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美人如詩

1、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疫症流行,在家隠居,讀詩作畫以渡日,於是開始創作《美人如詩》,這應是我在三年前創作一組《詩情畫意》的延續。也是去年創作《紅樓十二釵》後的另一組仕女畫。《詩情畫意》是以山水表達詩意,現在則以仕女切合詩意。

「落花人立獨」採自晏幾道《臨江仙》,全文如下:

「夢後樓台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 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當年讀這首詞的上闋結尾二句,畫面深印在腦中,所以現之以筆墨。

2、靨笑春桃兮雲堆翠髻

兩年前創作紅樓十二釵時,一直想為警幻仙子造像。

在《紅樓夢》中,警幻仙子是美神和愛神,是天上美女,這幅畫取自《紅樓夢·警幻仙姑賦》中的兩句:靨笑春桃兮雲堆翠髻;唇綻櫻顆兮榴齒含香。

全賦很長,但非常精彩,將仙子的容貎、風姿、氣質、身段、行動都有絕佳的描繪,趁著在家避疫,不妨讀讀:

《紅樓夢.警幻仙姑賦》
方離柳塢,乍出花房。但行處,鳥驚庭樹;將到時,影度迴廊。仙袂乍飄兮,聞麝蘭之馥郁;荷衣欲動兮,聽環佩之鏗鏘。靨笑春桃兮,雲堆翠髻;唇綻櫻顆兮,榴齒含香。纖腰之楚楚兮,迴風舞雪;珠翠之輝輝兮,滿額鵝黃。出沒花間兮,宜嗔宜喜;徘徊池上兮,若飛若揚。蛾眉顰笑兮,將言而未語;蓮步乍移兮,待止而欲行。羨彼之良質兮,冰清玉潤,羨彼之華服兮,閃灼文章。愛彼之貌容兮,香培玉篆;美彼之態度兮,鳳翥龍翔。其素若何?春梅綻雪;其潔若何?秋菊被霜;其靜若何?松生空谷;其艷若何?霞映澄塘;其文若何?龍游曲沼;其神若何?月射寒江。應慚西子,實愧王嬙。奇矣哉!生於孰地,來自何方?信矣!瑤池不二,紫府無雙。果何人哉?如斯之美也!

3、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脉脉水悠悠

畫意選自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脉脉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記得中學時初讀這首小令,就被詞中的情與景所深深吸引,真想不到短短的三句,竟能表達如此豐富的內容,如此深摯的情意。

情郎今天將歸,她早上精心梳洗打扮,急急忙忙地登上臨江的高樓眺望,江上千帆過䀆,只是情郎卻未見踪影,如此期盼著,由早上等至黄昏,斜陽映著江水,依戀不捨,情意綿綿。這時,最怕見到的是江中沙洲上的白蘋草,因為它是情郎在離別時採摘送給自己的記念,如今見到它,頓有肝腸寸斷的感覺。
這道詞一直深深地感動我,中學時學作曲,我曾以之創作了一首洞簫曲《白蘋調》,可惜原譜早已丟失。現在用畫筆補上自己的感覺。

4、人面桃花相映紅

崔護《題都城南莊》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二十八個字,描繪了一幅純真甜美的畫面,卻又留下了一段千古有情人為之共同歎惜的淒美結局。

經過疫情,使人更能領會人生的無常,所以,留下甜美的片刻最是有價值,這也就是佛家說的「一剎即是永恒」。

5、楊柳岸,曉風殘月

畫意出自柳永《雨霖鈴.寒蟬悽切》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這是柳永最廣為人傳誦的一首詞,寫流浪四方,落寞無伴,回憶與愛人分手時的情景。

我美化了詞意,以美人斜卧柳岸,殘月照江中,孤舟獨泛的景像。

6、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畫意采自《詩經.秦風.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爲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這是我喜愛的一首情詩,寫盡求之難得,若即若離的心情,「在水中央」成為了千古以來文人的佳話。

7、驀然回首

「驀然回首」出自辛棄疾《青玉案.元夕》: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這是我最喜歡的一首小令,寫正月十五元宵夜,燈火如花樹千萬,遊人熙來攘往,街戲紛攘。這熱鬧紛紛的景像,反襯作者所追求的人生目標,「眾裡㝷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表現一種不隨波逐流,不慕繁華,甘於寂寞的孤高品德。

8、朱粉不深勻,閑花淡淡香

這是張先《醉垂鞭.雙蝶繡羅裙》詞中的名句,寫的是一種審美觀點,美人濃妝固美,但不及清淡自然,那種純樸清新之美,就如淡淡傳來的野花香,甜美親切。詞牌《醉垂鞭》在宋詞中較為罕見,有空不妨讀讀:

「雙蝶繡羅裙,東池宴、初相見。朱粉不深勻,閒花淡淡春。

細看諸處好,人人道、柳腰身。昨日亂山昏,來時衣上雲。」

9、翩若驚鴻,宛若游龍

曹植《洛神賦》描繪洛神的美態,堪稱是寫美人的極致。我最愛「翩若驚鴻,宛若游龍」,仙女蔓妙的身段行動,使人留下了一個深刻的印象。

全賦頗長,這裏僅錄第二段:

「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鬆。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迴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穠纖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約素。延頸秀項,皓質呈露,芳澤無加,鉛華弗御。雲髻峨峨,修眉聯娟,丹脣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瓌姿豔逸,儀靜體閒。柔情綽態,媚於語言。」

10、雲一緺,玉一梭,淡淡衫兒薄薄羅,輕顰雙黛螺

李煜亡國後的詞哀怨沉痛,前期的詞則温馨綺旎,活潑柔媚。在全球禁足,疫情嚴峻的時刻,温馨活潑成為了一劑安撫心靈的妙方。

這畫的意境來自李煜《長相思.雲一渦》,這是他的皇后周娥皇離宮省親時的懷念之作,全詞温馨活潑,令人讀後回味無窮。 全詞如下:

「雲一緺,玉一梭,淡淡衫兒薄薄羅。輕顰雙黛螺。

秋風多,雨相和,簾外芭蕉三兩窠。夜長人奈何!」

11、凭䦨半日獨無言,依舊竹聲新月似當年

也是出自李煜前期的詞作。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是人人傳誦的詞作,「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更是極盡寫愁之能事。但我更愛這首《虞美人.風回小院庭蕪綠》:

「風回小院庭蕪綠,柳眼春相續。憑闌半日獨無言,依舊竹聲新月似當年。

笙歌未散尊罍在,池面冰初解。燭明香暗畫堂深,滿鬢青霜殘雪思難任。」

「凭䦨半日獨無言,依舊竹聲新月似當年」一句,充滿了温馨甜蜜,表達對和穆生活的期許。

12、瓠犀發皓齒,雙蛾顰翠眉

這句出自唐代武平一 《妾薄命》

「有女妖且麗,裴回湘水湄。水湄蘭杜芳,採之將寄誰。

瓠犀發皓齒,雙蛾顰翠眉。紅臉如開蓮,素膚若凝脂。

綽約多逸態,輕盈不自持。嘗矜絕代色,復恃傾城姿。

子夫前入侍,飛燕復當時。正悅掌中舞,寧哀團扇詩。

洛川昔雲遇,高唐今尚違。幽閣禽雀噪,閒階草露滋。

流景一何速,年華不可追。解佩安所贈,怨咽空自悲。」

這首詩在當年的教坊流傳,詩中用了幾個典故,舉了古代的名美人:衛子夫、趙飛燕、班婕妤、以及傳說中的巫山神女,以眾多的美人感慨美色的不可恃,美人薄命。

雖云薄命,詩中描寫美人的名句卻把美人的美定格在時空之中,為後人留下了很多美麗的形象。我最愛其中的幾句:「瓠犀發皓齒,雙蛾顰翠眉。紅臉如開蓮,素膚若凝脂。綽約多逸態,輕盈不自持。」

13、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

寫美人如詩,杜甫的《麗人行》絕不能少。現在就以之作畫作為「美人如詩」系列的終結篇。

三年前,和妻往成都杜甫草堂游覽,展賣部有當代畫家作的麗人行詩意畫,寫的是江邊仕女郊游踏青之景,用大寫意作畫,我頗嫌其粗疏。返美後一直對此詩念念不忘,如今用工兼寫的筆法,寫美人與芙蓉,只在意表達其「淑且真」之意。

