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農人巿場(Farmers Market)

五月底,久違了的農人巿場又再開始了。
我們這裏,平時在超級巿場只能買到大白菜、黃芽白(紹菜)、豌荳、生菜、芽菜等中國蔬菜。要吃其他的中國蔬菜,就得前往賣東方土產的商店,那裏的中國菜種類繁多,只是價錢很貴,加上好幾間大型的店鋪都距家居很遠,要駕車十多二十哩路,如是冬天下雪的日子,更是視為畏途。兼且蔬菜不耐久存,不能大批買來,所以吃中國蔬菜也就顯得矜貴了。
只有待到農人巿場開放後,才可放懷大吃中國蔬菜。
這裏的農會組織,在夏天至秋天會在各區開設農人巿場,每星期定出一天,在教堂的空地或是球場舉行。農人參加了,每戶有一個小攤位,擺著田裏種出的菜蔬出售。
我們區的農人巿場每星期四在一個教堂的大停車場舉行,時間由中午十二時至下午四時。數十個攤位夾道排列著,形成了一條臨時的街道。偌大的停車場可停放二百多輛車子,一到十二時半過後,就停滿了來逛巿場的車子。農人擺賣的農產品種類繁多,有各種瓜菓菜蔬、蒔花.蜂蜜、農人自己焗製的麵包,還有賣燒烤小食,用大鍋炒的爆谷。當然,最受我歡迎的,還是十數檔亞洲農人(越南人)擺賣中國菜蔬的攤檔。
farmers market
這裏的農人多數把蔬菜一札札用橡筋扎好,每札約一磅半,多數是一元一札,這個價錢已是十多年如一日,儘管汽油已是十多年前的兩三倍價錢,但菜價還是如昔,可見農人們是多麼的克己。有時見到一些亞洲女人還要斤斤計較地跟 農人討價還價,真的覺得她們是太刻薄了。我有個朋友曾見到一些越南人的農人,多是老年人在菜田中頂著日頭孜孜不倦地工作,他們如此辛勤地工作,一札菜才賣一元,扣除地租、水電和汽油錢,真的是所賸無幾了,所以他常常說,看到他們如此地工作,我們就不要再跟他們討價還價了。
古語云:適時而吃,不時不吃。從農人巿場所賣的菜蔬,你真的可以感受到這句話的真確性。各種菜蔬是按不同的時序出產的,五月底至六月中,首先登場的是豌豆苗、芥菜心、上海白菜、大白菜和韮菜。這時我一定會買豌豆苗,每札一元,三札豌豆苗經摘去老莖後,可炒成兩大碟,幼嫩而富有鮮菜味。一過六月中,儘管還有豌豆苗買,但已過時,老得不能再吃了。這時,菜心、芥蘭、蕹菜當造,而青豆角也適時而至。到了七月中,各種瓜菓也開始成熟,節瓜、白瓜、絲瓜、蘿蔔、青紅黃紫各色甜菽、苦瓜、茄子等相繼登場。
種類如此繁多的蔬菜,全是當造鮮美,真恨不得悉數買下,吃個痛快。可惜只得兩個人吃,怎吃得了這樣多呢?於是,只得精心挑選,每次只限買六札,每星期輪流買不同的品種。我也特為此而烹製各種時新菜式:蒜茸炒豆苗、瑤柱燴豆苗、菽絲腐乳炒蕹菜、亂棍打死牛魔王(青荳角炒牛肉)、蝦乾節瓜甫、玉環瑤柱甫、魚香雞絲茄子煲、百花煎釀甜菽、涼瓜(苦瓜)炒牛肉、蘿蔔炆牛腩、蠔油菜心、蠔油芥蘭、臘鴨脾炒芥蘭心、清滾絲瓜…….太多了,一時難以盡錄。
九月初,冬瓜應時而出,我只能揀最小的買,來個海味炆冬瓜,或是鹹蛋黃冬瓜湯,也是滋味不錯的菜式。每年太太生日時,我總會買個中型的冬瓜,燉製一個海鮮雞茸冬瓜盅,雖欠缺了一味主要調味菜﹣﹣﹣﹣﹣﹣﹣﹣夜香花,但一眾親友已覺得是難得一嘗的佳味了。
這段期間,到農人巿場逛逛已成為很多人每周的盛事。到了那裏,你才驚覺原來我們這裏竟住了不少的亞洲人。人們各自「埋堆」,各自用自己的方言交談。一時之間,除了英語外,越南話、大陸暜通話、台灣國語、廣東話、印度話…..不時入耳,恍如走進了聯合國。我也經常碰到幾家來自香港的朋友,見面彼此問好,互相指點著哪一檔的菜蔬好,哪一檔的瓜果佳。真是「相見無雜言,但道蔬果情」,好一幅平和樸實的都巿生活圖!我想,這該是為平淡的生活加添了一道盪漾著温情的甜點吧。
十月中旬,天氣轉涼,地上再也長不出菜蔬,農人巿場也就結束了。曲終人散的最後一次農人巿場,眾人都拼命買多些可資儲藏的菜蔬如黃芽白、椰菜,然後離情依依地離開,期盼著來年的重臨。
這種農人巿場,在全國都有。想不到吧,號稱最先進的國度,竟還保留著人情味濃濃的小農經濟模式。農人巿場就是滿載著顧客和農人的温情,令人嚮往,令人懷念。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