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的聯想

直到上星期六,才有機會觀看紀錄片《大地》(Earth),那温室效應破壞自然生態的主題,那眩麗雄偉的大自然景象,那動物聯羣結隊,漫山遍野為尋水與食物而遷移的壯麗場面,那熱帶雨林雄鳥出盡八寶求偶的風趣舉動,那雛鳥從樹洞中如空降而下的第一次學飛,還有那初生北極熊沿着冰崖滑行的憨態……這些妙趣橫生的情節,都使人銘刻於心,都使觀眾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是,使我內心深處久久不能平息的,卻是兩個弱肉強食的鏡頭。
那是在漫山遍野的馴鹿(caribou)翻山涉河遷移的時候,數隻白狼在旁覷伺著,當看到一隻初生的小馴鹿稍離大隊,白狼就突起發難,小馴鹿忘命飛奔,卻越跑越遠離大隊。白狼在後面緊追不捨,小馴鹿跑上了山坡,終於被白狼追及,牠於是伏在地上,一動不動地等著白狼吞噬自己的生命。
另一個受害者是麋鹿。數雙麋鹿在野外吃著植物,風吹草低,景緻是美麗而諧協的,大有「呦呦鹿鳴,食野之苹」之概。和平的外表卻是醖釀著致命的兇險,這時,旁邊伺伏著的山豹突然撲出,麋鹿沒命地奔跑,山豹快捷地追趕,眼看漸追漸近了,麋鹿心慌而失足。電影用了慢鏡頭播放麋鹿失足跌倒,爭扎著爬上來,再失足跌倒,山豹追及,麋鹿伏在地上一動不動地靜候著山豹撲來,無助地任由山豹咬牠的頸部。
這兩組鏡頭對我來說,具有極強烈的震撼力。以前對「弱肉強食」只停留在理性的認識,如今卻是活生生地展現在眼前。這以後的數日,我一靜下來就想起這兩組的鏡頭,心中不由自主地湧起惻然之感。我不時想著,為甚麼小馴鹿和麋鹿在被追及時,就不再作爭扎,無助地伏在地上靜候死神的來臨?及後一想,又覺得牠們是在盡了自己的能力與死神博鬥,力盡之後只得接受命運,不再作無謂的爭扎了。如此看來,動物比我們的部分人類還要聰明。不是嗎?在命運面前,明知爭扎無益,可是我們大部分的人還是不能坦然接受,還是要作吃力不討好的爭扎。這美其名是不向命運低頭,富有奮鬥精神。但是,奮鬥的的結局不就是還要失敗嗎?那麼,爭扎又何益呢?話得說回來,在初始時,我還是贙成要盡力爭取的,只是知道爭也無益時,何妨坦然接受失敗,甚至是死亡呢!這就是拿得起,放得下吧。比如對疾病的態度吧,明知是絕症,根本己沒有治癒的可能,那何不坦然接受,心安理得地靜待生命的終結?為甚麼還要作無謂的爭扎,白白浪費了社會的資源呢!這又使我聯想到最近備受爭議的安樂死。人已變成了植物人,或是生命力已全消失了,為了一個所謂人道的理由,卻仍要遍體插著各種管道苟延生命,這對病者來說,並不是人道,而是殘害,同時,對社會的資源來說,也是一種無益的浪費。目前,美國已有很多州接受安樂死的要求,這無疑是較人道的做法。
弱肉強食,這在動物界是一種生存的定律。但在人類社會,則有不同的反應。也有一類人接受這定律的,所以,商場上不時有大魚食小魚的上演,社會中不時有強者凌辱弱者的事發生。這種觀念,表現得最徹底的應是希特拉,他那大日耳曼民族的思想,那優生學的思想,使他作出了對認為低下民族的種族滅絕行為。也有一類認為人不同於動物,要有正義,要維護弱人弱國不受欺凌,於是國家就有了法律保護弱羣人士,國際間就有了聯合國維護弱國不受侵略。為了執行法律,國家就有了警察、律師、法庭,國際間就有了強國充當的國際警察和國際法庭。這原是好事,但執法人員的行為和標準卻又往往出現問題,於是,警察成了有力人士欺凌弱小人士的打手,律師成了有勢力人士的專利,國際警察成了侵略他國的兇手。這又是另一種較為文明的弱肉強食的現象。
何處是樂土?何時才能有真正的公義?真的是天曉得。