庚子年,全球禁足避疫,在家無聊,作了這十三幅畫,算是這一場疫症的一個記認。

一百二十年前的「庚子拳變」有幸不曾親歷,一百二十年後的庚子疫患卻不幸親歷了,但願世界常美,善人得祐。

杜甫《麗人行》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

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

頭上何所有?翠微盍葉垂鬢脣。

背後何所見?珠壓腰衱穩稱身。

就中雲幕椒房親,賜名大國虢與秦。

紫駝之峯出翠釜,水精之盤行素鱗。

犀箸厭飫久未下,鸞刀縷切空紛綸。

黃門飛鞚不動塵,御廚絡繹送八珍。

簫鼓哀吟感鬼神,賓從雜遝實要津。

後來鞍馬何逡巡,當軒下馬入錦茵。

楊花雪落覆白蘋,青鳥飛去銜紅巾。

炙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

20、絳綃凝春是山茶

老友翟惠洸說她最愛茶花,我當時正一心一意畫牡丹,無暇兼顧,只對她說,茶花雖美,但朵兒不大,與玫瑰的體積相近,難作大畫。如今牡丹畫作已暫停,有空瑑磨創作茶花了。

茶花(Camellia),多叫山茶花,中國在很久之前就有培植,但論品種之多,花形之美,現在還是日本稱雄。

我對山茶其實印象很是深刻,在初中時,指揮家、揚琴演奏家張英榮為藝聲唱片公司灌錄一張揚琴獨琴的唱片,其中一首《山茶花》無論是旋律、揚琴技巧的發揮,都令人印象深刻,這張唱片,我也有幸參加伴奏。

另外,金庸的《天龍八部》有一節寫大理段氏的茶花名種「十八學士」的描繪,也很引人矚目。

所以,山茶對我而言,並不陌生。

中國畫家寫山茶的不多,名家如齊白石、張大千,作的山茶多是一單瓣,五片花瓣,中間子房廷立,一眼看去,與凌霄花略同。

我猜想他們不畫重瓣,主要是花小,重瓣過於琑碎,不合寫意的原則。

我嘗試用不同的表達方式,寫重瓣的山茶,六幅作品,用了六種不同的畫法,希望有另一番的風貎。

這幅畫用以筆肚汲紅色,筆尖點白粉寫花,花生在石旁,上有雙鳥來朝。

題畫詩:

「猶愛并山茶,開花一尺盈」。

這幅作品用潑墨潑彩法,山石用潑墨,然後按其形再加暗影。背景用潑彩,在半乾時畫前面的三朵白花。待全乾時再添枝葉及蝴蠂。

題畫詩:「清香似煮茶」。

這幅畫的花用撞水撞粉法,筆肚紅色,筆尖飽含清水,畫出花的雛型,再趁濕在相應的部分上白粉,水、粉與色相融而成。

這幅作品用留白法,花瓣間的空白使花有層次感。畫題:「彩雲飄香」,彩雲是雲南的美稱,雲南盛產山茶,並以茶花為省花,故云彩雲飄香。

此幅作品用粉紅為主,以碎點法寫花,花瓣細碎以顯重瓣之美。

題畫詩:「唯有山茶耐久寒」出自陸游《山茶》。

此幅作品全幅用潑墨和潑彩為主,半乾時寫茶花、遠樹。乾後加近景的小雞,茶花的枝葉。最後打濕紙染遠景。

題畫詩:「獨放早春枝,與梅爭風雪」出自清文人段琦《山茶花》。

19、嬌媚艷麗話芙蓉

芙蓉有兩種,生於水中的叫草芙蓉,即荷花(水蓮),生於陸地的叫木芙蓉。木芙蓉八、九月間開花,花冠白色或淡紅色,與荷花一樣鮮豔,《廣群芳譜》中稱此花「清姿雅質,獨殿眾芳。秋江寂寞,不怨東風,可稱俟命之君子也。」
 關於芙蓉的典故,不能不提到《歸田錄》中記載石曼卿死後當芙蓉城主和《石林燕語》中記載丁度死後當芙蓉館主的趣聞。

我聯想到曹雪芹的《芙蓉女兒誄》,這是一篇璀璨綺麗的傑作。在這篇誄文中,作者把芙蓉和芙蓉女兒,合二為一,給予至高至美的評價。「其為質則金玉不足喻其貴﹔其為性則冰雪不足喻其潔﹔其為神則星日不足喻其精﹔其為貌則花月不足喻其色。」可見,在曹雪芹的心目中,芙蓉是不同凡俗的奇葩。「芙蓉女兒」指的是誰?看似指晴雯,實際上指的是林黛玉。小說中寫到寶玉斟酌「茜紗窗下,我本無緣﹔黃土壟中,卿何薄命?」兩句詩,「黛玉聽了,忡然變色」,這就是一種暗示,說明晴雯實際上是黛玉的影子。 

《紅樓夢》第六十三回,「壽怡紅群芳開夜宴」,寫眾人抽花名簽子行令。黛玉抽到的就是一枝芙蓉,題著「風露清愁」四字,並繫著一句舊詩「莫怨東風當自嗟。」可見曹雪芹是把林黛玉比作芙蓉的。唐人詠芙蓉曰:「水面芙蓉秋已衰,繁條倒是著花時。平時露低巒紅臉,似有朝開暮落悲。」以芙蓉比黛玉,是再恰當不過的了。 

在國畫中,芙蓉花因為「蓉花」與「榮華」諧音,所以芙蓉花是榮華富貴的象徵,畫家每喜畫一隻白鷺鷥在芙蓉花下,意謂「一路榮華」,是最為人所愛的畫題。

我最近的芙蓉花作品,多喜配上飛鳥,以顯其嬌艷中富有靈動。

芙蓉配奇石小鳥。題云:「只有芙蓉獨自芳。」

淺紅嫩綠芙蓉,上配蜂鳥吸食花汁。此畫以水彩技法畫背景,朦朧中自能顯其嬌姿。題云:「嬌容為君展。」

水面上的芙蓉,水中有金魚三條,逐萍而游。題云:「喚作拒霜猶未稱,看來卻是最宜霜。」詩出自高蟾。

芙蓉小鳥,右邊的岩石以潑墨畫之。題云:「欣隨玉露點,不逐秋風催」出自《廣群芳譜》。

丹頂鶴與芙蓉花,畫人多寫一隻白鷺鷥,取其「一路榮華」,我嫌一鳥單調,改寫雙鶴。丹頂鶴在畫中被稱為一品紅,加上潮水就有「當朝一品」的含意。我則以之與芙蓉並列,題云:「榮華一品。」

與上一幅的構圖相同,花改為淺紫色,在富貴中添上一層高雅。題云:「榮華富貴圖」。

18、嬌姿俏容寫牡丹–––各色紫牡丹(魏紫)

魏紫的顏色最多,有紫紅、粉紫紅、紫藍色、淺紫藍、粉紫藍等,世人以紫紅為上品,我則較喜粉紫紅和粉紫藍,在富貴氣中帶了一分雅淡,更顯高貴。

粉紫紅色。
題畫詩:「雲凝巫峽夢,簾閉景陽妝」出自韓琮《牡丹》

紫紅色。
題畫詩與上幅相同。

粉紫藍色。
題畫詩:「傳情每向馨香得」出自薛濤《牡丹》

紫藍色。
題畫詩:「傳情每向馨香得,不語還應彼此知」也是出自薛濤。

淺紫紅色。
題畫詩:「只欲欄邊安枕席,夜深閒共說相思」出自薛濤《牡丹》後兩句。

紫牡丹。
因調較紫色顏料有多,不想浪費,隨意拿了裁出的紙頭紙尾,畫了一朶大的花,仍有剩,就再畫了一朶剛開苞的小花。畫面太空洞,就加了一塊石頭,再在石上畫兩隻小雀,這雀不知名,春後經常在我家的後園活動,也就將之入畫。畫題就叫:「春聲鬧」,以示春意盎然。

6、菲菲十三周年祭

菲菲,今天黄昏時刻,Grandma突然神情悲哀地對我說:「今天是菲菲逝世十三周年了。」啊,請恕我的失憶,近來因為武漢肺炎疫情的影響,生活亂了套,很多事都被忽略了。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十三年,比十年多了三年了,可是我們從來沒有忘記你,每次提起你,心中的絞痛仍是那麼的真切。雖說四千七百多個日子的流逝,但你的一切,仍是那麼的鮮活。Grandma常常說,你是上天賜給我們的最珍貴禮物,自從第一天Grandma去機場接你,你眼定定地望著她駕車,返家第一件事就跳上客廳的沙發漫步,中午時Grandma小憩,你總是跳上去,坐在她的身上陪著睡。對了,每晚我為Gandma按摩時,你總以為我在欺負Grandma,向我怒吠,甚至衝前大叫,想是恨不得咬我一口才肯罷休似的。後來一想這人可是Gandpa,於是無奈地跳下床,怒氣沖沖走到隔隣Daddy的房間去,「冇眼睇」。直至按摩完畢,你才返回,跳上床陪Gandma睡。菲菲,你總是這麼地護著Gandma,難怪Grandma對你念念不忘。

