上的生意也不是那麼明顯地多,所以我們反而可以優哉悠哉地到處逛逛,但因平時已不斷購物,所以在這一天也沒有特多花錢。
今年的經濟情形還是令人擔憂的,所以,在感恩節前,各商鋪就已嚴陣以待,推出的減價貨品也頗為可觀,電腦電視機等熱門的貨品不在少數,試看看:Best Buy推出的手提電腦有原價近五百元的HP16 吋螢幕電腦,現在特價一百七十九元,Sony Vaio 十五吋半螢幕電腦,原價七百多元,現售三百四十多元,還有汽車用電子導航器,原價一百九十九元,現在賣九十九元,這些超值的貨品,每間門市只限量供應五至二十部,所以吸引了一些人在兩天前就開始去排隊,我們在電視新聞上看到報導,妻說:不要說還要用錢買,即使是免費,我們也斷不會去趁這種熱鬧。但這裏的人,有些是一早就決心要買得某一款減價貨品,所以在吃完感恩節晚餐就出動,到商店的門外排隊,以冀可以一馬當先,買到自己的心頭好。去年,Walmart 就因為人潮太擠擁而出現死人的意外。我想,這是一種氣氛,就如以前農曆新年在香港,吃完團年飯就到年宵市場逛個通宵,並不是志在買東西,只在於參予的那份滿足感。
我們已過了那種趁熱鬧的年齡, 但在感恩節翌日逛街還是要去的,只是,我們是在早上十時過後,避開了最擠擁的人潮才去的。同時,我們也只是驅車到區內的商鋪逛逛,並沒有一定要買的東西,只是感受一下那節日熱鬧的氣氛就算了。商店是比平時多了人流,人們將貨物放在購物車或袋中,排着長龍付款,大包細包地拿着塞到車尾廂,看到這光景,你怎可能想像現在正處在經濟不景氣呢? 美國人就有這種儍氣,在這熱鬧的氣氛下,見物就買,一句為親人送上聖誔禮物,也就心安理得地隨意購物,至於付帳,那就待信用咭帳單來了才去傷腦筋吧!
當然,說經濟情形不影響購物是假的,人們還是比前收歛了些的,大價錢的減價貨品已不像以前般的搶手了,我們到Walmart轉了一圈,減價貨品除了Acer Netbook ( 1 GB memory, 160GB hard drive), 好像是減至二百四十元吧。)售罄外,其他的諸如Sony LCD 36 吋電視機(售三百多元), 46 吋的(售九百多元)全部仍有供應。這些減價貨品,如果是在往年,一早就已被搶購一空了。
我們因為平時每周都逛街購物,喜歡甚麼東西都在平日買了,甚至送給親友的禮物也不時見到合式的就買,至於以嵐,自從他工作後,他喜歡的我們送不起,我們送得起的他未必喜歡,因此也不再買禮物給他,所以,在聖誔節並沒有特定要買的東西,隨意逛了一個上午,也只買了三盒LED聖誔燈及三磅合桃仁,我笑對妻說,如果人人學我們,黑色星期五就要改為紅色星期五了。還幸今天(星期天)逛街時,買了一座電熱指壓(Shiatsu)腳板按摩機,又買了一座電熱指壓頸部按摩機,總算是買了聖誔禮物吧。

