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日(11/1/2013)
乘着訪台到亞洲之便,參加了從上海出發的江南黄山九天游。
十一月一日,我們從台北前往上海虹橋機場,旅行社的接待人員早在機場等候,除我們外,同車的還有三位從温哥華來的團友。車子從虹橋機場往我們進住的酒店需時約一個小時,沿途處處車龍,我們乘機飽覽上海的市區景色,車路的兩旁都是摩天高厦,建築物的外型各盡其妙,好一座現代化的大都市!
車子行行重行行,終於到達了下榻的酒店,辦好了入住登記,安頓了行李後就到酒店裏的「小南國」吃晚飯。酒店的指示牌很有問題,電梯中寫的是「小南國」在三梯,跟着指示牌到那裹,原來是收銀處,怎麼也找不到餐廳的入口,問收銀處的職員,叫我們上一層樓。到了四樓,指示牌寫的是住客俱樂部,有按摩水療、宴會廳、健身房、游泳池,就是沒有「小南國」,妻問按摩水療房外的女職員,她向內一指,我們向內行,但找了好一會兒還找不到,再返回問剛才的女職員,她說在中間的通道轉右,中間的通道寫的是健身房和游泳池,卻就沒有「小南國」,硬着頭皮一直向前走,穿過泳池,終於看到了入口,如此的設計,也不知是在向顧客開玩笑還是在考顧客的耐性和智力!
「小南國」是上海菜的名店,走的是高級路線,在香港也有分店,但是我們還是第一次光顧。這裏的全是包廂,一間間的貴賓房,由於已是晚上八點半,到處靜悄悄的,只有一兩間包間裏有客。侍應帶我們在走廊的盡處,打開一間小包間的門,裏面有一張大圓枱,另有一張四人的小枱,我們就坐在四人的小枱,整個包間就我們夫妻二人,很是寧靜。我們隨意點了三道菜,一會兒,侍應走來說,我們點的手撕脆皮乳鴿賣完了,我於是改點一道芝蔴脆皮雞,她隨即回答說雞也沒有了,因為晚飯高峰期已過,厨師多已下班,只能點些普通的菜肴。咦,餐廳九時半才關門,八半點大部分的厨師就下班,遲來的顧客吃不到他們的拿手菜,我想,這種經營手法和哲學,可能也只有在中國大陸才出現。
三道菜是百葉扒菜膽、鮑汁雜菌煲、肥牛石頭火鍋飯。百葉扒葉膽清淡而香腴,算是佳作。鮑汁雜菌煲也不錯,只是做得並不精緻,柳松菇的根部未能剪清,金針菇則過老了,一間如此著名的餐廳不應犯上如此的毛病。最是失望的是肥牛石頭火鍋飯,上枱時附上一杯醬油,侍應原本想整杯倒入鍋中攪勻,妻及時喝止,要她只倒一小半,即使是一小半,已使這一鍋飯鹹得叫苦,而鍋中的肥牛片,也因過火而變成「牛肉乾」了,飯鹹而牛肉乾,令人難以下咽,可惜的一個石頭火鍋飯!
為了不阻礙侍應下班,我們在九時十分左右就急急離開,三道小菜加兩杯茶共值人民弊一百八十多元,以在美國的消費水準而言是合理的價錢了。
返回房間不久,導游就來電,約好了集合時間,淋浴後就上牀休息了。
第二天(十一月二日)
早上六點半在酒店吃過早餐就到大堂集合,我們團共有二十四個成年人加一個一歲半的小孩,坐着一輛可容五十三人的大旅游車,非常的寬敞。
今天游覽的首站是上海的城隍廟,城隍廟是上海著名的游覽區,與豫園形成了一個獨特的商圈,仿古的建築物,種類多多的商店,富有特色的民間手工藝和民間小食,吸引了千千萬萬的游人,不論是假日或是平日,人潮始終長現。
* | * |
我被那琳瑯滿目的食品所吸引,隨意進入出售地方特色小食的店鋪瀏覽,雲片糕、芝麻軟糖、花生糖、山楂糕⋯⋯⋯我隨意挑了少許,準備一會兒坐車無聊時吃。
在商圈的一段空曠處有一列很具民間特色的小攤檔,有石刻藝術、陶泥樂器、棕編藝術、銅雕藝術,手繪藝術、書法⋯⋯⋯當然,更少不了最富有民間藝術特色的剪紙藝術,我站在這精采紛陳的民間藝術攤檔前仔細觀賞,深為這些精采的民間藝術所吸引,特別是陶泥樂器,那造型古樸的陶壎,更是我兒時的玩具,記得小時候母親從石獅買了一個陶壎給我作玩具,我價日鳴鳴地吹,小手指在上面的小孔按來按去,居然也吹出了幾個不同的音來,我想,後來我醉心於音樂,想必也就是這陶壎的啟蒙吧。這時真的有點衝動想買個帶返美國,但回心一想,目下行李已太多了,萬里迢迢帶個土壎是有點不切實際。這事現在想來,確有點遺憾。
這裏的商鋪大部分都是食店,可見中國真的是「民以食為天」的一個國度,細數這裏的食物:蟹殻黄、排骨炒年糕、雞肉生煎饅頭、糟田螺、小紹興雞粥、南翔小籠包、油汆饅頭、擂沙圓⋯⋯⋯這些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上海小吃,另外,那間佔地數萬呎的美食廣場,更是南北點心紛陳,全國的麵點匯聚,有所謂中國十大麵食,又有所謂中國民俗厨藝大觀,這裏簡直就是全國風味小吃的展覽館。因為是旅行,怕吃壞肚而對這些小吃盡量不碰,即使是如此,也忍不住買了以前在電視上看到的年糕卷,我們點的是包梅菜乾的,煙韌軟糯,只是梅菜乾顯得鹹了些,而年糕也有些粘牙。最後,我買了一串冰糖葫蘆,以前在小說中經常讀到這種北方兒童小吃,我是生長在香港的南方人,一直未有機會嘗試,如今當然不放過一嘗的機會,印象卻並不怎樣好。
結束城隍廟之游後就驅車前往江蘇邊界的水鄉周莊,周莊是中國5A級旅游景區,也是國外游客喜愛的旅游景點之一,有「中國第一水鄉」之稱,四面環水的古鎮以橋相連,還有街道旁隨處可見的明清大宅,正是江南水鄉古鎮「小橋、流水、人家」的最佳寫照。
旅游車在古鎮的入口處停下,通往古鎮的大街游人熙來攘往,兩旁的商店全是食店和手工藝品店,這裏著名的醬蹄專門店到處都是,那擺得整整齊齊的醬豬蹄泛着油光,吸引着旅客的眼球,購買的人還真不少。
這時已是午飯時份,我們在廣場的一家據說是百年老店的土家菜館品嘗當地的特色農家菜。
吃過樸實無華的農家菜後就開始我們的游覽。我們沿着小街道漫游,街道的中間就是小河,一道道的小拱橋橫架其上,游人從小橋走過對面街道,小船在水道上游弋,好一個小橋人家的江南風光!