十三年了,我們的變化很大,Daddy已有了一個四歲多挑皮活潑的小男孩,他是我們一家的心頭肉,我們常常說,如果你看到你的小弟弟,會是如何呢?愛護他,或是嫉妬他?無論如何,如果有你在,這一家子的生活總會有更多的愉悅。

菲菲,願你在世界的另一端生活愉快,也希望Gandpa Grandma將來到那裏和你重聚。

9、南卡羅萊納州和巴哈馬之旅

剛結束了南卡羅萊納州和巴哈馬之旅。

為什麼會到美國南部的這個州旅行?因為師姐楊鳯清住在這裏,這次是為了探望她並和她夫婦相約乘郵輪遊覽巴哈馬。

我入中文系時,師姐念三年級,原本並不熟,當時只知道她經常投稿報章,而我也經常寫稿,所以就留意了。畢業後她很快就結婚遠赴美國,所以對她的印象不深。直到八年前,她同屆的楊昆岡和我重新聯絡上,才知道她在美國仍然從事寫作,但卻是用英文寫兒童文學,有一定的知名度。昆岡兄說所識的同學,現在也只有我們三人還在寫作,所以特別的親切。後來因為昆岡兄的關係,我們開始有電郵的往來。可能是異鄉遇故人,又都從事寫作的關係,大家都有種莫名的親切感。由通郵到通話,大家的談興頗濃,她對我說曾用中文寫了一部自傳體小說,記述她的一段感情經歷,只是寫了一半就擱下。我覺得不寫完有點兒可惜,建議她繼續寫下去。她說寫了也不懂得中文打字,草稿太多難以收藏,我自告奮勇要幫她打字存入File以備收藏或出版之用,她於是陸續將四百多頁的原稿寄來,終於完成了。

她很珍惜有個會晤的機會,七年前,她夫婦要到多倫多出席家庭聚會,約我們也到那裏見面。我和妻駕車前往,就住在昆岡兄的家中。那次,她和丈夫Phillip以半個地主的身份,帶我們遍遊了多倫多的印度廟、古堡和市中心,為我們帶來了一個愉快的觀光。兩年後,我們又在香港見過一次面。會晤的愉快使我們有進一步結伴同遊的想法。

去年,她想約昆岡兄和我們一同到她家相聚,並乘機作一次郵輪之遊。經商量後,定了今年四月份的日子。可惜的是昆岡因家事而不能同行,只剩下我們兩家成行。雖有些兒美中不足,但一想起相識四十多年,能於異地重聚已是一種難得的機緣,把握當下就是福,於是也就快快樂樂地安排相關事宜了。

這段旅程由四月二號開始,至四月十二號結束,前後經歷了十一天。

1、首訪南卡羅萊納州

四月二號中午,我們坐兩個半小時飛機前往Charlotte NC,師姐夫婦花了近兩小時的車程來接我們的機,沿途的樹木青葱,一叢叢白色、粉紅色的Dogwood 點綴在青草綠樹之間,分外妖嬈。

兩個小時的路程在談談說說間很快就到了。進得屋來,安頓行李,沐浴洗去一路的疲勞,瀏覽室內的收藏,被他們數十年來的收藏品所折服,Phillip曾在香港和澳門的培正中學任教,對中國文化有偏愛,收藏了很多與中國文化有關的物品,對著林林總總的藏品,還真的有點兒佩服他的耐心和堅持。

晚餐安排在家附近的Cracker Barrel ,體驗南部風味的餐飲風格。這是富有南部風格的餐廳,餐廳的一半是商店,服飾、食品和藝術品一應俱全,Phillip最喜歡貨架上陳列的各種六七十年代流行的瓶裝飲品,那是他兒時的記憶,現在的超市雖無法㝷到,但在這裏則仍有出售,也算是一解六七十年代那一代人的思念之情。

餐廳的女侍應很熱情地招待我們,南方人富人情味的風格表露無遺,我們點了炸蝦、Rainbow Trout,Catfish,Haddock,四人共分而食以嘗試多些不同菜式,除蝦略嫌鹹了些少,三種魚都很有水準,這南方風味的食物,為我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返家後,online一搜索,才知道離我們家十多哩的Lakeview也有Cracker Barrel,待日後有暇,可以到那裏一試,看看和在南卡羅萊納州的有否分別。)

餐後,因為旅途的困頓,商定明日的行程後就各自安寢。

2、Biltmore古堡一日遊

這是師姐一早就計畫要帶我們去遊覽的項目。Biltmore 古堡號稱美國最大的私人莊園,它坐落在北卡羅萊納州的Asheville。Biltmore 古堡由Geroge Washington Vanderbilt II所建,他是著名的鐵路大王Cornelius Vanderbilt 的孫子,莊園建於1889年至1895年,距今一百多年。古堡是一棟四層樓高,風格彌漫著文藝復興時期的石材大屋。這棟房子共有一百五十個房間,四十三間浴室,六十五座壁爐,三間厨房,一個保齡球場,健身室和一座室內游泳池。古堡佔地八千英畝,擁有一千七百名員工,不但有主要城堡與花園區,還有鹿公園、Family Farm、酒莊、餐廳和酒店,可見規模之大。

師姐住南卡羅萊納州的Simpsonville,到那裏的車程約一個小時四十多分鐘。

沿途瀏覽兩旁風光,特別在上山的一段路,風光如畫,眼睛忙不過來了。加上一路上的閒談,聽師姐講述她為了寫作的題材而隻身從泰國陸路前往馬來亞的驚險過程,如今聽來,還真的趣味盎然。

終於來到Asheville市中心,這是一座山城,市容光鮮而富文化底蘊,聽說這裏還是大學城,難怪處處都顯得與其他的美國城鎮有所不同的藝術氣息。穿過大街轉入一條幽靜的馬路,不久,就進入古堡的外圍。這裏是另一種風緻,宛如進入了歐洲貴族的古堡,兩旁的樹木,早春時節,都已抽出了嫩嫩的綠芽,在陽光的照射下,隠隠透出一股淡淡的悠閒。

師姐購買了門劵,駕車從入口沿著山路而上,直入停車場,雖不是假日,可遊人還是很多,停車場早已停滿了車子,我們的車子一直向上行,在最高處找到了車位。

依著指示牌在山徑上行,不久,眼前驟然一亮,山坡下一片廣袤的綠草坪顯現在眼下,草坪的盡處矗立著巍峨的古堡,在藍天白雲之下,宛如天界的神仙居所般。太震憾了!我們忘其所以地拿出相機,為這次的遊覽拍下了一幀幀難忘的相片。

我們先不忘進入古堡,反而先到與古堡遙遙相望的花圃,欣賞那裏的繁花奇木。山坡間的花木繁多,Phillip邊行邊拍照,還不忘向我們介紹各種奇花異木的名稱,我們好像在上一堂植物課一般。

沿著山俓緩緩而行,不久,眼底下出現了一片花海,山腳的平地上,一大片彩色繽紛的花圃,盛開的郁金香,紅的、粉紅的、黄的、紫的,整齊地分布在花圃中,花圃的造形奇特,中間圓型,以此為中心,放射狀地散出一畦畦扇形的花田,遠遠望去,花浪起伏,艷麗而嬌嬈,置身其間,夢幻迷醉,正是何似在人間!行前細觀,才發覺一列列絢麗的郁金香,原本每株的旁邊陪著一株淺紅淺紫的風信子,一束的風信子,陪襯著碩大的郁金香,在底部翠綠的花葉烘托下,清鮮艷麗,帶著你進入美麗奇幻的夢中。

花圃由中間的一條木籬笆走廊分成兩片,走廊頂是木架,旁邊的紫藤沿著籬笆向上伸延,在頂部的木架上縱横遊走,可惜不是花期,無法一睹綠藤紫花覆蓋遊廊的美麗景觀。即使如此,安閒地坐在廊中的木椅,邊吃著零食邊放眼兩邊的似錦繁花,已是人生難得的閒樂。