我要做貪官

前天,朋友傳來的電郵中有一條到Youtube 的連線,那是一齣廣州某小學一年班開課的短片,訪問這些年方六歲的小朋友將來的志願,這些小朋友,有的想當音樂教師,有的想當消防員,也有想當老師的,與我們學生時代的志願並無分別,只是訪問到其中的一位小女孩,在她那童稚的笑臉中,認真地說:「我想當貪官,因為當貪官可以收很多錢,很多物。」看到這裹,我的心不禁顫慄了。
我為中國的前途而顫慄,也為中國的現實而悲痛。貪官橫行,竟然是如此的深入民間,其至正在腐蝕着無數童稚的心靈,這該是多麼可悲的一個現狀。
在中國歷史上,貪官從來就不少,但他們在人民的心目中,從來就是負面的,所以殺貪官,不論是朝庭的欽差大臣為之,或是如《水滸》中的英雄為之,總會是大快人心的事。在那些時候,貪官是大家所不恥的,所以,在大人、小孩的心中,從來只會是鄙視貪官,怎會有立志要當個貪官的呢?
小女孩的志願,並不是憑空而來的,她正反映社會的現實。現實中,無官不貪,貪官是觸目皆是的,但這並不是我所顫慄的原因。我所以顫慄,是社會中已沒有了是非的觀念,試問,如果人民還是鄙視貪官,咀咒貪污的話,小女孩會立志做貪官嗎?正因為人人都不排斥貪污,甚至羨慕貪官的繁華富貴,貪官的種種享受和特權都已成為了人民口中津津樂道的話題,小女孩在耳濡目染後,才會立這樣的志向。由小觀大,可見在現今的中國,是非已嚴重地被羣眾所扭曲了,如果再這樣下去,中國還有甚麼希望?
記得錢鍾書在《讀伊索寓言》中曾這麼說:「小孩子該不該讀寓言,全看我們成年人在造成甚麼一個世界,甚麼一個社會,給小孩子長大了來過活。」我覺得要小孩子立甚麼志願,也全看成年人在造成甚麼一個世界,甚麼一個社會,給小孩子長大了來過活。如果不大刀闊斧糾正這無官不貪的現象,我們的後一代將會是怎樣的一代?
想到此,不禁為那些為理想而獻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叫屈,夏明翰在就義前慷慨地說:「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他對共產主義是抱着堅定的信念,如果人死後真的有靈魂的話,你說他看到目前的現實,看到自己獻出生命所換來的世界,他將會如何?
我還是懷念六十年代以前貧窮的中國,那時是窮,但窮得有志氣,人民的精神面貎是高尚的。現在我們是富了起來,但精神面貎卻是空前的低下。我想,如果我們再不知自愛的話,國家將會變成怎麼的一個樣子呢?請點擊觀看:小孩立志做貧官

希望小學

希望工程,這個名稱在八、九十年代曾風行過一時。是的,當時大陸還不甚富裕,一些窮鄉僻壤的小孩連起碼的教育也無法接受,所以,一批熱心人士就創出了所謂希望工程,在海外募捐到那裹去建立希望小學,幫助貧童接受最起碼的教育。
當時,這希望工程在香港也頗受支持,這也有當時的一個特殊因素。話說自從「反英抗暴」後,一些潛伏的團體全已曝光,中間人士談左色變,再也不敢參加這些社團,為了團結中間羣眾,增加左派的影響力,於是興起了無數由左派控制,但表面並無政治色彩的英文書院(文理、裘錦秋、思明、香港、培元,恩澤….)及一些音樂社、舞蹈社、話劇社。這些學生的社團初時都是拿商業牌照註冊,後來有些改為社團牌照,也購置了物業作為社址。
中英談判決定收回香港後,香港人突然不怕左了(呵呵,怕左而又有辦法的早已部置移民他方,沒有辦法的心中怕左,可是口頭上則很愛國愛左的。)所以,這些英文書院和學生社團的政治任務已完成了,於是,還有發展前途的繼續辦下去,沒有前途的,也就只能收工大吉了。這時,那些擁有物業的社團在結束時,手頭上還有一筆錢,但如何處理這筆錢呢?這時新華社的某部長見機不可失,於是他在幕後的策動下,這些學生社團的公產就在大陸建起一間又一間的「希望小學」,他也因此而取得了不少的政治資本。
我當時對這些錢的處理是抱正面的態度的,捐資辦學一貫是海外華僑對家鄉的支持,著名愛國華僑陳嘉庚(家族擁有「集友銀行」現已合併入中銀集團)興辦厦門大學,集美僑校,造就無數人材,一時更傳為美談。為國家的貧窮小孩辦學,這是有意義的事。
現在,中國已成為富國,在經濟上自譽為強國,辦教育,照理應成為國家的頭等大事,觀之香港、美國,教育的經費幾乎佔政府的一半支出,從未有聽說過經濟強國要放棄辦學的責任,而還要向海外的僑民伸手的事。所以,希望工程的繼續存在,這不是國家之光,而是國家之恥。可是,最近又有一些有心人士再發起此事,說是大約籌集港幣十五萬(美金還不够二萬元)就可以創辦一間希望小學,號召捐助。 我在一個月前收到有關的電郵,當時一笑置之,心中很是不以為然。
我的理由是:
1、辦教育是國家頭等大事,以前國家窮,可以號召海外僑胞資助以成其事,如今國家富強,可以在國際事務上向美國叫板,這怎能再放棄責任呢?單就一個奧運,一個六十國慶閱兵遊行,就可以興辦數以千萬計的希望小學,放着正事不做而搞其他的事,這辦學正是吹趨一池春水,真的關卿何事?
2、中國如今是無官不貪,我們的捐款到底有多少可以落入正途,雖說是學校一定會辦出來,但此中造就了多少的貪(金錢、人情、關係)?造就多少的豆腐渣校舍?與其造就多些這種壞事,不如在一開始就消滅這些苗頭。
3、一個連教育都不重視的政權,根本不值得為他粉飾門面,就讓他赤裸裸地把醜惡暴露在人民面前,等人民認清他的本質。待人民不再受騙時,就迫使他自我完善,或是被人民反對而亡。
我對希望小學不抱希望,因為只有政府的政策對路,國家才有希望。如果這種希望小學有希望的話,區區二萬美元,我們個個都可以拿得出來,何須這般的勞師動眾呢?走筆至此,不禁有點羨慕陳嘉庚先生了,他是有錢,有心,但也遇上了一個國家貧窮的環境,於是成就了厦門大學和集美僑校的美名美事。