沿街有很多食店、禮品店和藝術品店,游人絡繹不絕,好是熱鬧。我們漫步於小街道上,這裏看看,那裏瞧瞧,體味這江南水鄉的如詩風情。不久,我們到了坐小船的碼頭,上了小船,在水道上漫游,安坐船上,船娘邊搖着櫓邊與我們閒話家常,河兩邊的樓房牆立,一道道的小拱橋點綴其間,緣柳如蓋,岸上的游人如鯽,這水鄉世界熱鬧的氣氛、優美的風光,使人為之傾倒。
* | * |
游罷周莊,驅車前往蘇州。車行約兩小時就到達蘇州舊城區,小水道的兩旁都是低矮的舊房子,保持了蘇州的舊貎,也讓我們目睹昔日蘇州以船為車,水道四通八達的風貎。
我們來到一座隱身於平江老街深處三面環水的園林,名為「藕園」,這個園名乍看之下還以為是一座種滿荷花的莊園,其實並不是如此,這裏原稱「涉園」,乃清順治年間陸錦所築建的園林,因其住宅東面和西面各有一個花園,因而稱「藕園」。「藕」字與「偶」相通,意謂着這兒有兩座花園之意。到了清光初年,沈秉成買下了藕園,並攜妻子一起隱居於此,「藕園」也有了不同含義,多了「佳偶」在此寓居之意。早年的藕園,因為緊臨溪流而建,並沒有道路進出,出入全得仰賴船隻,這也是中國園林所少有,這或許是藕園最早稱「涉園」的原因。
我們跟着當地的導游進入藕園,入口處是一道新築的牌坊,牌坊後面的拱橋帶引游客進入藕園的範圍。
* | * |
我們從一個很小的側門進入,這才發覺原來藕園所有的門戶全是向着小河而開,這也難怪,當年是以船為交通工具,所以大門小門都向河而開,一出門就可以上船。
藕園佔地很廣,整個建築物同有二十一個主要部分:1.門樓 2.轎廳 3.載酒堂 4.群賢堂 5.無俗韻軒 6.山水間 7.魁星閣 8.聽橹樓 9.吾愛亭 10.望月亭 11.双照樓 12.城曲草堂 13.藤花舫 14.樨廊 15.黄石假山 16.樓大廳 17.鶴壽亭 18.方亭 19.藏書樓 20.織簾21.長方亭。
我們從門樓進入,入口是專供轎夫下人等候的轎廳,穿過有一口水井的「平泉小隱」,「 厚德載福」小院, 「詩酒聯歡」院門,到了宴客大廳 「載酒堂」,堂名取宋人「東園載酒西園醉」詩意。
* | * |
「載酒堂」是主人與詩友宴飲的大廳,正中紫檀八仙枱對上懸着一幅松下仙人行旅圖,兩旁一副對聯:「東園載酒西園醉,南陌尋花北陌歸」,既隠寓堂名的來由,復道出主人期望與賓客詩酒尋歡的願望。大廳的兩條高柱上書對聯為:「左壁觀圖右壁觀史,西澗種柳東澗種松」,詩酒盡歡之餘舞文弄墨,我對着這座陳設優雅的大廳,不禁聯想翩翩,想像當年主人與一班志同道合的文人雅士詩酒聯歡的熱鬧景象。
後進是住宅和讀書觀景的部分,分東西二園,由一條凹形的走廊聯貫東西兩園,暗寓「偶(藕)園」。東園比西園大一倍。兩園中間是「受月池」,由兩條長廊「筠廊」和「樨廊」遙相對應,通往東西二園。
西園的住宅重點是「織簾老屋書齋」和圖書館,為靜修、著述、讀書之地;長廊院落種了很多桂花而名樨廊。東園住宅以「城曲草堂」、「還硯齋」為主。「城曲草堂」名稱取自李賀「女牛渡天河,柳煙滿城曲」的詩意,以結成夫妻的牛郎織女自比,應是寓意好姻緣來得不易 , 珍惜男耕女織,夫妻恩愛的生活。
其中最美的園林應是「受月池」,有曲橋橫渡水池,池的一旁是水榭,名為「山水間」,是一座極美的四面透風水榭,名稱來自歐陽修《醉翁亭記》:「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鏤空的歲寒三友木門與兩片觀景窗作工細膩。環繞水榭的是一圈美人靠賞景椅座,左右抱柱上的兩幅長聯:「佳耦記當年林下清風絕塵俗;名園添勝概門前流水枕軒楹 」,道盡此間覽風賞月,佳偶天成的美滿生活。
當然,來此游覽的更不能錯過這裏的太湖假山和由黄山運來黄山石的黄山景象,這也充份體現出蘇州園林之勝。
* | * |
面對這充滿文化底韻而又集山水靈秀於一園的藕園,我既驚嘆於造園者的妙思奇想,卻又感嘆於人事的變遷。和其他的名園一樣,藕園在建成後頻頻易手,後人的衰敗後往往將之變賣,這正應了古語「富不過三代」,所以,大富之家往往出現不肖子孫,頽敗是必然的。這是否也顯出天道的公平嗎?