我們徜徉在這一片花的海洋之中,久久不忍離去。

花圃的盡處是一列長長的建築物,這是一間佔地很廣的温室。

進入温室,中間的花架,兩旁的牆架,頂上的吊架,全是密密麻麻的奇花異株,五彩繽紛,令人目不暇給。

如果說花圃是花的海洋,那麼,這裏是花的樂園。千萬品種的花兒,按照不同的生長温度分列,絢麗的花兒,色彩各異,千變萬化,即使是最傑出的畫家,也絕不能調校得出這麼多姿變幻的色彩,可見造物主的全能偉大。

花的種類太多了,數以十種顏色各異、大小不同、姿采各殊的蘭花,白的、黄的、橙的、火紅的百合,紅的、白的、淺黄的馬蹄蓮,姿態撩人的茶花,高貴脫俗的各色玫瑰,天堂鳥,仙客來,紅掌白掌,碩大的洋水仙,紫藍色的愛麗絲,更有很多叫不出名的花花葉葉,我們一邊看一邊嘩然讚歎,這花的世界真使人眼界大開。

温室的另一角,是沙漠地帶的仙人掌,各種造形奇特的仙人掌遍布其間,我們還意外地發現在仙人掌中間,竟然還有一株菠蘿,一個小小的果實正在成長。

走出温室,走向遙遙相對的古堡。

古堡前面大草坪的右邊,是一個凹下的大庭園,比草坪低了一層樓的高度,庭園的中間是一條灣灣曲曲的池塘,水中一群群五色斑爛的錦鯉自由自在地游玩,看到遊人到來,牠們會浮上水面,歡迎人們的到訪,煞是奇觀。庭園到處座落著雕像,靠草坪的墻壁,全用不規則石塊砌成,古樸而大氣,頗有歐陸古典建築的風格。

從庭園盡處的石䃈拾級而上,經過大草坪走到巍峨的古堡前,這時才察覺,這座古堡何只是宏偉,建築物的一磚一石,全是經過精心的構設,外墻、屋簷、欄杆、石柱、窗戶,全是精美的藝術雕縷,宏恢的氣派中,盡顯精思妙想,集中古時期歐洲建築築大成。

我們先不急着進內參觀,走到與古堡毗隣的一片大平台,平台的下面就是剛才經過的庭園,這可視作是上下兩層的曠地。這個大平台的邊緣正中是一個造型典雅的噴泉,和大草坪中間的大噴泉遙遙相對。平台的四周,分布着形態各異的雕像,在藍天白雲的映照下,顯得莊重而神聖,大有獨天地之悠悠之概。沿着短墻四望,只見遠山近樹,湖泊山丘,廣濶無涯,這全是古堡外圍的範圍。再仔細一望,在青葱的林木間,有馬車馳行其間,這也是遊古堡的一個節目,可惜我的的時間太短,未能一嘗坐着馬車在山林間馳騁之趣。

已是午餐時間,我們就在古堡旁邊的餐廳進餐,妻看到有pure beef hot dog,興奮地要了一客。妻不吃豬肉,一般的熱狗腸多是豬肉,從未吃過熱狗,如今看到純牛肉熱狗,當然要一試這種美國人視為美食的東西。我們取了食物,就坐在露天的餐枱上邊吃邊觀察四周的遊客動態,靜觀外物也可獲得物外之趣。

餐後,進入古堡,開始今日參觀的重頭戲。

我們跟隨參觀路線的指示而行。首先到了屋中心區的Winter Garden,這是一座拱形玻璃頂的温室,重叠的拱形天頂,造型精緻,線條流麗,室內滿是繁花,在陽光和燈光的映照下,份外嬌嬈。

這是一座奢華得難以相信城堡,第一層的餐廳,最引人注目的是中間的餐桌,長七十二呎,寬四十二呎,可容六十四人一起晉膳。高大的屋頂,巨型的吊燈,明亮的大窗,四周的壁畫,雕縷精緻的壁櫃,還有滾動樓梯、防火報警系統,十台鈴式電話。很難想像,一百年前的建築,能有超乎想像的奢華。

客人休息和嬉戲的場所太多了,音樂房有鋼琴、風琴,還有雕着精美圖案的木譜架,遙想當年的客人,安坐在寬敞的沙發上,聆聽美妙的音樂,那種風情該是多麼的迷人。

這層樓上還有桌球室、棋藝室以及早餐廳,想必在此作客,當有賓至如歸之感。

最吸引我注意的還是那雙層的圖書室,滿壁的書架全是精緻的酒紅色木雕,就連方便拿高處書籍的樓梯,都有精美的雕刻。墻角的一度木旋轉樓梯通往上一層四邊走廊上的書架。除了寬敞的紅絲絨沙發外,屋頂上還有天使的壁畫。這是愛書者夢幻的圖書室,置身其間,沉醉在書香、木香之中,光是做夢都來不及了,要有怎樣的毅力才能集中精神讀書呢?

二三樓的各個房間都有不同的擺設,隨著房間主人的不同,房間的色調也各不相同,窗簾、墻布、寢具,都是高貴而細膩的絲絨布織造而成,使我們稍稍領略古代貴族品味的高貴和生活的華奢。

走進地下室,有健身房和娛樂室,健身室有木製的啞鈴、划船機,娛樂室除桌球外,還有兩條木製的保齡球道,當然,令人傻眼的是那一個用磁磚打造的室內泳池,最深處有十多呎,可供跳水之用。家中的地下室,有個大的不像樣的磁磚泳池,這真的令人難以置信!

地下室的另一邊,是三個主要的備餐間和厨房,還有數間食物儲藏室、冷藏庫、蔬果間、洗衣熨衣間、更有插花專間以製作各種盆花以供各樓層房間擺放。我們正奇怪厨房距離餐廳如此之遠,如何將煮好的食物送去?猛然一回顧,才發覺厨房的一角有個傳送的窗櫃,食物可經這裏吊送到餐廳。哈,現代的大餐廳,不是也有類似的專用小電梯嗎?

再往深處走,有一長列數以十間的佣人卧室,每室有床兩張,可見當時的鼎盛熱鬧。

出得古堡,驅車十分鐘,前往園區的酒莊試酒,酒莊的所在地和Antler Hill Village 聯在一起,也是Biltmore 園區的一個組成部分,除了酒莊外,還有餐廳,一座四星級酒店,和一座Family Farm。這時已近傍晚,我們沒有太多的時間觀光了,一直沿着指示牌前往酒莊試酒。

試酒區設在酒莊陳列室的一旁,遊客排隊進入,每個酒保服務四五個客人,四行的試酒區可同時服務近百人。

在酒櫃前的座椅一坐,吧枱的面前每人都有一份試酒單,分列紅酒、白酒和汽酒,林林總總有二十多種,每個客人可以從中選五種品嘗。

選了酒,酒保邊斟酒邊介紹該種酒的特點,無形中使客人獲得不少有關酒的知識。我們飲著杯中的酒,隨意吃著小碟中送酒的小吃,聽著酒保的介紹,確也其樂融融。

試完酒,隨意參觀陳列的各式美酒,價錢頗合理,可惜我們不能𢹂帶,只得望酒興歎。

試完酒,沿著樹木扶疏的小徑走到停車場取車,結束了這一個令人難以忘懷的旅程。

3、Greenville Downtown 遊

第三天,師姐夫婦載我們到Greenville Dwontown遊覽,車行約四十分鐘就到了,真的想不到這座只有十萬人的城市,居然有著一座如此繁華興盛的Downtown,我從網上獲知,Greenville已成為美國發展最快的有數城市之一,紐約時報稱之為「a national model for a pedestrian-friendly city center .」

我們的車子沿著Main Street行,兩邊的店鋪整齊而各具特色,食肆咖啡店林立,少了連鎖店,多了本地特色的店鋪。

車子停在一處保留得完整,并然有條的舊城區,店鋪都能保持舊時風貎。最吸引人注目的是那一幢百年古屋的雪咖倉庫,紅磚墻上還保留了可口可樂的汽水廣告。另外,還有一間販賣海軍服飾的老店,古色古香,與毗隣的新城區一比較,真的各具特色。

步行不遠,就到了新舊城交滙處的瀑布公園,在市中心開闢了一座公園,為繁忙的人們提供一處幽靜美麗的休憩場所,這還真的是一大特色。

瀑布名叫Reedy River Falls,水流湍急而闊,還未走近,就被嘩嘩的水聲所吸引。進入公園,兩邊的餐廳已顧客滿盈,連外面的露天桌椅也已有人滿之患。在這裏居高臨瀑,邊看飛瀑邊晉餐,另有一番風味。