60、掃葉

讀古書的人,都知道掃葉山房的線裝書是最好的版本,我也很喜歡,這除了因為書的質素好外,還因為「掃葉山房」的名稱富有詩意。
來了北美之後,對掃葉二字,已是詩意蕩然了。因為掃葉是諸種工作中最煩最苦的一件事。雖然一年四季都有很多園中的工作,刈草、種花、施肥、掃葉、剷雪…..但論每次花的時間最多,花的體力最大的,則莫過於掃葉了。
我家的前後園有十多棵樹,單就樹榦粗得要兩三人合抱的百年古木就有三四棵,夏天綠蔭蔽天,清風徐來,當然愜意,只是一到秋天,「無邊落木蕭蕭下」,那鋪天蓋地而來的落葉,把草地鋪得滿滿的,於是,掃葉就成了每星期最主要的工作了。每次往往要花兩三個小時,把落葉聚成一堆堆的小山丘,然後再把它們裝進五十加侖的大桶中,按時推到車道旁待清潔公司來清理。在高𡶶期,一個五十加侖的大桶並不够裝,就得用專門用於yard waste 的大紙袋來裝,往往一用就四五個。
掃葉、裝葉是很吃力的工作,也很考毅力。試想想,六千多呎的園地,要用掃葉耙逐呎逐呎地掃,把落葉堆成十數堆小山丘般高的葉山,然後才逐一將之裝入大桶或紙袋之中。葉子是鬆的,裝後要用力把它們壓碎壓平,這要用很大的力氣,有時還要整個身子站進桶中去踩,這比做運動還要用力。所以,每次掃完葉後,總是手軟腳軟,一覺過後,翌日的腰腿仍是隠隠酸軟的。這工作,往往在十月開始,一直要到十一月中,開始下雪之後才告終結。
今年的掃葉比起往年更加麻煩,往年多是十一月中過後才下雪,一下雪,草地全被白雪蓋着,葉也無從掃的了。今年的雪下得特別早,十月十日已下了第一場雪,此後也陸續下了數場,好在氣温並不太低,雪下過後,不久就融了。但是也因為這樣,掃葉就要爭分奪秒的了。往年每星期掃一次,多數等到每周倒垃圾的前一天才掃,但今年則不能這樣了,因為要等雪融後,草地和落葉乾後就得趕着掃,否則的話,說不定又要下雪或下雨,那麼可能就整個星期都不能掃了。因為這樣,一好天就掃葉,以免浪費每星期的例行倒垃圾機會,所以有時一星期要掃上兩三次,比起往年按時每周一次來得吃力。
那麼,不掃可以嗎?當然不可以。一是你根本就不能忍受前後園滿鋪落葉的景況,即使你忍受得了,也敵不過那種公眾的壓力。在北美,居住社區的觀瞻很重要,每家的草地、園藝都很受別人的注目,因為如果有一家的草地、庭園不打理,不但影響整個社區的觀瞻,而且連帶影響整區的房價,試想,誰願意做這個破壞者呢?特別是這裹的亞洲人並不多,我也不想自己的行為引起別人對亞洲人的惡感,所以樣樣都必須留意。何況,這也是一種有益健康的體力勞動,比起到健體中心做運動還要有益。所以,儘管嘴中說掃葉麻煩,但心中還是樂於去做的。