晚飯後,我們前往蘇州新加坡工業區觀賞金雞湖夜景。金雞湖本來只是蘇州近郊萬頃太湖的一個支脈,後因地理位置,就在新開發的蘇州工業園區(簡稱園區)中而受到重視,官方投入許多人力財力將金雞湖改造成蘇州的「西湖」。時至今日,金雞湖成為目前中國最大的城市湖泊公園。湖畔除了公園,還有高級住宅和餐廳林立。
* | * |
雖只是匆匆一游,但那美麗的湖光燈色已教人為之戀戀不捨。金雞湖夜游是我們這一天的游覽終站,也為我們帶來了一個夢幻的蘇州夜。
第三天(十一月三日)
早上前往蘇州古運河胥門,胥門位於蘇州西面古城牆,始辟於春秋時期,是吳國都城的古城門之一。胥門門外的一段河流稱為胥江,胥江至太湖的入口叫胥口,是古運河的一段。這是紀念伍子胥的一度古城門。據史料記載:蘇州城最早建立就是伍子胥的功勞,當年伍子胥率領人員不辭辛勞,相土嘗水, 象天法地 ,築成了周長47里的大城和周長10里的內城。
我們穿過胥門,公園的廣場是一座伍子胥的巨型彫像,背景的石彫展示當年相土嘗水,象天法地建造古城的故事,令人對古人那種勇與天地鬥的精神深為感動。公園的旁邊就是運河了,河面寬闊,河上游船穿梭不絕,不遠處的拱形大橋「萬年橋」橫架河上,從橋頂可以遠眺河的兩岸,大厦林立,曲灣處處,美不勝收。
* | * |
午飯後起程前往南京,經兩小時多的車程到達了紫金山。紫金山又名鍾山,位於南京城東,是著名的風景區,其中以明孝陵景區,中山陵景區,靈谷寺景區最為著名。到了鍾山,不禁想起了毛澤東的七律:「鍾山風雨起蒼黄,百萬雄師下大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若老,人間正道是蒼桑。」中共佔領南京城後,毛的這首詩指導了共產黨繼續南下,趕走國民黨,佔領全中國的戰略思想。也因此,鍾山在我的心目中有着特別的歷史情意結。
我們這次是前往中山陵,坐着當地的觀光車前往中山陵,花了十多分鐘就到了。
中山陵建築依鍾山層層而上,擁有「金陵地一名勝」的美譽,是中國近代偉大的政治家孫中山先生的陵墓,坐北朝南的方位從南往北依序為廣場、石坊、墓道、陵門、碑亭、祭堂、墓室等等,中山陵園風景區如同一個大鐘,風水地理位置絕佳。
中山陵從孫中山先生逝世隔年動工,歷經三年於 1929年落成完工,整體建築風格融合中西建築藝術,以鍾山獨特的山勢地形,搭配每個牌坊、墓門、石碑、涼亭、祭堂和墓室,顯得十分寬闊,莊嚴肅穆的氣氛 讓人心情平靜,讓游客感念偉人之豐功偉業;中山陵整座陵墓以青色琉璃瓦打製而成,山頂高處的祭堂設有三個拱門,分別代表著孫中山先生所創導的三民主義之 「民族」、「民權」、「民主」。
走進中山陵,人潮處處,除了參觀一個景點外,更多的應是對革命先輩的敬仰和悼念。革命先哲「天下為公」的偉大理念,成為人們衡量統治者的一面鏡子,那麼,如今這麼多的人們以朝聖的心情來到這裏,這裏面是否一種啟示嗎?
