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洸不喜我的金沙蝦球,說是破壞了鹹蛋黄的食味,她是求純求真的心態,我則是求對比、求突破的態度。理念不同,要求各異。藝術中經常存在這種差異,我們把煮提升為一種藝術,此中的差異當然在所不免。這正如在音樂方面,我最喜的是貝多芬、柴可夫斯基的交響曲,惠洸當年也是(不知現在是否移情別戀?),所以特別投契。我的另一個音樂方面的拍擋唐燕玉,最愛巴哈,她彈的巴哈,連我這個不喜巴哈的人也不得不擊掌贊歎。大家所愛的作曲家不同,但也不影響彼此對音樂的投契。唐燕玉在浸會大學的音樂系教鋼琴演奏,移居温哥華後,來往少了,九七年我們在温哥華重聚,臨別時她還約我日後再聚玩玩音樂,可惜後來俗務緾身,未能應約。
食物各有性格,如以音樂來比喻,翟惠洸的川菽炒辣蝦球是一段熱情奔放的快板,一首樂曲的結構,快板過後,必定會跟著一段柔美抒情的行板,那麼,我現在就來一段行板吧。我選用豆腐與蝦球的配搭,煮成這一道名美、色艷、味清的「白雪櫻桃」,就中和一下她那火辣的快板吧。
豆腐,營養豐富,嫰滑柔軟,價錢便宜,所以是平民最普遍的食物。
關於豆腐,有這樣一則有趣的傳說:
豆腐最初的名字叫「逗夫」,民間流傳著「妻逗夫」的故事。據說,古時候,在人們會把豆子磨成豆漿喝時,有一家人發生了這樣一則故事。有一家三口,夫妻倆陪著母親同住,但婆婆在日用上非常苛刻。一天,婆婆外出,媳婦逮著機會,便動手磨豆子,煮起豆漿,當水正沸騰時,突然院子裡傳來走動聲,媳婦以為婆婆返來,情急之下,便端起熱鍋往灶邊的罈子裡到,順手蓋上罈蓋。
出門瞧一瞧,原來是丈夫回來了,才放心拉著丈夫的手 ,往內走:「 來,喝豆漿。」誰知道打開罈蓋一看,豆漿卻變成了雪白的凝固體。「別在逗了,這怎麼是豆漿呢 ?」原來,這罈子泡過酸菜,裏面殘留些酸湯,豆漿倒進去便凝固了。夫妻倆一嘗,質嫩味美,這種食品要叫做什麼名字呢? 阿!就叫他「逗夫」吧。後來,因為豆腐是黃豆做的,人們乾脆稱「逗夫」為豆腐了。
這則傳說很有趣,不管真實性如何,「豆腐」這裏面還是飽含著濃濃的人情的。另一則傳說更感人,主角是古代釀酒師杜康的妹妹淮南,淮南很孝順,老母親嚼不動黃豆,淮南便把黃豆磨碎,黃豆磨碎後生出豆漿,豆漿盛在碗裏,把鹽鹵灑進豆漿,便結成了豆腐。
豆腐具有這樣温情滿溢的傳說,足證它在人民大眾中是多麼流行和普及的食品了。根據文獻的記載,豆腐早在漢代就已發明的了。據說,漢代淮南王劉安好道,他在修煉時身邊有僧道,僧道吃素,向劉安獻出了豆腐的製法,劉安一嚐,很好吃 ,便下令大量製作,於是豆腐發明者之名,便安在他名下。
豆腐不單是傳統中國美食,營養價值也很高。豆腐富含蛋白質,可與肉類相比,但豆腐不含肉類油脂,不會令人肥胖,也不會引起心血管病。怪不得推崇豆腐的人說豆腐是「植物中之肉」,「有肉料之功,而無肉料之毒」。除此之外,豆腐含鈣,能幫助骨骼生長,使兒童快高長大。最近醫學研究更發現, 經常吃豆腐,可以清除血液內有毒重金屬,預防癌症, 幫助人體神經、血管、大腦的發育。