59、菲菲二周年祭

菲菲,兩年了,整整七百三十日了,怎麼你還是天天在我們的腦中縈繞着!
你還是我們天天的話題,我們時常回憶你生前種種的情態,種種的頑皮,怎樣與你Daddy 爭寵,怎樣纒着Grandpa;當Grandpa為Grandma按摩時,以為Garndpa欺侮Grandma而狂吠,甚至撲來想咬Gandpa;當你頑皮而被Daddy罰時,那求助的眼光望着Gandma;當你怨Grandma顧着看書而不理你,故意將書咬破;當Grandpa獨自在廳中睡時,在Grandpa臉上吻了一下而匆匆跟着Daddy進入睡房…….太多了,每次在興高釆烈地談談說說這些時,心中突然被牽扯了一下,我們立時又陷入了沉痛哀傷之中。
有一次,Grandma 幽幽地說:「我們不如多談談與菲菲一起的歡樂,不要再悲傷了。」可是,昔日與你一起的歡樂,適以增加了現在失去了你的悲傷,我想,這失去了你的悲傷,將會永遠伴着我們,直至我們離開這個世界。
後園的小松鼠越來越多,牠們活潑地追逐蹦跳,Grandma 每次都會這樣說:「如果小菲在這裹,一定會追着這些小松鼠狂吠,看牠們還敢這樣地放肆」;每次我們在晚飯後往外散步,Grandma總會說:「如果小菲在時,這時一定興奮地圍着我們打圈兒,要用力捉住了牠才能為牠戴上狗繩」;每次到Rainbow買食物時,我把車子停在慣常的地方,Grandma總會說:「如果小菲在時,我們會在這裹等候,當見到你出來時,牠總是興奮地站立着」…… 太多了,你看,我們怎可以忘記你?
前天,Grandma坐在Daddy房中的大沙發上,拿着你的相簿看着,我也凑前陪着看,她如數家珍般指着相簿中的你:這張坐在Austin 家中的樓梯,是牠在等Daddy帶牠飛來探望我們時拍的;這一張穿着小飛俠服裝的是牠在四歲時拍的;這一張是那一年牠來和我們過聖誕時在我的懷中,你看,牠多麼的嗲!……..說着說着,她突然沉默了下來,淚水沿着兩腮而下。這一晚,我們都失眠了。等着來探望我們
前一陣子,因為要找數幅小畫拍照以作為我新書的封面,Grandma 知道我為過去逝去的小貓畫了一幅小畫,立即要求我日後也為你畫一幅掛在你Daddy的房中。但一會兒,她又說:「還是不要畫,如畫了掛在家中,只會增加我們的悲傷。」是的,這真是一種矛盾的心情,我想,這幅畫要等多數年,待我們的心境平靜些才畫得成。只是,我懷疑我們的心境有可能平靜嗎?
菲菲,願你在另一個世界平安喜樂。

