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首體現昔日香港精神的歌曲

在youtube中重温羅文唱的《獅子山下》,不禁感慨良多。

對於羅文,我總有一股親切感。這是因為過往的一段經歷。記得我在初中的時候,加入了影聯的民族樂團(香港華南電影工作者聯合會,基本成員是左派電影公司長城、鳯凰、新聯的明星及工作人員。)當時羅文在舞蹈組(他在大陸是學舞蹈專業的),深受舞蹈編導吳世勳的賞識,很多獨舞和領舞都由他擔綱。後來羅文所有的演唱會都請吳世勳做舞蹈總監,可見二人惺惺相惜之情。羅文後來加入無線電視的舞蹈組,後又唱起了歌來,那時他仍與影聯樂隊的部分舊成員有聯絡,唱片錄音也請部分樂手為他伴奏,當時我學校的功課吃緊,加上母親並不喜歡我以音樂為職業,所以沒有參加錄音工作,但他與樂手茶聚時,我有空時也偶爾會敬陪末座。就因為有這一層因緣,所以一向對流行曲並不喜好的我,對羅文的每一首歌都非常留意,看著他一步一個腳印地成為香港流行樂壇的天王,也真的衷心為他高興。

香港,原是大陸政治動蕩時的避難所,一九四九年大陸變色時,大批的難民逃入,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後,又不斷逃入大陸民眾,這些人,無論以前在大陸做甚麼職業的,逃來香港後,都得重新拼摶。幸好英國殖民政府的統治,給這些難民締造了無數的機會。在香港,沒有所謂階級成分,更沒有官僚的特權,只要你有才能,只要你肯拼搏,機會垂手可得。

七十年代,香港雖然經歷過「反英抗暴」的大暴動,經歷過世界的石油危機,但社會卻是一片和諧,人人都有歸屬感,同舟共濟,努力開創,正如歌詞所說:「同處海角天邊,攜手踏平崎嶇,我們大家用艱辛努力寫下那不朽香江名句」。羅文的成長,也正是歌詞的寫照,唱歌就如同唱自己的生活,所以唱來感情深摯,具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歌詞的作者黃霑寫出了大部分香港人的心聲,作曲者顧家輝譜寫此曲時,仍然保持他一貫的特色,沒有故作高深的奇異節奏結構,沒有故作激情的大跳旋律,只是以平和的節奏,伴隨著優美的旋律,娓娓道來,滲人心肺。加上了如夫子自道的羅文的演繹,這真成為了絕配。難怪當年成為了電台的熱播歌曲,經久而不衰。只是,如今香港回歸大陸,社會卻出現了極度的分化,政治噪音無日無之,昔日同舟共濟的日子好像一去不返了,再聽這首歌,寕不教人為之感慨!

以下是我在wiki百科全書中找到有關這首歌的背景介紹,現錄下以作參考:

由香港電台自1974年製作、描述低下層生活的電視劇《獅子山下》,最初播映時,原本只用廣東傳統歌曲《步步高》作主題曲,1979年始由黃霑和顧家煇編寫與節目同名歌曲,這段時期粵語流行曲開始在香港冒起,但有別於早期廣東曲作品,這首曲不再限於諷刺時弊,而是透過「獅子山」、「同舟人」,建構「香港人」本土意識。有評論認為在作品中,原本為難民城市的香港,已非臨時的棲身地,而是一個屬於香港人的地方,回應了當時正為九七前途問題困擾的心情。作詞人黃霑亦指,香港粵語流行曲興起,和此地本土意識確立,文化身份的締造,息息相關,幾乎同步而前。

在歌詞中,一句「人生中有歡喜,難免亦常有淚」描述香港人對生活和政治前景患得患失的心情;「同處海角天邊,攜手踏平崎嶇,我們大家用艱辛努力寫下那不朽香江名句」則提醒香港人,香港成就是大家共同創造。

這首歌在1980年代播出時,雖然成為熱播作品,但當時並未引起強烈迴響,直至2002年4 月,香港經濟陷入底谷,時任香港財政司的梁錦松在宣讀政府財政預算案後,以本曲歌詞作結,呼籲社會同舟共濟,雖然他最終因「買車風波」而下台,但香港自此掀起一片「獅子山下熱」,同名劇集被重播之餘,歌曲也被多番重播;輿論對歌詞中的內容廣泛評論,哄動一時。 同年10月,主唱者羅文病逝,這首歌再度成為緬懷羅文的代表作之一。

同年11月19日,反政府聲音在香港升級時,時任中國國家總理朱鎔基抵港,發表演說時亦引用本曲其中之歌詞:「既是同舟在獅子山下且共濟,……理想一起去追,同舟人誓相隨,無畏更無懼,同處海角天邊,攜手踏平崎嶇,大家用艱辛努力,寫下那不朽香江名句。」

此後,在多個官方場合中,《獅子山下》亦成為常被播放的樂章,有評論視此為香港非官方的代表歌曲

獅子山下 演唱:羅文 作詞:黃沾 作曲:顧嘉輝 編曲:蔡德才

人生中有歡喜 難免亦常有淚 我地大家在獅子山下相遇上 總算是歡笑多於唏噓

人生不免崎嶇 難以絕無掛慮 既是同舟在獅子山下且共濟 拋棄區分求共對

放開彼此心中矛盾 理想一起去追 同舟人誓相隨 無畏更無懼

同處海角天邊 攜手踏平崎嶇 我地大家用艱辛努力寫下那 不朽香江名句

放開彼此心中矛盾 理想一起去追 同舟人誓相隨 無畏更無懼

同處海角天邊 攜手踏平崎嶇 我地大家用艱辛努力寫下那 不朽香江名句

再看香港回歸六年(2003)的《獅子山下》回憶版,標題是:從蒼海桑田到浩園…. 一段你我香港人的回憶,值得珍藏! 獅子山下MTV – 回歸六年回憶版

在這個版本中,重現了香港的很多歷史鏡頭: 早期荒涼貧窮的香港、繁榮的香港、江澤民「香港明天會更好」的祝福、港督彭定康的親民顏容、陳方安生回歸日帶領全體公務員的宣誓效忠特區政府………當然,更令人激動的是「六四」後百萬市民上街遊行的抗議共產暴政、二十年來年年從不間斷舉行的「維園六四燭光紀念晚會」。還有,那時香港正經歷沙士(SARS, 非典型肺炎)的肆虐,當看到為人民獻出生命的醫務人員葬身浩園,一股熱淚不禁奪眶而出,官員們看到這鏡頭,還會麻木不仁嗎?

畫面最後的標語: 「不要哭!七一維園…….」更是道出了無數香港人的心聲,靠麻木不仁的統治者打救,不如靠自己的勇敢抗爭,「六四」、「七一」的維園,將成為香港民主運動的兩面亮麗的旗幟。這是否就是香港的另一種精神?!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