從山腳陵園的牌樓抬頭而望,數以千計坡度平緩的石階一節節地向上伸,一直伸延至最高處的墓室,寬廣而層層向上的石階,頓使向上行走的游人生出莊嚴肅穆,高山仰止的崇敬。
我們也懷着一種朝聖的虔敬,努力地向上走,兩旁的樹木青葱,最前一排種的是松樹,第二排是柏樹,第三排是銀杏樹,這三排綠蔭蔽天的樹木,正代表了「民主、民權、民族」的三民主義。長長的石階好像走極都未到頭,好在坡度並不大,所以走來還不致於氣喘如牛。走着走着,前面有一堆為數約百人的青年學生並排在陵園前,扯起布額拍着集體照,原來是南京大學的一群碩士生來向先哲致敬,可見中山先生偉大的人格感人至深。
我們走得有點兒倦,就在旁邊的椅子上坐坐,一邊休息,一邊放目四望,熙攘的游人絡繹不絕,從這裏望下,人潮就像螞蟻般朝上爬,熱鬧中緼藉着肅穆,再往遠望,青葱的山脈起伏盤旋,真有虎踞龍盤之概,座落在這峰頂的孫中山靈園,大有概覽天下的氣慨。
在石階旁的座椅上休息了好一會兒,繼續向上進發,來到了頂部,這是安葬孫中山先生的靈柩之處,藍瓦白牆的牌樓,三個穹門上書「民主」「民權」「民族」三民主義。走入館內,大堂中坐着孫中山的白玉彫像,屋頂的圖案是國民黨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徽號,在中國大陸能看到青天白日滿地紅也算是異數。大堂的後面有一道虎環大鐵門,孫中山的靈柩應停在鐵門後的內室。
游中山陵,勾起了中國近代史的回憶,緬懷先哲們為中國的存亡而奔走,不惜抛頭顱,洒熱血,為民族的解放而盡獻所有,如今換得的又是什麼?!孫中山「天下為公」的理念,何時才能實現,抛開這些而奢談強國夢,這真的是發夢。
* | * |
* | * |
參觀完中山陵,已是黄昏時節,吃完晚餐,再到夫子廟秦淮河領略這六朝金粉的熣燦燈火。
「夫子廟」即是孔廟,南京這座夫子廟始建於宋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夫子廟緊臨秦淮河,這一帶是南京的旅游勝地,平均每天都會有上萬人來購物觀光。讀小說時,看到有些記述夫子廟百戲雜陳,聽書看雜耍的描寫而深為之神往,至於秦淮河,更是因為董小宛、李香君的故事而令我對這煙粉之地留下了一份浪漫的情思,再加上讀了朱自清和俞平伯各自寫的《槳聲燈影裏的秦淮河》而對秦淮河產生莫名的傾慕,如今能親臨其地也算得上是一圓心願了吧。
我們從「古淮秦」的牌坊步入秦淮河游覽區,一條老街道,兩旁盡是商店,各種各樣的南京美食和禮品店在燈光斑爛中紛陳着,街上游人摩肩接背,夜晚的繁華景象,比起當年應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對着這繁多的商店,瀏覽着美不勝收的各類小食,真的有駐足一嘗的衝動,但一想起了耳聞的造假,什麼地溝油、漂白劑的,立即止步不前了。食會壞肚,觀光總不會壞眼,於是再向前行,來到了秦淮河畔。嘩!燈光太燦爛了,河岸上的高牆五光十色的燈光正閃亮着,牆上的二龍爭珠也是金光閃閃,把秦淮河水映成了一片夢幻的世界,碼頭上停泊的游船,沿邊是白色的光管,船上的紅燈籠泛出橙色的光彩,正是華燈映水,華舫淩波而行,為這夜秦淮添上了無限的旑妮。只是我覺得這種燈光太俗了些,太商業化了些,反而破壞了我從朱自清《槳聲燈影裏的秦淮河》一文中留下的美好印象。當然,也不能在這種氣氛下發思古之幽情了,秦淮八艷李香君的傲骨凌霜也只能在《桃花扇》中去追尋了。
我意興索然地在秦淮河畔漫步着,從「江南貢院」側的樓梯拾級而上,轉角一條窄窄的街道,這就是當年權貴富豪聚居的烏衣巷了。「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劉禹錫這首詩使我對這昔日的富貴居宅產生了無限的感慨。我們原想找找當年李香君詩酒會文士的「媢香樓」,可惜找不到,後來聽人說,「媢香樓」已闢為「李香君故居陳列館」,現仍在裝修,未能有機會在這位「花容兼玉質,俠骨共冰心」的奇女子故居憑弔一番,心中未免有點遺憾。
再向前走,還是長長的一條商店街,我們已沒有逛商店的興致了,於是折回,經過了夫子廟而回。這次的秦淮河夜游也就結束了。
* | * |
第四天(十一月四日)
早餐後前往參觀南京長江大橋。南京長江大橋位於南京市西北面長江上,聯接市區與浦口區,是長江上第一座由中國自行設計建造的雙層式鐵路、公路兩用橋。1968年12月29日竣工。整座大橋如彩虹淩空江上,十分壯觀。
我們乘榙電梯登上七十餘米高的橋頭堡,登高遠望,腳下的長江大橋車如流水,在如長虹的橋上奔馳着,近處長江如帶,對岸的高樓群巒隠隠可見,這時不禁想起毛澤東的詞:「風檣動,龜蛇靜,起宏圖。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水調歌頭‧游泳》」建國時的那種氣概,真的令人感動。可惜的是,天空總是灰朦朦的,為這明媢的風光蒙上了一層灰,這是我們到大陸的印象,無論是哪裏,天空總是灰朦朦的,完全看不到藍天白雲明媢的景色。
參觀完長江大橋,我們離開了南京,朝着下一個游覽地無錫出發,在下午四點半左右進入無錫。
無錫的市容很是整齊,綠蔭處處,街道井然有條,是我們到過大陸諸多城市中最整潔的一座城市。
我們首先拜訪「蠡湖公園」,蠡湖是太湖的一部分,又名五里湖。公元 1980年前後又擴建,現在面積123畝。該園以水來飾景,並以假山真水結合成風景,令人喜悅。蠡湖、蠡園皆因著名歷史人物范蠡而得名。相傳在2400年前,春秋末期,越國大夫范蠡幫助越王勾踐滅吳國後,功成身退,即和西施隱居於太湖一帶,為紀念范蠡,遂將太湖西北五里處的五里湖改稱蠡湖。
我們到的時候已近黄昏,湖面一片朦朧,遠山如黛,一脈横於眼前,湖畔巨型的摩天輪在湖中的倒影,在波光中蕩漾,好一幅寧靜的美景!