61、「黑色星期五」購物日

感恩節翌日是美國傳統的大購物日,叫作黑色星期五(Black Friday)。為甚麼叫黑色星期五? 因為在此之前,商戶可能仍在虧損,但在這一天,商戶的生意滔滔不絶,生意就由虧轉盈(由紅變黑),所以就叫它作黑色星期五。
這一天,各商戶都花盡心思推出很多大減價的貨品,並提早營業,我們初來美國的時候,商店多數是在凌晨六時開始營業,後來商戶為了爭取多些生意,紛紛提早,今年竟有的商戶提早到凌晨三時就開始營業。
來美十多年,我從來未趁過這種熱鬧,但後來自己的公司在downtown有了門市,與黑色星期五也算是有了關係。當天,商場會提早在上午八時營業,我們也只得隨大流,提供一些折扣貨品。可能我們賣的是價值不菲的珠寶吧,生意並不像傳說中火熱,不過也比平日多了些營業額。門市結束後,我們只在網上做生意,這一天,網上的生意也不是那麼明顯地多,所以我們反而可以優哉悠哉地到處逛逛,但因平時已不斷購物,所以在這一天也沒有特多花錢。
今年的經濟情形還是令人擔憂的,所以,在感恩節前,各商鋪就已嚴陣以待,推出的減價貨品也頗為可觀,電腦電視機等熱門的貨品不在少數,試看看:Best Buy推出的手提電腦有原價近五百元的HP16 吋螢幕電腦,現在特價一百七十九元,Sony Vaio 十五吋半螢幕電腦,原價七百多元,現售三百四十多元,還有汽車用電子導航器,原價一百九十九元,現在賣九十九元,這些超值的貨品,每間門市只限量供應五至二十部,所以吸引了一些人在兩天前就開始去排隊,我們在電視新聞上看到報導,妻說:不要說還要用錢買,即使是免費,我們也斷不會去趁這種熱鬧。但這裏的人,有些是一早就決心要買得某一款減價貨品,所以在吃完感恩節晚餐就出動,到商店的門外排隊,以冀可以一馬當先,買到自己的心頭好。去年,Walmart 就因為人潮太擠擁而出現死人的意外。我想,這是一種氣氛,就如以前農曆新年在香港,吃完團年飯就到年宵市場逛個通宵,並不是志在買東西,只在於參予的那份滿足感。
我們已過了那種趁熱鬧的年齡, 但在感恩節翌日逛街還是要去的,只是,我們是在早上十時過後,避開了最擠擁的人潮才去的。同時,我們也只是驅車到區內的商鋪逛逛,並沒有一定要買的東西,只是感受一下那節日熱鬧的氣氛就算了。商店是比平時多了人流,人們將貨物放在購物車或袋中,排着長龍付款,大包細包地拿着塞到車尾廂,看到這光景,你怎可能想像現在正處在經濟不景氣呢? 美國人就有這種儍氣,在這熱鬧的氣氛下,見物就買,一句為親人送上聖誔禮物,也就心安理得地隨意購物,至於付帳,那就待信用咭帳單來了才去傷腦筋吧!
當然,說經濟情形不影響購物是假的,人們還是比前收歛了些的,大價錢的減價貨品已不像以前般的搶手了,我們到Walmart轉了一圈,減價貨品除了Acer Netbook ( 1 GB memory, 160GB hard drive), 好像是減至二百四十元吧。)售罄外,其他的諸如Sony LCD 36 吋電視機(售三百多元), 46 吋的(售九百多元)全部仍有供應。這些減價貨品,如果是在往年,一早就已被搶購一空了。
我們因為平時每周都逛街購物,喜歡甚麼東西都在平日買了,甚至送給親友的禮物也不時見到合式的就買,至於以嵐,自從他工作後,他喜歡的我們送不起,我們送得起的他未必喜歡,因此也不再買禮物給他,所以,在聖誔節並沒有特定要買的東西,隨意逛了一個上午,也只買了三盒LED聖誔燈及三磅合桃仁,我笑對妻說,如果人人學我們,黑色星期五就要改為紅色星期五了。還幸今天(星期天)逛街時,買了一座電熱指壓(Shiatsu)腳板按摩機,又買了一座電熱指壓頸部按摩機,總算是買了聖誔禮物吧。

我要做貪官

前天,朋友傳來的電郵中有一條到Youtube 的連線,那是一齣廣州某小學一年班開課的短片,訪問這些年方六歲的小朋友將來的志願,這些小朋友,有的想當音樂教師,有的想當消防員,也有想當老師的,與我們學生時代的志願並無分別,只是訪問到其中的一位小女孩,在她那童稚的笑臉中,認真地說:「我想當貪官,因為當貪官可以收很多錢,很多物。」看到這裹,我的心不禁顫慄了。
我為中國的前途而顫慄,也為中國的現實而悲痛。貪官橫行,竟然是如此的深入民間,其至正在腐蝕着無數童稚的心靈,這該是多麼可悲的一個現狀。
在中國歷史上,貪官從來就不少,但他們在人民的心目中,從來就是負面的,所以殺貪官,不論是朝庭的欽差大臣為之,或是如《水滸》中的英雄為之,總會是大快人心的事。在那些時候,貪官是大家所不恥的,所以,在大人、小孩的心中,從來只會是鄙視貪官,怎會有立志要當個貪官的呢?
小女孩的志願,並不是憑空而來的,她正反映社會的現實。現實中,無官不貪,貪官是觸目皆是的,但這並不是我所顫慄的原因。我所以顫慄,是社會中已沒有了是非的觀念,試問,如果人民還是鄙視貪官,咀咒貪污的話,小女孩會立志做貪官嗎?正因為人人都不排斥貪污,甚至羨慕貪官的繁華富貴,貪官的種種享受和特權都已成為了人民口中津津樂道的話題,小女孩在耳濡目染後,才會立這樣的志向。由小觀大,可見在現今的中國,是非已嚴重地被羣眾所扭曲了,如果再這樣下去,中國還有甚麼希望?
記得錢鍾書在《讀伊索寓言》中曾這麼說:「小孩子該不該讀寓言,全看我們成年人在造成甚麼一個世界,甚麼一個社會,給小孩子長大了來過活。」我覺得要小孩子立甚麼志願,也全看成年人在造成甚麼一個世界,甚麼一個社會,給小孩子長大了來過活。如果不大刀闊斧糾正這無官不貪的現象,我們的後一代將會是怎樣的一代?
想到此,不禁為那些為理想而獻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叫屈,夏明翰在就義前慷慨地說:「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他對共產主義是抱着堅定的信念,如果人死後真的有靈魂的話,你說他看到目前的現實,看到自己獻出生命所換來的世界,他將會如何?
我還是懷念六十年代以前貧窮的中國,那時是窮,但窮得有志氣,人民的精神面貎是高尚的。現在我們是富了起來,但精神面貎卻是空前的低下。我想,如果我們再不知自愛的話,國家將會變成怎麼的一個樣子呢?請點擊觀看:小孩立志做貧官

