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去年十月底開始,煩心的事接踵而來。於是,離開現實到外面散散心成了我們的企盼。到加勒比海一遊,享受陽光與海灘就成了我們的目標。
我們要乘飛機前往邁亞美登船。離明州的那一天,氣温連風冷(wind chill)計,低至華氏負三十五度(攝氏-40度),飛行三個小時到邁亞美,陽光明媚,氣温是華氏八十度,你說多神奇,只有三個小時的飛行距離,兩地的氣温竟相差一百多度!
辦妥了登船手續,登上了郵輪。船很大,足有一條街道那麼長,我們雖然事先上網瀏覽了這艘船,熟知了它的各種設施,但一旦登上了它,還是如劉佬佬入大觀園般,完全分不清東西南北了。
因為早上六時就離家,至登船時已是下午兩點多了,所以一找到房間,安頓了隨身行李後,就急忙到位於第十二層的自助餐廳覓食了。
下午四點正啟航,我們興緻勃勃地到船頂,這時露天泳池處已有很多旅客,有的在池中游嬉著,有的則在池畔的躺椅上晒太陽,音樂亭中,一隊樂隊正在演奏著,樂聲、人聲,匯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我們一邊感受著這歡樂的喧嘩,一邊眺望著向後倒退的邁亞美,那高高的樓群,那交錯的水道,那在樹影中穿梭往來的車群,景緻是那麼的熟悉,是的,這些景象經常在電視片集CSI Miami中出現,難怪會那麼的熟悉。
可能是熱鬧令人胃口大開吧,我們在泳池上層的燒烤餐廳點了漢堡包、烤雞和炸薯條,坐在露天的桌椅上,就在歌聲、人聲喧囂中進食。
船正離開邁亞美港灣,這時風輕狂了起來,浪乘著風勢,也大了起來。妻被狂風吹得有點不適,踉踉蹌蹌地返回房中,倒頭就昏睡了。這一睡就是三十多小時,當天的晚餐、翌日的三餐都不能起牀進食,只是叫了房間送餐服務(room service)送來了一碗雞湯麪、一份三文治充饑。上船的頭兩天並不愉快。
第三天,船在多明尼加共和國的Samana半島停泊,這時妻也稍感舒服,我們就到第十二層的自助餐廳共晉早餐,餐中,妻還是感到不適,於是急忙返回房中,直至十時多,妻爭扎著起牀,我們就坐著小艇到Samana,在沿岸溜躂,說也奇怪,這麼一溜躂,妻的病也就好了。
Samana 是個𣖙素的半島,沿海是一長列的海濱公園,馬路上車輛川流不息,除了汽車外,更多的是用柴油發動的電單車及由電單車改裝的機動三輪車,情形就如七十年代到廣州所見的一般。我們一上岸,就有司機前來搭訕要載我們環著半島遊覽,但妻聞不得柴油的氣味,於是放棄了乘車一遊的念頭,安步當車地沿著海濱向熱鬧處漫步。沿途有小販用獨輪車載著冰水賣,有破舊的小貨車停在路邊賣熟食,更有小孩手拿著貝殼向遊客兜售,也有奏著當地民謠賣藝的小樂隊,頗具熱帶風情。走到最熱鬧處,是一列建築華美的維多利亞式樓群,原來是一個賭場及一系列商鋪,我們在那裹瀏覽了一會兒,就兩手空空地往回程的路走,途中,妻想乘坐馬車過過遊客癮,於是就坐上一乘紅白相隔的馬車,花了二十分鐘繞著小城走了一周,也算是為這個小城的繁榮盡一分力吧。
我們在下午約二時返回郵輪,到餐廳吃了午餐,再到處走走,然後就返回房間休息。晚上,妻的病已癒,我們就高高興興地到六樓的餐廳晉晚餐,然後就到七樓的劇院觀看一齣精釆的百老𣾀歌舞,觀完表演,又到十二樓的自助餐廳吃些甜點和水果,這麼就渡過了旅程中的第三天了。