我們沿着湖畔而行,遠處的大橋橫跨大湖,橋邊如五片鳥翼騰飛的建築物是無錫的歌劇院,我想,如果時間允許的話,在這湖畔的歌劇院欣賞表演,該是別有一番情趣。
由湖畔往回走,公園極盡江南園林之妙,真可說是一步一景,可惜的是已近黄昏,未能盡情領略這園中春秋閣、假山群、四季亭、仙蠡閣、千步長廊、漁莊、百花山房⋯⋯等園林之妙,即使如此,蠡園也在我們心中留下了極佳的印象。
* | * |
晚飯後,夜游「清明橋古運河歷史文物街區」。「清名橋」,原叫「清寧橋」,位於無錫市南門外的古運河與伯瀆港交匯處,飛架古老的運河兩岸。清名橋造型勻稱,穩固雄偉,與運河沿岸民居和諧相處、相得益彰,是無錫市區規模最大,保存較為完整的一座古代石拱橋,被譽為是無錫古運河上最美的景點。
「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依河而建,因水而市,街區在宋代以驛道驛館成雛形,至明清而興旺。現在的街區保留古建築的舊貎,街道擴闊了,街道鋪石版,寬闊而乾淨,兩旁店鋪林立,多是食店、咖啡館和酒吧,店外多有露天木枱椅,簡潔而高雅,食店除了少數是中餐館外,多數是歐美日韓的食肆,都很有格調,絕無南京夫子廟的雜亂庸俗。我想,這裏應是極力要打造一個優皮的高雅格調。漫步在潔淨而寬闊的街道,瀏覽着兩旁各具特色的店鋪,確是賞心樂事,這是我們旅行大陸感到最有格調的一個旅游點。
* | * |
* | * |
走上「清名橋」,運河的兩旁房屋都有私人小碼頭,這時華燈高懸,所有屋舍的簷下都亮着紅燈籠,燈彩映入水中,光彩上下交暉,泛舟其上,這如詩如畫的景象,直把人帶入夢幻的世界中。
行行重行行,將近到達大碼頭時,右手邊有兩座高高的大樓,大石建成的拱門,上面的黑漆招牌用金字寫着:「永泰糧倉」。單是門面就已吸引人們的視線,我們遠遠就看到當面而立的大架上堆滿了金光閃閃的「金沙朱古力」,想不到這種名貴的外國產品竟成為這裏的主角。據說這裏的貨品數以千計,除本地的土特產外,更多的是歐美韓日的產品,這也是上海城隍廟,南京夫子廟所不及的。
我們在這裏蹓躂了一個多小時,臨走時買了半斤炒板栗邊行邊吃,這麼多天的大陸之游,今天晚上的清名橋夜游算是最寫意的了。
第五天(十一月五日)
今天上午主要是參觀太湖淡水珍珠產品及宜興紫砂茶壺博物館,目前大陸的淡水珍珠產品無論數量及質量都很不錯,我本身從事珠寶設計及珠寶生意,對世界各地的珍珠都有涉獵,有機會參觀大陸的淡水珠產品,當然頗為高興。此處的佔地甚廣,產品非常的多,吸引團友的眼球。由於我見慣了各種不同的珍珠,對這裏的珍珠的印象是,普遍的產品都只是中等貨色,可能最頂級的已被外國珠寶商買走了,單就我自己家中的淡水珍珠存貨,質量就比這裏的高了很多級,更遑論是日本Akoya Pearl或是澳洲的South Sea Pearl。此外,所有的鑲工也比較粗糙,即使是貴價的13mm以上的珠吊咀,也只是鑲水晶而非鑽石,但定價和我設計的用十八K金,上等鑽石的南洋珠接近。團友們要我幫忙挑選珠飾和議價,我抱着顧客付合理價錢而店家也有得賺的標準幫忙㨂貨議價,結果買賣雙方都表滿意。
在宜興茶具博物館,工作人員向我們介紹了很多造型精美的茶具,其中有些更是名家的作品,具有收藏的價值,我看得心思思也想購一套以作收藏,但回心一想,前天在蘇州已花了近六千元買了整套的蠶絲牀單被套枕頭及三張被,正在傷腦筋如何帶返美國,如再買一套名家作品和一套平時用的普通(名家的徒弟吧)作品,那更不知怎樣帶了,於是只買了一套中等貨色的以作返美天天享用。
整體而言,無錫予我的印象非常好,市容比起上海、蘇州、南京以及下午要到的杭州都整齊,應是理想的居停。
離開無錫,經兩個多小時的車程,我們到達了杭州。
我在一九七三年和一九八六年的夏天先後到過杭州,西湖雖美,但並沒有想象般的美艷,我想,可能是季節不對吧。七三年仍是文化大革命,杭州西湖一片混亂,岳墳、靈隠寺全都關閉,那時我還是學生,以港澳同胞的身份,住在華僑大厦,享受的是外賓的待遇,「樓外樓」的二樓也只對外賓開放,我在那裏吃了一頓頗豐富的午餐,一個人獨自點了宋嫂魚羹、龍井蝦仁、松鼠黄魚、炒青菜及餛飩,再來一杯明前龍井,一邊欣賞樓外的西湖,一邊品嘗樓外樓的美食,確是愜意之至。八六年到黄山寫生,坐飛機先到杭州,住在望湖賓館,先後在杭州住了五天,遍游了西湖各景點,並到上中下天竺、九曲等地,不但在樓外樓、天香樓等名店進餐,還在虎跑喝龍井、吃藕粉,更在九曲的「溪中溪」吃一頓很精采的午飯,那一道菜膽上湯扒雞,更是精采絕倫,直到如今仍念念不忘。
如今再到杭州,與以前的印象完全不同了,杭州市到處都是高樓大厦,頗具現代化都市的規模,西湖依舊,但四圍林立的高樓大厦破壞了西湖的靈氣,而且游人太多了,你簡直不能駐足細賞湖光山色,稍一停留,後面的游人就把你向前推,在堤岸行走的電動觀景車不時經過,響着走音的梁祝協奏曲電子音樂,正是噪音陣陣,人聲沸沸,那還有心情欣賞這西子的艷容呢?想起蘇東坡題詠西湖的詩中景象:「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不知何時才能得見?