十、一 感言

今天是十月一日,(在中國現在已是十月二日凌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的六十周年。
六十年了,熟悉中國歷史的人們,一定會為新中國在這短短的六十年所取得的成績而自豪、驕傲。是的,儘管她仍有這樣那樣的缺點,這樣那樣的不足,但是,她總算帶領了億萬人民,建立了一個獨立自主的強國,一洗一八四〇年雅片戰爭的恥辱,向全世界的列強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優秀面。
昨晚十時(北京時間十月一日早上十一時),妻和我在網上搜索國慶閱兵儀式的影視,可惜找不到。於是懷着一絲的遺憾就寑。今早從電視新聞上看了數個鏡頭,但也如蜻蜓點水般不留痕跡。於是又再到網上,終於在Youtube中看到了閱兵儀式和國慶晚會的影像。雖然年紀已一大把了,但是觀看着這些影像,心情仍是澎湃洶湧的,我不會如一些人般,自我感覺「作為中國人的驕傲」,但卻為中國能從數百年的屈辱中站起來而感到安慰,感到驕傲。當然,愛之深,責之也切,我仍為中國的這樣那樣的缺失而難過,也為中國的這樣那樣的弊端而痛心。但我仍希望我們的國家不斷自我完善,將民族性中的那些假、大、空的劣根革除,充滿自信地站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看着國慶晚會的演出,心情仍是激動的。年青時的種種,不禁從腦海中汹湧而出,那時我們一群「大專左派」也會秘密地在其中一個同學的家中慶祝國慶,我們懷着一顆興奮的心,祝福祖國繁榮昌盛,那個時候,我們的感情特別的深,特別的親。轉眼間,我們這批人,有的如我一般地移居北美,有的則各自在自己領域創出事業,更有很多在香港成為政壇的活躍分子。人生就是如此,不過,那段書生意氣,糞土當年萬戶侯的日子,總還是教人懷念的。那個時期,我也活躍於各界國慶的文藝匯演中,每年都有四五十場的演出,於是,普慶戲院,高陞戲院(這兩間戲院已拆卸建了商場酒店了。)和後期的新光戲院,在那段期間就成為我經常登臨的舞台。那時的精力充沛,日間上學,晚上演出,近大半個月的時間都是如此地度過,有一年,可能太倦了,我在演出時突然很不舒服,但意志力還是有的,一邊演奏,一邊默誦着毛澤東語錄:「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終於捱到完場,當舞台的大幕一閉,我就失了知覺地倒了下來。醒時,眼前幌着一張張關切的臉面,大家擁作一團地歡呼着,那場面是我一生一世都不能忘卻的。如今回憶起來,我仍會自豪地說:「我對青春無悔。」
身在異地,更期望祖國的強富、尊貴。希望她以她的強大、正直、誠懇,無愧地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這時,我想起了郁達夫在《沉淪》中的一句:「母親,你快些強大起來。」我希望「母親」的強大,不但是軀體,更重要的是她的品格。這就當作是我對她六十大壽的祝福吧。

4、扇面畫﹣﹣山水

在扇面上畫山水,構圖上較為困難,原因是底部的弧形破壞了畫面的水平線,而國畫的山水,構圖多是兩山夾一水,或是遠山繞近水,現在沒有了水平線,在構圖上就要花多些心思。
雖然如此,但我也勉力以試,在來美之初,畫了三數幅扇面的山水,雖並不太滿意,但也算是當年的一點紀念。
聽泉圖
這幅畫的題畫為「聽泉即可解萬愁」。其實,當年剛來美,一切都顯得新鮮,加上妻與兒子早我兩年來美,早已適應這裹的生活,我的到來,正是坐享其成,除了太悠閒之外,又怎會有甚麼愁呢?這題真的有稼軒「為賦新詞強說愁」之態。
這幅畫打破了兩山夾一水的傳統山水畫的構圖,也摒棄了遠山映近水的慣例,我畫的是疊山夾飛瀑的構想,遠山的飛瀑落下近山處,再匯成更大的瀑布直瀉而下。所謂聽泉,其實是聽瀑。不過瀑布太喧鬧了,未及泉聲來的有詩意,於是故意將之稱為「泉」。
這幅畫的近山,全用焦筆濃墨以顯其山石的嶙峋堅硬,遠山則用淡畫,間以數筆焦墨突出巖石的棱角。在上面的飛瀑瀉下後,山腰以淡墨染雲,以表現飛瀑瀉下的水氣濛濛。
秋山紅葉
自少住在香港,煩囂的城市使人遠離自然,對四季的感覺並不強烈。但讀了太多古人的傷秋作品,對秋天總是認為並不使人愉快的季節。毛澤東《採桑子.重陽》有云:「戰地黃花分外香」為這悲秋唱出了反調,但悲秋傷秋還是我的主調。
來美後,秋天時節,叢樹疊葉,到眼都是紅的、黃的、嫩黃的葉子,那種繽紛的美,是筆墨所難以描摹的。這時我最喜駕着車子四處逛,眺望沿路的秋色,不禁懷疑為甚麼古人會悲秋傷秋呢?於是,一向不畫秋景的我,第一次畫了這一幅秋山紅葉圖。
這幅畫採用傳統的兩山夾一水的構圖法,只是將山佔據了大部分的畫面,只在右下角畫水,這就避開了扇面下方的弧形,使水仍有平面,我在水上畫一小舟,波紋𥻘𥻘,一直擴向右邊的遠方,以顯流水的長遠寬闊。遠山及遠水用極淡的墨色渲染,山上紅葉遍布,顯得一片熱鬧,完全沒有了秋天蕭瑟的氣象。
江山如畫
這幅畫的構圖更是打破了所有的傳統。我在前方最顯處寫主𡶶,𡶶上松樹縱橫,這是寫黃山的奇松怪石,這也是畫的主體,遠處三數小𡶶巒,在雲靄中若隠若現,襯出了近山的高峻。
畫這數幅的扇面山水,也是我嘗試突破傳統的企圖,有些人或者會認為這是離經叛道之舉,但藝術應有嘗新的意願,雖然未必成功,但總算有自己的一份心思。