沿著斜伸而下的草坪而行,瀑布赫然在望,寬大的面積,急湍的飛流,嘩嘩的水聲,真難想像在大厦環立的一片繁華中,竟然有如此一個處所。飛瀑的上空有一道弧形橋,環著飛瀑架通兩岸,這裏是觀瀑的最佳處,從橋上近距離觀布,萬斛飛泉翻飛,直如萬千奔馬飛躍,高處遽然而落的水流,響聲在谷中迴響,氣勢有點兒驚人。

橋下的河谷平坦而寬闊,兩岸綠草如茵,飛瀑的流水來到這裏,變成了清澈的緩流,河中有野鴨自由自在地戲水,在樹影婆娑下,成為鬧市中的一片樂土。

河流的兩岸,四處都是繁花茂草,綠樹底下的草坪,散布著坐椅,遊人安坐其上。有的手執一書,安適地在陽光之下看書賞花;有的手拿小食,邊吃邊欣賞水中野鴨的游玩;有的什麼都不做,懶散地倚在椅上曬著太陽;當然,還有一對對的情侣徜徉其間,情話綿綿。

我們散步其間,享受這難得的閒暇,這時,走到小坡的一張吊椅,大家坐著閒閒地蘯著長椅,Phillip為我們拍照,也真想不到,我們竟然會在千哩之外坐在吊椅上享受這異鄉情調,這可是次難能可貴的緣份。

這裏的環境太優美,我們留連其間,久久不忍離去,師姐原本要帶我們逛街,帶我們參觀一間據說是遊人必到的店鋪,因為這裏販賣的都是南部風情的產品,但我們只沉醉在這優美的瀑布公園,什麼地方也不想去了。

沿著河岸向上行,典雅的酒店,精緻的店鋪林立,在花團錦簇的街道,有著一列畫廊,陳列著本土畫家的作品,可惜時間匆促,未能入內一睹,感到有些遺憾。

即管如此,我們對這一座城市,已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4、郵輪遊

四月五日,開始了一連五晚的郵輪遊,這次遊覽的地方是巴哈馬島國。

我們在早上九點半出發,師姐住的Simpsonville 是在SC的北部,我們登船的Charleston是在SC的最南端,所以駕車要由北至南直貫南卡羅萊納州,車程三個多小時。

下午一點登船,到十樓的自助餐廳晉餐後,行出餐廳,外面是露天泳池、hottube 和一個表演平台。泳池旁和上兩層都布滿一列列的躺椅,向海的兩邊走廊,散布著餐枱椅,泳池的一端,是漢堡、Pizza、Taco、沙律吧和水果吧的小食亭,人們正排隊取食,另一端是酒吧,吧枱上坐滿了喝酒的人,也有些人取了酒到餐枱或躺椅上聽歌看表演。

我們坐在池邊的餐枱,邊吃著軟雪糕邊欣賞這熱鬧的開航節目。

這是一場熱烈的嘉年華會,台上歡樂的歌聲,DJ落力的表演,帶動著泳池旁舞池中扭成一團的人們,他們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邊跳舞邊巡行,沿著樓梯跳到上一層,沿途不斷有人加入,成為一條跳動的長蛇,好一場勁歌熱舞。長蛇中的人們歡快地跳著扭著,躺椅上,餐桌旁的人們叫著笑著,男女老少都沉浸其中,這是一個歡樂的海洋。

我們坐在餐桌旁吃著軟雪糕看著歡樂的人群,雖是旁觀者,但也被這種歡樂的氣氛所感染,久久不願離去。

已是下午兩點半,估計行李已送達,於是離開這歡樂的人群,約定晚餐時間後就各自返艙房收拾行李。

閒下無事,我們開始在船上四處遊蕩,熟悉船上的各種設施。傍晚六點,是約定的時間,我們在餐廳外會齊,知客是一位美麗的菲律賓女孩,友善地和我們閒聊,為我們登記後,女侍應帶我們就座。

這是兩間主餐廳之一,寬敞的空間,高雅的陳設,到處閃爍著典雅的風範。

坐定,侍應遞上餐單,前菜、主菜每項都有七八種,真有點兒眼花繚亂,我們在前菜和主菜中各點了數種,確實有點放肆,管他呢,平時小心飲食,這幾天就放開心懷,自我放縱一下吧。

餐廳的水準頗高,以牛扒為例,客人要幾成熟,都基本上不會出錯。其他的菜式,無論肉類或是海鮮,都很有特色。至於前菜,無論的凍湯、熱湯、沙律、凍肉,都非常出色。

吃到半途,燈光一暗,音樂響起,Show Time 開始,餐廳的員工手揮餐巾,分列在兩條通道上,在扮成卡通人物的員工帶領下,手揮餐巾,踏著舞步而來,食客們紛紛站立,拍著手,唱著歌,學著員工的舞姿翩翩起舞,氣氛熱烈歡樂。這Show Time 每晚都有,在晉餐中加插了這麼一個節目,還真是愜意得很。

輪到甜品了,餐單中也有七八欵,我們正在猶䂊時,侍者向我們推蔫了melted chocolate cake

我們都點了它。很有特色,一小杯如法國燉蛋般大小,外層的朱古力已被焗得酥脆,穿過薄薄的一層脆皮,內面全是稀稀的朱古力融漿,將隨碟而來的雪糕球加入攪勻,這是對味道的一大挑戰,集香、甜、糯的融漿入口即化,這是最具特色的一欵甜品。以後的四晚,我們餐餐都指定這欵甜品,師姐說,絕不放過這美味,最多返家拼命做運動。

七點半是歌舞表演,每晚的主題各異,晚餐後匆匆趕到劇院,欣賞一場聲色俱佳的歌舞表演。一個小時的表演完畢,觀眾的熱情未減,主持號召大家到下一層的登船大堂繼續狂歡,狂歡的主題也每晚不同,圍繞著六、七、八十年代的流行歌曲的Music Trivia Party 就此開始。由剛才表演的男女歌者帶領著,大家在大堂上邊唱邊跳,歌聲、笑聲、尖叫聲響徹,大堂對上數層的欄杆上也站滿看熱鬧的人,在幻彩燈光的映照下,營造了一個迷幻的歡樂世界。最引起大家歡笑的莫過於是在人群中挑選遊客中的志願者上台表演,他們隨著音樂的節奏,跳出各自創造的獨特舞姿,把觀眾逗得捧腹大笑。

熱鬧過後,我們穿過賭場,沿途的酒吧都坐滿了人,駐唱歌手的歌聲勾起了人們的遐思,手摸酒杯,耳聽樂音,人們都進入了似幻還真的歡樂境界。

我們不是酒徒,只是旁觀的過客,走到船尾的Lounge,這是面積很大的場地,正舉行著Comedy,以前我們也會進去湊熱鬧,聽聽渾笑話,大笑一番,如今精神不濟,喧嘩過後,只想找個清靜的地方坐坐,幸好Lounge的外面有兩組大沙發,人們只坐在中間的酒吧或進入裏面喝酒聽笑話,所以這兩組大沙發反而變成清靜之地了,我們閒懶地坐在那裏,笑看熙攘而來的人群,這也是一大趣事。直坐至夜深時份,我們有時也會再到自助餐廳吃些水果,然後散步返回艙房。數天的船上生活,天天如此渡過,還真是一段難得的「頹廢人生」。

在海上渡過兩天後,終於登陸了。

這次要登的陸是郵輪公司在巴哈馬群島私家擁有的Half Moon Cay,一個美麗的小礁島。郵輪停在遠遠的地方,我們需坐駁艇上岸。駁艇可容數百人,數艘駁艇穿梭往來,船上數千客人很快就登上小島。

這是一個半圓形的小港灣,長長的海灘,沙幼水清,最是適合水上活動。登陸的碼頭外是一個小小的樂園,往內走,就是長長的海灘,灘上擺滿了沙灘椅,灘岸上有一座座小小的沙灘屋,可供一家大小在內休息。

我們找到一處樹陰,將四張沙灘椅擺到陰影中,略事休息,就按捺不住一嘗在哈巴馬海浴的喜悅,走到清可見底的海水中。四月的初春,在我家仍是白雪紛飛的時節,這裏已是春暖花開的季節了。

人們在沙灘上玩,在海水中玩,喧鬧的笑聲歡語,為這寧靜的荒島添上了生氣。

船上的厨師已到了小島,燒烤的香味不時傳來。中午時份,我們到島上的中心地帶,吃了一頓別緻的燒烤。

餐後,躺在沙灘椅上觀看眼前的美景,我們乘坐的郵輪就在眼前的水域中,一群群的海鷗在空中飛翔著,人們將吃剩的食物放在小枱上,立即引起群鷗疾飛而至,爭奪這些剩菜殘羹,構成了另一幅畫面。