我們在蘇堤行着,到花港觀魚看看,池中的魚群為數不少,只是池水太濁了,就像霧中看魚,魚如有知,生長在這混濁的水世界中,當會為之大呼奈何。游人太多了,要想找個地方拍照也很困難,更遑論要在湖畔徘徊吟咏,憑弔那許仙與白娘娘的邂逅,林逋的以梅為妻以鶴為子的韻事!
岸上大擠了,於是我們乘上游船,雖然湖上的船隻也是很多,但總比岸上寬鬆得多了。我們繞着三潭印月而游,遠望吳山的雷峰塔,垂柳臨水,湖水映着青山,這時方才找到西湖之美。
這時夕陽開始下山,湖水,垂柳全浴上了金光,又是另一番的景致。
* | * |
游罷湖就前往餐廳進餐,餐後就到東坡戲院觀賞《西湖之夜》的歌舞演出,歌舞的編排不錯,特別是岳家軍及梁祝的兩場戲,將舞蹈與飛人的雜技融為一體,在雷射激光及背景幻燈的配合下,瑰奇艷麗,美不勝收,最後一場六輛電單車在大鐵圓球中三百六十度的快速飛馳,更使觀者的心彷彿要跳了出來般的緊張。只是戲院的座位狹窄得很,坐椅也骯髒得很,坐在這裏觀賞演出,那該是很噁心的一件事。
第六日(十一月六日)
上午到梅塢龍井茶園參觀,在工作人員的介紹下學得一些龍井茶的知識,也了解了很多龍井茶的益處。當然,是否真的有如此功效,那也就姑且信之了。
我的家鄉是品茶之鄉,不過,我們飲的是福建岩茶,自小就飲慣鐵觀音、大紅袍和包種,如今更是天天要花一個多小時享受泡茶之樂。只是對於龍井這種綠茶,則一直少接觸,也沒有多少的喜好,看到團友們買得歡,於是也姑且買了一斤雨前龍井,至於價錢更貴的明前龍井,我也喝不出有多大的分別,所以也就沒有買了,不過,同團的有些上海籍的團友,一買就近萬元,可見喜好的不同。
在梅塢吃過午飯,我們就起程前往千島湖。
千島湖即新安江水庫,在杭州至黄山的中途。1959年在新安江建德的馬銅官峽築壩興建水電站而形成的人工湖,面積達567.40平方公里。水庫蓄水後未被淹沒的山峰形成島嶼,當水庫水位運行於108米高程時,2500平方米以上島嶼共1078個,因此新安江水庫得名千島湖。
下午三時左右到達了千島湖,由於要等待游湖船,所以我們就在碼頭附近隨意游覽,千島湖的牌樓後是一個小廣場,有工農兵彫塑,這是文革前建築物的標準裝置。越過彫像的圓池就是岸邊,從這裏遠眺千島湖,水清山翠,小島的形態各異,均是面積小小的,但卻都是青葱一片,坐落在清澈的湖水中,就如一顆顆晶瑩的綠寶石散落在深綠的水晶鏡上,美不勝收。可惜的是,天總是灰朦朦的,令這山清水秀的千島湖遜色了。
半個小時後,我們坐上了游船,在碧綠的湖面上弋游,一座座挹翠蕞芳的小島從眼前飄過,清風徐來,使人為之心情怡悅。下望粼粼碧波,遠望叠叠青山,幾疑不似在人間。
不久,我們登上鎖島。鎖島,是鎖的世界,現有十六萬把各式心鎖挂滿全島,建有開心鎖、智慧鎖和十二生肖挂鎖廣場供游客參與開鎖和挂鎖許願。中國第一座鎖具博物館——中華鎖展館和獲世界基尼斯之最的平安鎖也在此安家,展示了我國博大精深的鎖文化。
我們一邊參觀各種不同的鎖世界,一邊沿着山路而行,在高處眺望千島湖的艷色,居高臨下,四周的島嶼一覽無遺。邊行邊看,不知不覺就走到島的盡處,前面是一座浮在水面的「魚樂橋」,橋的每一節都有一個一丈見方的漁池,上千成萬的各色錦鯉在池中翔游,游人從工作人員的手中買來魚糧,每次魚糧撒下,錦鯉萬頭齊攢地躍出水面搶食,煞是壯觀。我只怕游人太多,撒下的魚糧會撐死魚兒。在中間的一個方池,游人嘩然大叫,原來魚王出動,粗壯而長長的身軀,擺動時捲起數圈旋渦,據說這魚兒已達一百多公斤,錦鯉可以養得如此之大,可說是頗驚人的了。
走過魚樂橋就到了另一個小島,這個小島是婚紗島,很多有情人來到這裏拍攝婚紗照,來千島湖拍攝結婚照,這真的可為婚禮添加更多的浪漫,難怪有這麼多的俊男美女在這裏留下了無數美麗的倩影了。島的山腳有一座月老的彫像,不遠處又有一座破殻的石蛋,蛋中一對小雞雙擁而樂,這座彫像象徵新生,月下老人牽紅線,有情人終成眷屬,於是有了新生的下一代,這兩座彫像的寓意深遠,可說是為來此拍婚照的有情人祝福。
* | * |
繞島的小路蜿蜒而伸,在小路上漫步而行,俯瞰湖上風光,可說是一步一景,遠山綠波,盡在眼底。我想,當一對新人漫步其間,攝影師隨時把這山青水秀的美景收入鏡頭,也盡收了一生的幸福,這該是多有詩意的一回事。島上清幽潔淨,有一間咖啡館坐落其間,有閒時點杯咖啡坐在林陰,靜聽浪聲鳥語,這真是人生一大享受。可惜的是,我們游覽的時間太過緊迫,無福消受這閒暇中的芬芳。
繞過婚紗島,再踏上另一座浮橋––––幸福橋。幸福橋全長240米,是國內目前跨度最長的水上浮橋。「走過幸福橋,祝君走好運。」我與妻牽手走過幸福橋,這就已是最大的幸福了。