3、扇面畫﹣﹣人物

我很少畫人物畫,這是因為中國畫的人物畫多數只有平面,沒有立體,而且多作古代人物,難以發揮。印象中,也只有范曾的人物畫頗有形神之妙,但他的畫被日本人吹捧過度,畫作變了天價,因此,後來的畫作則匠氣多了,也就令人意興闌珊。還有,關良的京戲人物也不錯,可惜也只是「霎眼嬌」,並不耐看。
中學時,陳海鷹(後來出任香港美術專科學校校長)做我們的美術老師,我也曾學了些素描,只是沒有作過人體寫生,人物畫的基礎薄弱,用來作國畫人物則還勉強可以應付。
來美的初期,閒暇的時間頗多,心情閒適,也偶然畫幾筆人物畫。我喜歡寫意人物,大筆淋灕,神氣揚揚,可惜扇面的面積有限,難以畫寫意人物。其有一幅鍾馗站立寫意畫,算是較為滿意之作,現掛在兒子在Austin的屋子中,兒子搬到三藩市後,Austin的屋子租了給人,連掛在客廳的那幅鍾馗也就變了壁上裝飾租出,希望現在仍無恙吧。
扇面的人物畫作了四幅,多是用濃墨勾勒,再用淡墨點染而成。雖不是滿意之作,但也算是那段日子的一點記錄吧。
醉亦足以遁魍魎
鍾馗一向是寫意人物畫的流行畫題,可能是現實生活中的鬼物太多吧,所以畫家寄望於鍾馗的出現,把人世間那些害人的鬼物全部啖之,那麼,魍魎盡消,太平可期。這只是個良好的願望,其實,世上比鬼更可怕的人物太多了,怎能有太平呢?!我在畫了一幅斗方的大寫意鍾馗後,餘興未盡,於是又寫了這幅鍾馗醉臥圖,題為「醉亦足以遁魍魎」,也可算是我的小小願望吧。畫面全用焦墨短筆中鋒,想表現的是鍾馗的那種令鬼物遁避三舍的剛陽之氣。畫中鍾馗醉臥酒酲,酒杯、官帽和劍都散落於地,但他那種剛陽之氣仍存,大有令鬼物逃遁之概。
太白醉酒圖
也是酒醉,李白的酒醉與鍾馗應有不同。我寫這幅畫時,心裹正興起李白的《花間獨酌》:「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一股寂寞惆悵之氣頓時冒生,於是將之傾注在筆墨之中。李白醉臥太湖石旁,醉眼微閉,顯得落落寡歡。這幅畫全用淡墨長中鋒的線條勾畫李白,想表達他雖在醉中,但仍有那爾雅的仙氣。我的題畫是:「獨酌無相親,但邀月和影。」脫化自他的《花間獨酌》。
雞戲
畫了古人,也應寫些今人。來美之初,同事學生仍不時寄些賀咭之類問好。其中有一幅賀年咭,印有兩個小數民族的小孩,正在撫弄着手中的小雞,氣氛很是活潑可愛,於是也不理作者是誰,就以之為素材,寫下了這一幅扇面,我有意誇大了母雞的體形,把牠的體形畫得與小孩般大,牠的眼正關注着小孩手中的小雞,這也算是母愛天性的一種表現了。這畫用乾濕墨勾畫輪廓,再以淡墨和赭石大塊染面,表現那種筆墨情趣。我並用變形的小篆題畫,畫題就是:「雞戲」,書法也可以有個性。「雞戲」側邊的閒章是「墨戲」,也是很有趣的組合。
舞太平
中國畫的仕女畫多畫古代美人,我則反毛澤東的「洋為中用」為「中為洋用」,用國畫寫芭蕾舞,只是畫中的舞女華洋不分,可視作為混合體吧。這畫也一反國畫只畫平面的習慣,用淡墨表現肌膚的立體感,焦墨勾勒舞衣後,再以淡墨洋紅染之,也表現出舞衣的立體感。這畫的題名叫:「舞太平」,也只有太平盛世,才能有如此美妙的舞姿。