第四天中午,停泊英屬處女島的Tortola Roadtown, 我們在午飯後乘小船登岸,一上岸,就有觀光車兜客,我們坐上了其中的一輛,上面的乘客全是同船的。這是英屬的國度,車是左行,跟香港一樣。我們沿著崎嶇的山路上山,山路曲折而窄,就像香港往淺水灣或上太平山頂的道路,頗有親切感。沿著山路望向海灣,遊艇、風帆在海面上閒盪著,依山而築的建築物,紅瓦白牆,點綴在叢綠之間,顯得份外嬌嬈,好一個世外桃源。是的,這是一個富裕的國度,全島居民只有一萬五千人,全民就業,人人富足。坐的車子繞到其中的一個沙灘(Sugar Cane Bay),我們下了車,在沙白水清的灘上溜躂了一會兒,享受那陽光下的一份閒暇,然後就開車回程了,回程時經過繁榮的巿中心,發覺所有的商場外的停車場都泊滿了汽車,一片繁華的氣象。我們驚訝於這只有一萬五千居民的地方會有如許多的車輛,後來回心一想,居民多住在山上,沒有公共巴士,私家車就成了每人的必需品了。
返回郵船後,到十二樓前艙的酒廊,閒坐著曬太陽,隔著落地玻璃窗眺望那如詩如畫的港灣,倦了,就返回房間,淋浴後稍事休息,便又更衣到六樓的另一間餐廳晚膳,然後又是到劇院看了一場令人驚喜的魔術表演,再到自助餐廳吃甜品水果,第四天的旅程也就完結了。
第五天,船泊在美屬處女島St.Thomas島,這個島比英屬處女島大得多,廣闊的海岸線曲折有致,山巒上精緻的建築物如星星般散布在翠綠的樹叢間,湛藍的海水映著藍天,白色的帆船在海上飄盪著,真是美的令人心醉。我們登岸後,坐著免費的觀光車到郵輪商場,這裹的數條街道都是商鋪,以珠寶店為主。今天正是情人節,珠寶店中擠滿了買首飾的遊客。因為天氣頗熱,妻不想坐車到處觀光,於是我們很快就回到郵輪上,又是在我們所喜愛的酒廊閒坐著看著窗外的景緻。這時,心正馳騁於這三天的所見,所到過的三個地方,同是在加勒比海的島國,同樣是風光明媚的人間仙景,但英屬及美屬的處女島卻是一片繁榮昌盛,而多明尼加共和國的Samana卻是落後得像七十年代的廣州,差別如此之大,是甚麼原因致之?我想,這應是政治制度使然吧。回想我曾生活了大半生的香港,百多年前只是不起眼的一個小漁港,成了英國的殖民地後,變成了光芒四燦的東方之珠,回歸後卻又有光芒難再之象,這又說明了甚麼?
今天是情人節,在船上的節目也頗豐富,我們在晚上到餐廳各自要了個五道菜的晚餐,然後就到劇院看表演,這晚上演的是一齣印度歌舞劇,集歌唱、舞蹈、雜技於一爐,表演是令人意外的精釆。表演完畢,郵輪的船長及各級管理層,各餐廳的待應代表和㕑師們列隊從台下的兩條通道走上台上,觀眾的情緒高漲,大家拼命地鼓掌表示對這批一千多人,來自六十個國家的船上工作人員的由衷感謝。
跟著,我們又趕著乘電梯到十二層的酒廊中參加情人節舞會,舞台上的樂隊奏著不同時代的流行曲,台下舞池的舞者翩翩起舞,愛神丘比持則手執弓箭滿場穿棱,情調是熱烈而狂野的。我們坐在酒廊中,一杯在手,悠閒地作壁上觀,分享舞池中眾人的歡樂。舞會完,又有成人的棟篤笑(talk show, 只限十八歲以上人士參加),聽了一個多小時的有味笑話,數百人笑作一團,這也是前所未有的經驗。再後,又是成人的遊戲,眾人興高釆烈地參加,玩得很狂放,男的除長褲,女的除上衣胸圍,簡直回復了少年輕狂的歲月中。對這些遊戲,我們鼓不起勇氣參加,但作為旁觀者,也被參加者的狂野所感染,笑得肚子都痛了。
這是狂野的夜晚,我們直至凌晨一點多才返回房間休息。
第六天整天在大洋中航行,我們在船中渡過豐富而又平靜的生活。午餐和晚餐分別到不同的餐廳晉膳,閒時到船上的商店逛逛,到酒廊坐坐,到自助餐廳吃些小食、甜品、水果,到泳池游泳、曬太陽,到健身中心做運動,當然,少不得晚上到劇院欣賞那勁歌妙舞。太忙於多姿多釆的消遣了,連電影院中每兩小时播映的電影也來不及去望一眼!