過了幸福橋,在小島的一端又有一度名為「狀元橋」的鐵索橋,走過狀元橋,就是我們坐船返回碼頭的小島了。船行半個小時,登上碼頭,又要繼續我們前往黄山的旅途了。車行經過千島湖橋,這時夕陽初沉,水面一片黄金,我從車窗往外拍下了這艷麗的一刻。
第七日(十一月七日)
今天早上開始黄山之旅。我在一九八六年暑假曾到黄山寫生,在黄山盤桓了四天,第一天住桃源賓館,第二天住北海賓館,第三天住排雲賓館,第四天再落到桃源。四天遍游了黄山主要的山峰,在排雲亭時遇大雨,雨過天晴後看到雲海冉冉上升,環繞蓮花峰,蔚為奇觀。後來在天都峰觀日出,租用賓館提供的棉大衣,返回賓館後渾身不自在,趕緊沐浴沖身,事後還是覺得渾身不自在。那時游人也很多,多數是國內的,大多住在一排排的棚屋,特別是公用厠所,更是臭氣熏天,幾里外都能聞得到。我們游山,總不能只在住的賓館用厠,嚇得同團的香港妹死去活來,風景多美都是假,單就用厠已教人「畢生難忘」。
二十七年後重游黄山,改變非常的大。首先是山上已見不到一排排如難民營的棚屋,建築物全是現代化的了;其次是厠所都頗乾淨了;再其次是國內的游客已不是以前穿着樸素而是時髦入流的了。可惜的是,天還是灰朦朦的,藍天白雲欠奉。
我們乘榙西海大峽谷地軌纜車由峽谷底部上到白雲賓館,游人頗多,等了近四十分鐘才上到車,車廂採用全景式天窗,視野奇佳。西海大峽谷素有夢幻景區之稱。景區位於黃山風景區西部,南起白雲景區步仙橋,北至西海景區排雲亭,融峰林景觀、峽谷奇觀於一體,峰林競秀,巧石林立,峰迴路轉,曲徑通幽,是黃山風景區中最秀麗、最深邃的部分,為尋幽探奇的最佳處。
這裏的纜車和以前在別處乘搭的那種只能乘載數人的小纜車不同,那是一個可以乘載一百人的大車廂,纜車緩緩向山峰上行,我們在空中鳥瞰黄山西海峽谷的風光,近觀奇松怪石,遠望群峰穿空,這如畫的風光盡收眼底。纜車每到一節高度,就會稍稍停留,車廂如坐搖籃般左右擺動,又如坐海盜船般前後幌蕩,近百人在車廂中共歷此境,紛紛驚嘆設計之妙。
享受了二十分鐘的纜車之旅,到達了山腰的白雲賓館,走出纜車,向山上行了一會兒,就到了西海賓館,我們的中飯就將在這裏進餐。在這裏稍事休息,就繼續向上山的石階行,山路比以前我來時變得寬闊了,石階也比以前平緩易行了,只是游人比以前更多,到處都是擠迫的人群,行得稍慢就會有被後面人群推撞之虞。
經過團結松,繞過駐觀的游人繼續向上行,不久就到了北海,從這裏可望見著名的飛來石,再繞個彎,始信峰群石就在眼前,仙人曬靴、仙人對弈、仙人觀棋⋯⋯⋯⋯維肖維妙的奇石,令觀者嘖嘖稱奇。
再往上行,石階越來越窄,坡度越來越斜,扶着兩旁的石壁而行,來到了一高臨懸崖的小平台,邊緣雖有欄杆圍着,但還是令人心驚膽顫,站在這裏,向下直望是見不到㡳的懸崖,向前望,剛好看到遠處高峰上的㺅子觀海奇石,再向遠望,另一排奇石就在眼前,望着這些鬼斧神工的奇石,不禁感嘆造物主的神奇力量。
再向前行,不久就來到排雲亭,我以前在此遇雨而得睹黄山雲海奇觀,這次天朗氣清,不能再睹雲海了。
返回的路上,再在西海欣賞重重叠叠的奇峰穿空,石奇松怪的奇妙景致。然後就到西海賓館進餐。這是今年才重新擴建修飾的大酒店,富麗堂煌的酒店大堂,豪華氣派的陳設,制服亮麗的美女招待,使人彷如置身皇宫的感覺。這和我以前來黄山住上那據說當時只對外賓開放的北海賓館,簡直不可同日而言了。
午飯後坐纜車下山,又再經歷那如夢如幻的幌蕩之旅,二十分鐘後又再重返人間。
* | * |
*
離開黄山,我們乘車前往「潛口民宅」參觀。
「潛口民宅」位於黃山市徽州區潛口村,是一處薈萃了明、清兩代徽州最具經典的民間徽派建築群,為集中保護古建築,將分散在黃山市歙縣和徽州區的鄭村、許村、潛口、西溪南等地的十餘處較典型而又很難就地保存的徽派建築拆遷復原,移建於此,民居、祠堂、牌坊堪稱徽州古建三絕,這裏積聚了象徵族權的祠堂、達官貴人的府第、普通人家的民宅,這十餘座明代古建築是石牌坊、善化亭、樂善堂、曹門廳、方觀田宅、司諫第、吳建華宅、方文泰宅、蘇雪痕宅等,形成了今天獨具風格的山莊,因此這裏又有「徽派民宅博物館」之稱。
整個「潛口民宅」十餘座建築保持原單體建築式樣,按當地傳統村落形成布局,順地勢高低自然築成,總體輪廓與地形、地貌、山水自然相和諧,古樸典雅、別具一格,這些古建築經專家學者多次考察鑒定,一致認為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是研究中國建築歷史及建築技術、建築設計和建築藝術的珍貴實例,在拆遷復原過程中,嚴格遵守文物建築的修繕規定,堅持原拆原建,修舊如舊,不改變原狀的原則,保持原建築的外部形式和內部結構,建築群以山莊的形式,再現了徽州的明代歷史文化風貌,走進潛口民宅,就像走進五百年前的徽州。