2、扇面畫﹣﹣花卉

扇面畫應是中國畫的一大特色。在以前,扇面畫多是文人雅士的遊戲之作,他們在摺扇面上題詩寫畫,在夏日時邊搖着扇子邊欣扇面上的字與畫,清風徐來,更覺心曠神怡。後來人們將扇面拆下,裝裱成風格獨特的掛軸或壓鏡,懸於家中,誠雅事也。現在,扇面畫已不局限於寫在扇上,很多時畫家就把畫紙裁成扇面的形狀,在上面作畫,裝裱後,就成為一幅精緻的小品。
不要小看這小小的一個扇面,要在上面作畫也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因為要顧及扇面的上下弧度,作畫時,在構圖時就要特別多花些心思。
在香港時,我曾買數把專供作畫的紙扇面,一面畫幅小品,另一面則題一首詩歌,裝上竹扇骨,一把自用,一把給了兒子,夏日時隨身㩦帶,手搖着扇,清風徐來,亦一樂也。只是紙扇不能耐用,不久之後,摺痕就毛了邊,想把它起出拿來裝裱就困難了。這些紙扇在移居美國時,也不知所踪了。
來美之初,悠閒無事,於是接連作了十多幅扇面畫,有山水,有花卉,也有人物畫。這些畫,有的已裝裱配上畫鏡,有的則只托了底,仍未嵌綾。上星期拍照時,也順便拍下。
國色天香
《國色天香》牡丹富麗堂皇,雍容華貴。曾見到一些以畫牡丹成名的畫家,大紅大紫,只覺其艷俗。我寫牡丹多以醉芙蓉、姚黃、二喬等品種為主,喜其不艷俗,在貴氣之中自有雍容之度。這幅畫寫的,則是來美後種的牡丹,它是醉芙蓉和魏紫的綜合體,在嬌嬈的骨子裹,還能保持了那種雍容的氣度。這幅畫只托了低,仍未嵌綾,而我的習慣是在完成裝裱後才鈐名章和閒章,所以畫面上只有題字而沒有印章。
荷塘清翠
《荷塘清翠》荷花是我最喜畫的花卉,許是受周敦頤《愛蓮說》的影響吧!我曾先後到過兩次杭州,在西湖的「曲港風荷」作過寫生,這幅小畫,我用濃淡不同的墨色寫荷葉浮萍,荷花掩映於荷葉中,因在這樣小的篇幅中,難以表現風吹葉攞的風致,於是用虛筆淡墨,在花端畫蜻蜓,主要是想用這虛的蜻蜓表示不勝風力,以顯示風力的存在。
仙子淩波
《仙子淩波》水仙被譽為淩波仙子,有一段美麗的民間傳說。我對水仙的愛好超越了其他的花,原因有二:它是福建漳州的特產,有一種同鄉的親切感;每年農曆年前一個月,我總會親自雕一株,在農曆年供在家中,金盞銀盎的花朵清而不媢,清香徐來,一室皆香。來了美國,第一個農曆年在平淡中過去,最是懷念的,就是那案頭清供的水仙。於是便寫下這一幅小畫。畫中的水仙以小寫意寫葉,淡墨勾勒花莖,用側筆中鋒畫花,為了顯示花的冰清玉潔,我用赭石畫方石,由石色襯花色,這也暗合淩波仙子的傳說。我在這幅畫中的題字是:「僊子淩波。九七年春日榮欽寫水仙以慰鄉情也。」這正是當時寫此畫的感觸,藝術可以寄情,確是真的。
紅梅迎春
《紅梅迎春》龔自珍在《病梅館記》批評文人故意將梅枝扭曲以求其姿,他是以梅喻人,有其政治目的。但作為一種生活情趣,曲梅自有其趣。這幅的梅花,我就特意隨扇面的弧度,使梅傾斜而出,以中鋒寫小枝,意在表現其蒼勁的風致。
十年後,重覩這幾幅小品,亦有另一種興味。