下午三點乘駁艇返回郵輪,返房間淋浴更衣,在船上隨意走走,又到了晚餐時間了。

翌日,我們又登陸了Nassau,這是巴哈馬的首都,曾是英國人的殖民地, 也以英國親王Nassau命名。

落了郵船,沿岸而行,遠處一座宏偉而具現代化造型的建築物隔海而立,Phillip興緻勃勃地指著說:「這是著名的Bamahas酒店,很多電影都在這裏拍攝。」

港灣很是熱鬧,在碼頭上同時泊了三艘大郵輪,換言之,單是這一天,就已有近萬個遊客從郵輪來到這裏遊玩。

這時有人招攬環遊Nassau和Paradise Island 市區,全程約兩個半小時,每人三十元美金,算是挺合理的價錢。我們參加了,連同另外的六名遊客,十人同坐一架小巴,開始了遊覽。

司機兼導遊,沿途介紹Sassau的歷史、民生、文化。

我們經過繁榮的市中心,沿途的辦公大樓和酒店,都洋溢著英國喬治王朝時代的建築風格,雖是走馬看花,但仍感受到當年大不列顛帝國的盛世。出得市中心,車子沿著長而彎的海岸線行走,觀望著熱鬧的海灘。然後,沿著蜿蜒的山路上行,這是富人豪宅的所在地,高大典雅的大屋,種滿花草的花園,居高望海,確是富人理想的居停。

峰迴路轉,從另一邊向下而行,那是貧民區,破窗爛瓦,頽墻敗戶,滿目瘡痍,這時才醒覺這裏的貧富懸殊是多麼的厲害!

離開了貧民區,我們到另一角的遊覽區,剛才可望不可即的Bamahas酒店已經在眼前,酒店門外廣闊的停車處,兩旁高聳的瀑布水墻,高高的椰樹在水墻前招搖,那氣派足以懾人。

我們進入酒店大堂,那種高大的樓面,金碧輝煌的燈飾,典雅高貴的陳設,令人有進入皇宮的感覺。從大堂再往內走,長長的落地玻璃走廊,有大門通往外面的花園,面積廣闊的花園,流水亭台,花徑曲折,綠樹縈繞,在這繁華之中另有一番閒雅之趣。導遊說這裏的房租最便宜的每晚四百美金,真不明白,這麼一座數以千間房間的酒店,客從何來?

離開酒店,再到高山頂,參觀一座古老的砲台。這裏也是遊客必到之處,窄狹的小路停滿了車子,沿砲台兩邊,小攤檔林立,全是售賣當地的手工藝品。色彩繽紛的衣飾,造型奇趣的木雕木玩具,富原始民族特色的小擺設到眼都是,遊人都蜂湧而來,各自選擇自己的心頭好以作遊覽的紀念。

我們的最後一站是在Paradise Island 的Atlantis酒店,這裏沒有Bamahas酒店的豪華氣派,但卻充滿了歐陸酒店的穏重高貴,酒店的走廊布滿了世界頂尖名店,大堂的中間有座位寬敞的廳堂,在玻璃天花過瀘而來的陽光下,安坐其間,已是一種享受。

車子經過長橋再次返回Nassau,海邊的建築物外墻和門窗都髹上刺目的粉紅橙黄淺藍,在棕梠樹和椰樹的掩映下,有著強烈的熱帶風情。

這是一座令人難忘的城市,雖然只是來去匆匆地走馬看花,未能欣賞這裏的熱帶音樂,也未能品嘗這裏的特色海產,但也為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Charleston 一日遊

四月十日,早上六點半就在船上的自助餐廳吃了早餐,然後拖著行李下船。師姐說Charleston是歷史名城,不能不遊,所以就爭取時間作一日之遊。

Charleston在南卡羅萊納州的東南部,瀕臨大西洋的西側,是該州的主要港口。美國著名海軍第七艦隊的基地,也是全美第四位的貨櫃碼頭。

這是一座歷史名城,1861年4月12日,美國南北戰爭的第一槍就在這裏打響。它還是南方的文化名城,有二百五十年歷史的碼頭劇院(Dock Street Theatre),這是美洲第一座專門建造作劇院的建築。它又是為期十七天Piccolo斯伯雷托藝術節所在地,歌劇、音樂、舞蹈和戲劇共冶一爐,吸引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前來參加。此外,全城還有許多畫廊,展出本地和各地藝術家的作品。

師姐以前住在距離這裏一個多小時車程的Summerville,經常來這裏,所以非常的熟悉。

落船取車後,我們就前往海邊的南北戰爭紀念公園,在這裏可遙望遠處的小島,那是防禦炮台所在,在水汽濛朧中,只能略見小島的輪廊,這反而更勾起思古之幽情。

沿海有很多望海的建築物,三層的大屋,造型多姿多彩,這是當年富有人家的居所。

沿著海濱行,飽覽座落其間的建築物,體味這充滿了西班牙和墨西哥風情的城市。Phillip指著建築物墻上一排排的小圓洞,告訴我們那是用來避地震的,百多年前,人們就想出這種方法,這是智慧和經驗的積累。

行行重行行,我們來到了碼頭附近,這裏的海濱公園有著名的菠蘿噴泉,菠蘿是城市的標誌,噴泉嘩嘩地響著,四濺的水花,在陽光下閃閃生輝,充滿活力。

我們再沿著內街行,市中心的教堂街和國王街,房屋整齊,有很多的教堂和藝術館,還有很多小表演館,氣氛優雅,我們參觀了著名的Pink House,小教堂,當然還有全美第一座劇院,具有二百五十年歷史的Dock Street Theatre。因為是閒日的早上,劇院靜無一人,門前有演出海報,體現了古老與現代的結合。我們從劇院的側門進入,這是一個花開燦爛的露天花園,想像半場休息時,觀劇的紳士名媛手握雞尾酒杯,彼此寒暄,笑談劇情的熱鬧,真的教人神往。

參觀途中,我們欣賞到富貴人家門外的拴馬柱、落馬石,還有門邊用作刷去泥濘的刷鞋鐵。這些百多年南方城鎮的設施,還真的增加了我們不少的見識。

Phillip說來這裏必須參觀著名的Market,於是驅車前往一遊。

相信這是昔日的街市改建而成的,不太闊的空間,兩旁全是各具特色的小攤檔,Market佔地很長,蔓延三四條街,攤檔數以千計,各種貨品齊備,還真的是開闊了眼界。

隨後我們又參觀了一間百多年歷史的糖果專門店,正在製造的糖果任取任試,店中全是色彩繽紛的糖果,這是小孩的樂園。

午餐後再驅車前往附近的海濱小鎮,沿著美麗的海灣,建造了很多豪華的房屋,面向大海,是渡假聖地。為了預防颶風捲起海浪淹上岸浸屋,這裏的屋子下層多是懸空,用一條條的柱子架著上面的房屋,海浪來襲時,海水從屋下沖過,房屋安然無恙。

我們後來到 Isle of Palm,這是Palm的一個旅遊小鎮,在椰樹掩映下,路的兩旁房舍整齊,海傍的渡假酒店和渡假屋比比皆是,街道上的小商店供應著各種滑浪用具,處處彰顯它是一個水上活動樂園。

站在海旁,廣闊的大海一望無際,層層的海浪不絕湧來,嘩嘩的浪濤聲,聽來心曠神怡。

黄昏時份開始離開Charleston,師姐說要帶我們到她以前在Summerville的住屋看看。一個多小時到達,那是一個幽靜的住宅區,一座座的屋子散布其間,樹影婆娑,是個不錯的居停。我們後來到附近的一間中餐館吃自助餐,這是他們在此居住時經常來的地方,與店中員工稔熟地打招呼,算是故地重遊。

晚餐後驅車返Simpsonville,這是一段在山腰的公路,這時夕陽在山,遠望山下,樹影掩映,雲靄縈繞,天邊一抹鮮紅,真有夕陽如血之概,風景特佳。也真的是「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黄昏」,不一會兒,暮靄四合,四處一片莾莾蒼蒼,遠山近樹,都成了朦朧一團,這夜的䧏臨,使在山中奔馳的我們湧生出一絲的神秘感。