* | * |
參觀「潛口民宅」,增進了不少徽州人文知識,我們不但欣賞到明清二代的民宅風貎,還從中了解到古代女子大門不出,只能在綉樓的花窗窺探外邊世界的困厄,也見識到明代徽州民居抱着「五嶽朝天,四水歸堂」的理念而設計的天井。
這個天井橫看是「中」字,豎看是「日」字,有「日在中天」之寓,四邊的溝渠積聚流水,這正是古時徽州人聚水如聚財,選設天井,不僅是通風采光的需要,還圖「肥水不外流」的吉利。這些民俗,真的增進了我們的文化知識。
宅中有書法文物陳列,也有木彫藝人的作品,團友們樂於選購心頭愛,我對紫檀木彫鏤的筆筒和一尊「福在眼前」的彫像很有興趣,只是考慮到難以携帶,於是放棄了。還是妻英明,買了一把綠檀彫成的木梳,現在天天用它,邊梳頭邊聞着綠檀散發獨有的香味,也算為這次的文化之旅留下一件紀念品吧。
第八日(十一月八日)
早上由黄山的屯溪乘車前往上海,這是一段較長的車程,我們安坐車上,飽覽沿途的風光。大陸的高速公路一般都平坦畢直,行車其上很是舒暢,車經各地,都有各自的風光,沿途廣告牌的圖畫標語也別具中國特色,這是一次接受中國現代文化教育的旅程。
中午時份到逹「烏鎮」,烏鎮位於上海、杭州、蘇州之間,也是著名的風景區,只是我們旅行團並沒有安排來此參觀,我們只是在這裏吃一頓農家菜而已。
中飯後稍事休息就再往上海進發,下午四時多抵達上海,在上海市區閒逛了一會兒,就到「東方紅」主題餐廳晚餐。侍應全是穿著軍裝的「紅衛兵」,播放的是文革期間的革命歌曲,頓時有時光倒流四十年的感覺。由於今晚是全團活動的最後一餐了,我們這些遠從美加澳洲而來的團友都很珍惜這一次的緣份,大家都湧起了惜別的思緒,特別是對那陪着我們,沿途為我們帶來無數歡樂的小baby Abella,更是有一份的不捨,餐前全團來個大合照,又爭着和小baby拍照留念,紛擾了好一會兒才各返座位。
* | * |
飯後,我們前往外灘觀賞夜景,這也是我們此次旅行最後的一個節目了。我們到了南京路,穿過和平飯店,對面的岸邊是欣賞黄埔外灘的最佳地點。
這裏的游人可以用人山人海來形容,真的太多了,這也是我們在大陸所有景點的印象。好一片燈的海洋,對岸的東方明珠塔正在大放光芒,連同高高低低的其他建築物的霓虹燈聯成一片,把天也照亮了,七彩繽紛的燈光映在江水中,在水波蕩漾中搖曳生姿,我生長在香港,香港的夜色是見慣見熟的,與之相比,香港的維多利亞港夜色是熣燦而貴氣的,而上海外灘的夜色則是艷麗而嬌嬈的。
這時剛有燈光燦爛的游船在江上航行着,可惜古色古香的船身上卻挂上了俗氣的廣告牌,庸俗土氣的裝飾真的大煞風景,不過,繁華的景象總教人為之高興的。
游罷外灘夜景趕回酒店,明天各散東西,今晚就得執拾行裝了。
第九日(十一月九日)
早上在酒店吃了早餐,再匆匆返回房間提取行李落酒店大堂。由於團友的離滬時間各不相同,送往機場的汽車只得遷就較早的班機。我們的班機是下午二時,但也得在早上九點從酒店出發往浦東機場。到機場時是早上十點,還得在機場逗留四個小時。我們來上海時是一個大箱的行李,返回時卻多了一大堆蠶絲被枕和絲牀單枕套,正在為如何能把這些沉重的東西用手提方式登機時犯難,突然見到 check in 處有幫人裝箱裹膠紙的服務,於是花四十元將這些蠶絲產品用膠紙封好寄倉托運,就背着背囊在機場到處逛。
機場本來有wifi,我們興致勃勃地拿出iPad準備上網瀏覽,可是卻要填上手機號碼再由手機取得密碼才能上網,我們沒有本土手機,只得望機興歎。真不知道這是什麼思維邏輯,wifi 原是方便旅客上網,如今卻又要設置這種障礙!後來發現機場中的Burger King也有wifi,原本對漢堡沒有興趣的我,為了上網而走入了餐廳。
機場不開冷氣,在其間悶熱得令人坐立不安。這次返大陸,無論酒店或是其他的室內公眾場所都沒有冷氣,說是為了節能,除夏季外全部不准開冷氣,估不到連機場亦復如是,這節能是否節過了頭呢?
九天的大陸之行,我樂於見到國家的繁榮現代化,但是卻又感嘆這現代化之後的後遺症。硬件現代化了,可是人這種軟件卻還是未能現代化,於是出現了大量的污染,現在在大陸,普遍都看不到藍天白雲,空氣的污染使人生活其間感到不舒服,環境的污穢、人群的眾多,總是教人望之生畏的。希望來年再踏足大陸會有長足的進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