1、幾幅我來美後的山水畫

繪畫、書法和篆刻,是我除了音樂之外的另一種興趣。在香港時,儘管忙得不可開交,但這些東西還是時時接觸的,我常常自嘲這是附庸風雅。是的,我小時常因不是來自書香世家而隠隠有些遺憾。後來交往的一些樂友,也大多是來自書香之家,我也因此自我勉勵,要在這些方面努力,起碼使我的下一代能以來自有文化之家為榮。
我跟隨了幾位老師學中國晝。初略一計,曾跟隨徐嘉煬老師學工筆花鳥,跟隨李澤文老師學大小寫意,但追隨年月最久的,還是海派的陳人力老師,我追隨陳老師約有五年的時間,從他學習山水、花鳥,由根本學起,奠定了日後自我創作的基礎。
陳老師是名畫家陸儼少的弟子,也是宋文治大師的師弟。我在陳老師處接受了嚴格的基礎訓練,單就學習陸儼少的筆法:直筆中鋒、側筆中鋒、臥筆中鋒和逆筆中鋒,就花了整整半年的時間。也因為有這種訓練,日後無論畫山水、花鳥,甚或是人物畫,都能事半功倍。
近日因為出版社的同寅說想拿數幅我的畫作以作新書的封面或是扉頁之用,我從家中的畫作中找些較小幅的準備攝製時,這才發覺,原來我在來美的第一、二年,作了很多小畫,反而在香港時,畫的多是大畫,有三呎乘五呎的山水,還有長達十五呎的手卷。究其原因,可能是在港時,野心較大,常想在大幅作品中有所表現,來美後,心境已趨平常,寫畫只為遣懷,所以,小畫已足表達情意。現就其中的幾幅山水談談。這幾幅是呎半乘二呎半的畫,裝裱為壓鏡,面積是二呎乘三呎,也不能說是小畫了,應是中等尺寸吧。
山居圖
《山居圖》
來美的初時,離開了那繁囂的大都市,來到了一個寕靜優美的地方,這裹雖然很現代化,但周遭的環境則是水清樹秀,摒絕塵俗,頓時有種山居的意味,只是到眼所見的,卻是異國風光,於是興起一股莫明其妙的鄉愁,寫下了這幅畫。這畫是以比較傳統的筆意,寫心目的的中國山居,那是群山縈繞,飛瀑掛天,曲水之下,小樹數株,泛舟其間,樂也融融。
群峯競秀
《群峯競秀》
這幅畫用傳統的筆法,加上以濕染畫雲的飄浮,營造的是一種雲繞群峯的氣氛。畫的是黃山的奇石蒼松。空靈的群山,正是我心中嚮往的桃源。
雲山圖
《雲山圖》
這幅畫是仿師公陸儼少的茟法,無論是山是雲,都遵守那嚴謹的筆法,這應是向陳老師交功課的畫作了。
輕舟已過萬重山
《輕舟已過萬重山》
我以李白「輕舟已過萬重山」詩意寫峽江風光,畫中以俯瞰的角度從高下望峽江,這是仿師伯宋文治的筆法,從中也可以看出宋文治的畫作仍有陸儼少師公的面目。
黃山雲海
《黃山雲海》
這是據我到黃山寫生時的草稿所畫,在這畫中,我試圖融化以前所學的畫法,以嚴氏的獨有筆意寫山,以濕染的手法染雲海的變化。只是畫幅太小,不能表現那浩茫的雲海氣勢,我想,待我有閒時,將之發展成一幅大畫,效果應會較佳。
紅雨滿江
《春風吹落紅雨》
無聊之時,試用皮紙作山水,發現不能像生宣紙那般的將水墨融化,只得仿傅抱石的畫法,以點為主,終於寫成此畫。此畫寫的是江南山水,山上紅桃嫣然,花瓣飄落江面,遊船載得滿船的芬芳,春意盎然,也滿有詩意的。這畫作時,來美的第一個農曆新年剛過去,憶想起往日在香港過農曆年,必携同兒子往年宵花市買株桃花返家,如今身在異地,全無農曆年的氣氛,更遑論桃花!心有所憾,遂發之為畫。
光陰匆匆,來美已十多年,這種情感也逐漸淡了,身之所安,即是吾家,現代人應有這種體認,身心自然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