車行三個小時,終於來到燈火輝煌的人間,我們終於在晚上近十點返回Simpsonville 師姐家中。Phillip做了一整天的司機,也該好好地休息一宵了。

5、尾聲

經昨日一整天的遊覧觀光,疲累的我們都醒得很遲,本應在家好好休息,隨便做做洗衣的雜務,但好客的師姐卻道是我們難得來探望,還是要爭取時間多些觀光,於是下午又出發了。

我們先到一個雪糕店吃雪糕,坐在露天的地方享用一大杯香滑的特色雪糕,大有返老還童之概。

吃罷雪榚,驅車前往Simpsonville的市中心,說是市中心,也只是一兩條街道,店鋪分布在兩旁,頗顯熱鬧。最有意思的是參觀了一個古老的居停,屋子保留了古老的生活方式,有汲水的龍頭,擠奶的鐵桶,在外煮食的火爐吊架,這是原居民古老的生活寫照,對現代人而言,是一個有意義的歷史課。

明天就要返明州了,這臨別的一晚,賓主依依不捨,圍坐在Family Room 閒話家常,直至深夜時分還不想就寢。

翌日早上,Phillip為我們準備了一頓豐富的早餐。

我們的飛機是下午二時,早上十時就出發,途中,大雨滂沱,行車略慢,兩個小時的車程變成了兩個半小時。

到了候機室,雷雨交加,機場的雷達也因此而關閉了,飛機延誤了足足一個半小時。

返家後,妻電郵師姐報平安,她回郵說,他們返家時,雨勢更大,途中又遇交通意外,所以返家的時間也長了很多。

這是一次愉快的旅程,不但有多姿多彩的旅程,更領略到友情的厚重。唯望彼此珍重,將來有機會能再相聚。

17、為《紅樓夢》十二金釵作畫

我從中學時期開始讀《紅樓夢》,每年都會重讀一次,一讀就是數十年,小說中的人物,大部分都熟悉,也有自己的一點看法,但寫《紅樓夢》的閱讀心得,除了因出版的需要而寫了一篇分析第三回《托內兄如海薦西賓 ,接外孫賈母惜孤女》的文字,收集在一九九二年拙著《中國文學精讀》第三冊中,此外並無對《紅樓夢》寫過其他的分析。倒是昆岡學兄寫了一系列的《紅學》(輯於《楊昆岡自選集》,香港中華書局2008年出版),見地獨特,拜讀之後,突興奇想,寫《紅樓》的文字太費心費力,何不將我臆想的紅樓十二金釵以畫表達,也可以表達自己對這部小說幾個女主人翁的一些看法。這已是三年前的事了。

主意既定,就開始作籌備工作,感謝互聯網的方便,我在網上搜查了大量中港台的美女,看到與自己心目中的紅樓金釵氣質樣貎相近的就將之當作創作的人物原型,這樣一搜索,就足足花了接近一年的時間。

平日,我作的畫多是花鳥和山水,人物畫只是間中畫畫,也多集中在寫意方面 。如今要作一組古代仕女畫,還得作一番準備。

首先,重拾炭筆,畫早已丟下的素描,著重在人體寫生。這是中國畫所欠缺的。要知道,不作人體寫生,就不能清楚地了解人體結構,更無從知道人在運動和呼吸時身體肌肉的變動。當然,肖像畫也必須多作練習的。

素描之後,再嘗試在宣紙上以毛筆作畫,用不同的墨色使人物更具立體感。

待預備工作做完了,開始為十二金釵寫像,這才發覺,之前選的人物原型,當她們披上古裝,換上古代髮飾後,氣質全變了,已不再是我想像中的紅樓人物的形像了。於是,所有的人物,都必須一改再改,甚至正式入畫後,還是不能滿意,有的人物先後畫了十多次,改了十多次才勉強有自己心目中的形像。

確定了人物形像後,就開始為人物的出場選擇場合,黛玉葬花、寶釵撲蝶、湘雲眠芍,這些都能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徵,因此,就按照她們的場合而配上不同的背景以烘托畫的氣氛。

待到正式作畫時,又要作一番的選擇。一般而言,歷來的紅樓夢畫,大多用工筆畫,這很能配合古代仕女的氣韻,但則較顯呆板,如用寫意,表情生動,卻又略顯粗疏,較難融入古典氣韻。我想用折衷的方法,半工寫,但用生宣,人物以工筆為主,兼用寫意的筆法,至於背景,則採用寫意筆法,希望有些新意。至於畫的尺寸,則定於18X23英吋,可裱成22X28吋的鏡面,掛在客廳頗為合適。

初畫時,人物保留了素描的特色,著重人物肖像的臉部陰影,也注重身體的肌膚結構,結果出來後,雖然富立體感,但卻又少了一點古典的韻味,這是現代人物,不像心目中一直保留的古代美女的形像。於是,第一批十二幅畫只得作廢,重新來過。

我嘗試著在人物的臉部和手部,在著色時只用平塗,略在反光處留下空白,這樣一來,就具有了古代仕女的氣韻。至於身體,則將身材凹凸處的陰影改為簡單的線條略顯其身材的特徵。此外,人物的手指,我也不像一般畫古代仕女的畫法,故意將手指畫得長長細細的以表其柔美之態,我還是照現代人物的手指比例來寫,以表其真實感。

在作畫時,又遇上了一個棘手的難題,那就是為了表現人物膚質的柔潤,衣服的柔軟,在作畫時就採用淡墨,淡墨一接觸宣紙就化,所以在濕度、速度上都要作很好的控制,這是很高的要求,有時就因為一條鼻線,一條輪廓線的不順暢,在略停頓時就在線條上留下了化散的淡墨點,全幅畫稿就此作廢。

人物畫成,就得考慮景物的配搭,我平時的畫作多是山水和花卉,這對畫人物畫的背景較有利。配景,基本上還是採用小寫意的筆意。在人物的配景和花卉,除了參考紅樓中人物出場的描寫外,也加上了我個人對人物的性格理解。例如,黛玉葬花一畫,小說中黛玉葬的是繽紛零落的桃花,但為了突出人物性格的高潔孤傲,我將桃花改為梅花,並加上了數株竹子,除表示主人公的清高之外,也切合了黛玉居於瀟湘館的描寫。每一個人物在配景時,都小心地作了一番設計,這在下文介紹各幅畫的時候將再詳述。

當然,配景這個過程,還是遇到很多問題,畫出來的效果和自己臆想還是有一定的距離,所以,畫就得廢掉重新再畫一次、兩次、三次,甚至是五六次才達到自己設想的效果。例如元春省親一畫,我安排了帳帷以表示在華厦之中,紅燈籠以示喜慶,香爐以示接詔的隆重。人物畫好後,開始安排景物,第一次以大寫意的筆法,把香爐畫得像寺廟門外的大香爐,這顯得突兀,與畫面不調和,於是整幅畫就廢掉了。第二次再畫時,將一個小香爐畫在小几案上,這麼一來就較精緻了,可惜小几案放在人物的大後方,這使畫面顯得支離破碎,我就在旁邊再補了一盆魏紫牡丹,填補了畫面的空隙,魏紫是牡丹之后,切合元春的身份,但還是不合畫面的氣氛,辛辛苦苦畫的第二幅畫又作廢了。第三次畫時,將畫面的背景作了適當的安排,小几移到元春的左腰旁,這樣就較融和,但在右上角的紅燈籠又出了問題,我畫的燈籠是長圓形的紙燈籠,這不合富貴人家的身份,於是又作了第四次的重畫,這才算是符合自己的心意。

這種畫好了人物,卻因背景的不理想而廢棄的畫比比皆是,初略一算,被廢棄的畫就有三十多張,對著一大叠廢畫,要裁掉可還真的有點兒不捨,因為每幅畫都曾傾盡自己的心血,起碼花了數個小時的創作!妻則笑說我浪費了大量購買不易的上等宣紙,「敗家」之至。

幾經改動,終於將十二幅人物畫完成,這十二個人物,都有了我對她們的一些看法,也通過她們的形象抒發我對《紅樓夢》讀後的一點認識,用人物的造型發表自己的讀書心得,這可是一種㟻新的嘗試。

十二金釵有它的排名,這對熟讀《紅樓夢》的讀者來說,可以如數家珍地將之數出,但對普通讀者來說,則較難以記得牢,我則不理排名,將之分成三藪,方便普通讀者的記憶。

第一藪是金玉四美:林黛玉、薛寶釵、史湘雲、妙玉。薛寶釵有金鎖,史湘雲有金麒麟,林黛玉和妙玉的名字都有玉,而且,她們與賈寶玉都有一段情分。

第二藪是賈家三媳:李紈、王熙鳯和秦可卿。

第三藪是賈家的女兒女孫:元春、迎春、探春、惜春(紅學家將之解讀為「原應歎惜」,視之為作者對賈家盛極而衰的暗寓。)和王熙鳯的女兒巧姐。

林黛玉是大家都熟的人物,多愁善感,美貎聰敏,體弱多病,口舌尖刻而又愛使小性,她與寶玉都有共通點,就是對封建制度的反叛,不求經世之道,而求性情之解放,所以就成了意氣相投的戀人。但是,我認為他們的相戀應是在精神上的,老實說,現實生活中面對這麼的一位敏感而又愛使小性的美女,大部分的男人都未必吃得消。