希望小學

希望工程,這個名稱在八、九十年代曾風行過一時。是的,當時大陸還不甚富裕,一些窮鄉僻壤的小孩連起碼的教育也無法接受,所以,一批熱心人士就創出了所謂希望工程,在海外募捐到那裹去建立希望小學,幫助貧童接受最起碼的教育。
當時,這希望工程在香港也頗受支持,這也有當時的一個特殊因素。話說自從「反英抗暴」後,一些潛伏的團體全已曝光,中間人士談左色變,再也不敢參加這些社團,為了團結中間羣眾,增加左派的影響力,於是興起了無數由左派控制,但表面並無政治色彩的英文書院(文理、裘錦秋、思明、香港、培元,恩澤….)及一些音樂社、舞蹈社、話劇社。這些學生的社團初時都是拿商業牌照註冊,後來有些改為社團牌照,也購置了物業作為社址。
中英談判決定收回香港後,香港人突然不怕左了(呵呵,怕左而又有辦法的早已部置移民他方,沒有辦法的心中怕左,可是口頭上則很愛國愛左的。)所以,這些英文書院和學生社團的政治任務已完成了,於是,還有發展前途的繼續辦下去,沒有前途的,也就只能收工大吉了。這時,那些擁有物業的社團在結束時,手頭上還有一筆錢,但如何處理這筆錢呢?這時新華社的某部長見機不可失,於是他在幕後的策動下,這些學生社團的公產就在大陸建起一間又一間的「希望小學」,他也因此而取得了不少的政治資本。
我當時對這些錢的處理是抱正面的態度的,捐資辦學一貫是海外華僑對家鄉的支持,著名愛國華僑陳嘉庚(家族擁有「集友銀行」現已合併入中銀集團)興辦厦門大學,集美僑校,造就無數人材,一時更傳為美談。為國家的貧窮小孩辦學,這是有意義的事。
現在,中國已成為富國,在經濟上自譽為強國,辦教育,照理應成為國家的頭等大事,觀之香港、美國,教育的經費幾乎佔政府的一半支出,從未有聽說過經濟強國要放棄辦學的責任,而還要向海外的僑民伸手的事。所以,希望工程的繼續存在,這不是國家之光,而是國家之恥。可是,最近又有一些有心人士再發起此事,說是大約籌集港幣十五萬(美金還不够二萬元)就可以創辦一間希望小學,號召捐助。 我在一個月前收到有關的電郵,當時一笑置之,心中很是不以為然。
我的理由是:
1、辦教育是國家頭等大事,以前國家窮,可以號召海外僑胞資助以成其事,如今國家富強,可以在國際事務上向美國叫板,這怎能再放棄責任呢?單就一個奧運,一個六十國慶閱兵遊行,就可以興辦數以千萬計的希望小學,放着正事不做而搞其他的事,這辦學正是吹趨一池春水,真的關卿何事?
2、中國如今是無官不貪,我們的捐款到底有多少可以落入正途,雖說是學校一定會辦出來,但此中造就了多少的貪(金錢、人情、關係)?造就多少的豆腐渣校舍?與其造就多些這種壞事,不如在一開始就消滅這些苗頭。
3、一個連教育都不重視的政權,根本不值得為他粉飾門面,就讓他赤裸裸地把醜惡暴露在人民面前,等人民認清他的本質。待人民不再受騙時,就迫使他自我完善,或是被人民反對而亡。
我對希望小學不抱希望,因為只有政府的政策對路,國家才有希望。如果這種希望小學有希望的話,區區二萬美元,我們個個都可以拿得出來,何須這般的勞師動眾呢?走筆至此,不禁有點羨慕陳嘉庚先生了,他是有錢,有心,但也遇上了一個國家貧窮的環境,於是成就了厦門大學和集美僑校的美名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