說到底,豆腐是既便宜又有益的大眾食物,所以,歷來的飲食家都設計了很多別出心裁的食制,清代袁枚就有一道以活銀魚煨豆腐的食制,只是太花工夫,食材也難覓,因此不能普及。至於《射鵰英雄傳》中黄蓉煮給洪七公的「二十四橋明月夜」,那就更是非夷所想的食法,我想,待有時間,也弄個來嘗嘗。當然,最為大眾所喜的豆腐做法,要算是麻婆豆腐、老少平安(鯪魚滑煮豆腐)、東江豆腐煲、肉糜煎釀豆腐和琵琶豆腐等,這些菜式都很容易煮,也很好味,只是食材粗糙,加上味濃而油膩,不能上筳席,也不合現代講究清淡的飲食潮流。
基於此,我設計了這一道「白雪櫻桃」,用雪白的豆腐襯微紅的蝦球,再有青、黄的豆仁點綴其間,名既富詩意,外表吸引。豆腐嫩滑而富有豆香,蝦球爽脆而帶鮮甜,二種口感截然不同的食材融匯於一碟,互相烘襯,使嫩者愈嫩,爽者愈爽,清者更清,鮮者更鮮,形成了複雜的味道。這道菜,做起來不難,是家常及宴客皆宜的菜式。
以下是這道菜的煮法:
【材料】
1、嫩豆腐一盒(這裏超市有盒裝豆腐出售,分軟的及硬的兩種,最好是買軟的,口感嫩滑。)
2、蝦球十二隻(我用的是去頭有殼,每磅約三十隻的泰國老虎蝦,貪其肉脆味鮮。)
3、青豆仁及粟米粒少許(用急凍的)
【調味料】
1、鹽、糖、白胡椒粉
2、料酒、麻油
3、粟粉或生粉
4、薑米、蒜茸
【準準工夫】
1、豆腐切成幼條狀,隔乾水(豆腐會不斷出水,所以要隔去水份)
2、蝦去殼去腸,在落鑊前才加調味料腌味,調味料有: 薑米、蒜茸、料酒、白胡椒粉、鹽、糖、粟粉(粟粉的作用是使蝦球炒得爽而滑。)
3、青豆仁及粟米粒解凍,洗淨隔乾。
【煮食步驟】
1、燒熱鑊,落油,待油滾落腌好味的蝦球爆炒至半熟即倒出(此過程大約半分鐘,但要視乎自己家中火爐的火力而定。)
2、油滾爆香蒜茸,落豆腐,先不要急於翻炒,待貼鑊的一面已呈微焦,才翻轉另一面,加入鹽、糖、白胡椒粉,炒十數秒,加入已炒至半熟的蝦球、青豆仁及粟米粒、兜炒約半分鐘,待蝦全熟,勾薄芡,即可上碟。
3、上碟後,在上面淋少許麻油,即可上桌食用。
注:
1、這道菜的要訣是豆腐必須熱得燙口,這樣才可以充份釋出豆的香味。千萬不要煮得温温吞吞,這樣就會食味大減、
2、蝦球要炒得剛熟,一口咬下,蝦中的鮮甜汁液隨之流出,這樣才算理想,蝦球如炒得過火,蝦肉就變得死實而不會爽滑,口感欠佳。
3、我一向不喜在食物中亂加芡汁,但這道菜則必須落薄芡,這樣豆腐和蝦球才能緊密地融合,否則,二者就會有分離的感覺。
4、麻油要上碟時才加,這樣才能充份顯出它的香味,麻油落鑊炒時,大量的香味就會走失。
5、炒豆腐時加入適量的白胡椒粉,既可辟去豆腐的豆腥味,也可以提升豆香味。
好菜.簡單,柔性,但食之有味!A bit like Mozart’s. 今時今日,交響曲方面我的最愛仍是Beethoven,此乃音樂中的Michelangelo, 無人能超越, 另Brahm’s No. 4,也愛Rach. 但情懷與柴漸遠,反領略Mozart的純,甜,及苦澀. 他的Clarinet Concerto, Clarinet quintet, String Quintet, 有些樂段令我心如絞扭,現在才明白為何很多音樂大師晚年都回歸Mozart. 人說Mozart is easy for children but difficult for adults. 人生未行到那步,實難taste到他甜中的苦澀.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