第七天,到了巴哈馬群島的Great Stirrup Cay,這是船公司買下的私人小島,只招待郵輪上的旅客。這是歡樂的沙灘嘉年華會,郵輪上的旅客大部分都乘著島上的平底船來到沙灘,郵輪上也將自助燒烤搬到沙灘,其中的一隊樂隊也來到沙灘的音樂亭演奏。島上有大批的沙灘椅供我們應用,在小矮樹之間,並有很多吊繩牀。沙灘的沙潔白幼細如粉,海水清得在水深處也能直望海底。人們在沙灘各適其式,好動的玩沙灘排球,或到海中潛觀海底世界,更有的在音樂亭邊隨著樂隊的演奏而跳起了舞,更多的則是坐在椅上晒太陽。我們徜徉在那潔白的沙灘上,赤著足讓那腳版感受那幼細温暖的感覺,時而到遠離人群的一隅,靜坐著眺望著藍天白雲,心隨著悠悠的白雲飄,真是何似在人間!不一會兒,我們又走到那矮樹叢,找到一張無人的吊繩牀,兩人躺在上面盪也盪的,真有點雲遊太虛的況味呢。
我們在沙灘上吃了些漢堡包及水果,暫時充了饑,然後在下午二時多返回郵輪,又到船上的自助餐廳繼續那未完成的午餐,然後,又到我們最喜愛的酒廊靜坐著遠望窗外的世界。直至有點倦了,才懶洋洋地返回房間稍作休息。晚上,又是到餐廳吃飯、到劇院看表演。因為明天一早就要離船返家,所以也就不敢像昨夜那麼野了,十時多就返房間睡了。
翌日,船在早上六時就已泊在邁亞美的港口,我們在八時到餐廳吃了早餐,也就依依不捨地離開了郵船。八天的悠悠自在暫告結朿,如今又得重返大千世界,面對這紛擾的世界了。
陳南有先生:
看了你兩篇comment,好像看到我年青時的影子,頗有識見,但太徧激了。我原不想回應,但回心一想,還是願作以下的數點回應。
1、香港在1840只是一個小漁村,滿清政府的地圖上也只是一個小點,當知道英國要它時,滿朝文武竟無人知道它是何方神聖。英國人要它,只是它近廣東,可以作為英船隻的補給站。退一萬步說,即使如你所說,外國人是因為它的地位優越才佔領它,也是他們的眼光,清政府根本不當一回事。
2、我在香港生長,有幸見證和參與它的繁榮,香港人對自己有份建設的社會有一份光榮感,不但此,甚至生活在內地的人,也千方百計地想到這裹居住,享受它的繁榮。我不知道兩個處女島的人們怎樣想,但以香港人的經驗推斷,他們斷不會如你所說的:「上面的那两个岛屿上的人民,我并不觉得他们快乐,繁华也如过眼烟云,繁华并不属于他们,是属于殖民者的,他们得到的只是微薄的苟且能生活罢了.他们没有国家,名字上还要加上英属,美属等字眼.他们快乐吗?」我走馬看花地在兩個小島上看過,也不敢說知道這些居民怎樣想,你未到過那裹,又憑甚麼去下判斷呢?不要說香港人或兩個處女島的人民忘本,這只是你一廂情願的猜想,人總冀望有自己的「桃花源」。
3、中國人移民,早在戰國時就有,每個移民者,都有各自的原因,同時,移民者都有各不同程度的念祖念宗的情思,他們在適當時期,都會回饋自己的故國、故鄉,中國的進步、繁榮,他們的助力不少,怎能一竹竿打沉一船人呢?
你把我比作國家,把我的兒子比作移民者,這原是不倫不類的比喻,但我也就以此談談。首先,你要明白楊康的人格形成是有他的歷史根源,我可以對你說一句,我的兒子斷不會像楊康,因為我的兒子由出生那一日起,就在我們的關愛中成長,他的生活,他的接受教育,他的長成,都有父母無時無刻的關愛,一個在這樣環境成長的人,怎會變成楊康呢?如果你把我比喻成國家的話,一個國家無時無刻地關愛自己的子民,那麼,這個國家又怎會有這麼多的楊康?
4、鄙視移民的,不外兩類人:極端的民族主義者;酸葡萄心態者。
現在已是地球村時代,極端民族主義者只是那些囿於見識,極度自卑的人。據我所知,閣下離開摯愛的寡母,離開熱愛的故國,千方百計地到新加坡求學,甚至也想到美國入學。國內有這麼多的學校,何不留在國內?
在這裹一提,我並不是為了美好的生活才移居美國的,我在香港有屋有車,有份不錯的職業,也有一定的知名度,有多姿多釆的生活。所以,在美國的移民生活,生活是在退步中。
5、我不是有意醜化自己的同胞,這是我們鄰座美國人的觀感。我說的自助餐眾生相或許有點以點概面,但請看看這些事實:
不理甚麼場合,總是大聲喧嘩,旁若無人。
隨地吐痰、抛垃圾。
在公共汽車、公共場所爭先恐後搶著佔座位。
在街道上行走,一手推開前面的行人以便趕路(這是我在香港回歸後返香港時多次的遭遇。)
在地鐵的車廂中坐著,當眾用手指挖鼻孔把鼻屎彈出,甚至除下鞋提足於座椅用手在腳趾隙抓痕。(這也是我所親眼目睹的。)
試問這是否低質素。你說要看本質,這些的本質是甚麼?
不要光說愛國,愛國,就須為我國找尋不足,才能有所改進。
先生您好,
在下是7年前的那位年輕人,過去的稚嫩,現在往回看,理解了成長的過程,滿紙荒唐言,讓您見笑了,謝謝您的教導,祝福您和家人萬事如意!
出與對隱私的考量,可否麻煩您一件事,那就是刪除我過去的這幾個評論,謝謝您。
對不起,我的Blog Admin 出了問題,已近半年未能登入更新,所以這麼遲才看到你的留言,我會抽時間幫你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