最能代表黛玉性格的,我認為應是小說中描寫她葬花的一節,花開花謝原是自然規律,多愁善感的她,卻因花謝而興起青春的難以持久,吟誦著:「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的浩歎,其多愁善感的特性表露無遺。

我畫黛玉就是選取了葬花這個情節,畫中的黛玉肩負花鋤,在花下徘徊,雙目現出憂傷,身旁的花籃盛滿落英。小說中寫的是桃花,但我覺得桃花艷而輕薄,與她孤傲的性格不合,所以改為梅花以示清高,再添上一蕞竹子,既是清高的烘托,復切合她的居停「瀟湘館」。

與黛玉併稱的當然是薛寶釵,曹雪芹經常將二人併提,二人合成一首判詞,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楊妃戲彩蝶,埋香塚飛燕泣殘紅」,同一回目中,寫了薛寶釵和林黛玉二個最經典的場面,「飛燕泣殘紅」就是我上文介紹的黛玉葬花,「楊妃戲彩蝶」則是我特別傾情的寶釵撲蝶。

薛寶釵予人的印象是美貎聰明,才識超卓,待人接物皆為人稱道。她有識見而熱衷經世之學,是封建制的忠實支持者,因此被很多人所非議。我對薛寶釵的評價與世人有些不同,其實,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身居深閨的富家小姐,所受的教育、所受的教訓、所受的家庭熏陶,在她的價值觀中,經世致仕就是正經之道,這有什麼可責備的?薛寶釵的對上恭敬,對下寬厚,我認為這就是她的性格的優點。當然,對於一位美麗而又精明的美女,在很多男人的眼中,並不是良配。

長期受封建禮教的教導,薛寶釵規行矩步,但並不因此就喪失了少女的天真,我最喜歡小說中寶釵戲蝶的描寫,這確能顯現她不失少女天真的一面。我的畫就是取這一情節,她躡步彎腰,舉起紈扇撲蝶。在她的前面是一畦黄花菜地,左前方則是一叢盛開的牡丹花,花上停留著蝴蝶,她撲蝶的對象就是這隻蝴蝶。

我不忍在畫中題上她的判詞,反而引用了宋代楊萬里的一首詩:「兒童急走追黄蝶,飛入菜花無㝷處」以顯其天真之態。畫中前方的黄花菜應合詩意,而牡丹則寓她的落落大方,具有富貴之相。

在紅樓十二金釵中,我最愛的角色就是史湘雲。她出身公侯之家,但父母雙亡,分別寄養在兩位叔叔家中,不能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還得做些女紅賺點生活費。不幸的命運並沒有使她自怨自艾,她還是樂觀地面對生活。

她美麗聰明,才思敏捷,但又不自矜,對人和善,性格開朗,大大咧咧,從不計較。小說中描寫她醉眠於芍藥花叢的一節最引人入勝。我以此為主題,畫她醉卧花叢中,右手枕頭,左手懸空,臉上一派平和。不忍想像這可愛的女孩會遇上不幸的命運,我題畫的文字選取她從醉夢中被叫醒時的一段夢話:「酒香而泉洌,玉碗盛來琥珀光,直飲到梅梢月上,醉扶歸,卻為宜會親友。」憨態可愛,正好顯出她的性格。

十二釵中,妙玉的身份最為神秘。她本與賈府並無關係,卻能在十二釵中列為第五位。她是帶髮修行的少女居士,被請到大觀園中的櫳翠庵居住,因此而進入了讀者的視線。

妙玉品性高傲,除了寶玉之外,其餘諸人都未必放在她的眼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應是妙玉在接待劉佬佬,煮了一杯茶給她喝,事後竟將劉佬佬用過的一個成窑杯嫌髒而抛棄,可見她的愛潔成性。她對寶玉懷有一絲莫名的愛戀,將自己用的綠玉斗給寶玉飲用。

她才情不凡,琴棋詩畫都精。

我以妙玉奉茶為題作畫,妙玉雙手奉茶,低首奉獻,配景是梨花,以梨花寓其高潔,但又輕微,這正是她的命運。我以她的判詞作為題畫詩:「欲潔何曾潔,雲空未必空;可憐金玉質,終䧟淖泥中。」

李紈是賈府的大少奶奶,她的丈夫賈珠是寶玉的哥哥,結婚不久就逝世,留下了遺腹子。李紈年輕守寡,潛心課子。她是典型的封建貞女,讀的是《女四書》,《列女傳》,《賢媛集》,過著心如槁木的寡居生活。她有治才,主持詩社,評詩有見地,是眾人口中的大好人。

賈府敗落,她的兒子賈蘭卻高中武舉,她也母憑子貴而受封皓命夫人,可惜她不能幫賈府受難諸人,眼看巧姐被賣入風塵而不施援。不久賈蘭死,她又再次過著生不如死的生活。有人對此而詬病她,認為她雖修內德,卻不修外功,結果報應在兒子身上。

我的畫以「李紈養性」為題,李紈坐在石上,右手執書,左手貼膝,一派悠然自得。斜伸而出的梅花,顯出她的高潔。題詞引用了判詞:「如冰似水空相妒,枉與他人作笑談」。

我認為整部小說,人物描寫得最成功的是王熙鳯,她美艷聰明,善於觀言察色,手段靈活,富治才,將賈府治理得條條有紊。但又有很多的缺點,如戀棧權位,好貨貪利,有時也會心狠手辣。結果在賈家敗亡後,她也落得英年早逝。

我的畫題是「熙鳯理家」,這是她人生中最風光的一段。畫中的她臉露自信的笑容,左手托腮,右手叉腰,洋洋自得地在園中散步。畫中的牡丹花顯示她的高貴身份,身後的亭子、曲欄,還有遠樹小屋,顯出大觀園佔地的寬廣。

題畫詩引用第五回《紅樓夢曲·聰明累》:「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這是對她的悲憐,也是對世人的一種警惕。

秦可卿是賈府的孫媳,在寶玉神遊太虛境時,警幻仙子說可卿是她的妹妹,也即是天上仙女下凡了。她與王熙鳯的感情最厚,是賈母最寵愛的孫媳。

秦可卿應是十二釵中最美的一位,她閨名兼美,說她兼有黛玉和寶釵二人的美貎,寶玉在夢遺時的夢中情人就是她。

她是謎一樣的人物,下人說賈府「扒灰的扒灰,養小叔子的養小叔子」,既說指的就是她。她的死也充滿了神秘的色彩。

秦可卿諧音「情可輕」,情既可以輕,那麼,生命也就沒有意義了。

畫題為「可卿鑄情」,秦可卿側坐在錦凳上,右手附胸,左手貼在膝上,懶閒而舒坦,雙眼回望,巧笑兮兮,正是回眸一笑百媚生。

圓柱頂垂著布幔,柱側有矮欄,顯出居所的寬大,從窗外伸入的一叢桃花,寓艷麗嬌媚而輕薄。

題畫詩是她的判詞:「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

元春是賈府大小姐,進宮受寵封妃,更受恩省親。元春省親是《紅樓夢》中最為熱鬧的一幕,也因此有大觀園的落成,大觀園從此成了賈府年輕一輩主要的活動場所。

小說中對元春的描寫並不多,但她在十二釵中竟排名第三,僅在林黛玉和薛寶釵之後,可見其地位之重要,可以說,她是賈府盛衰的關鍵。

元春入宮封妃,可見其地位的尊貴,但好景不長,她的死也帶來了賈府的衰亡,這正是世事多變。

我的畫以「元春省親」為題,元春奉著封誥,顯示聖恩之隆,身旁矮几上的香爐,表示焚香接詔的誠心,背景的帷幕和大紅燈籠,表示喜氣洋洋。

題詩直接用判詞:「三春爭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夢歸」,寫其境遇雖佳,卻也難免悲劇告終。

迎春排行第二,原應是嬌貴的二小姐,但她不是正室所出,加上性格懦弱,所以眾人中最不起眼,也最不受敬重,甚至下人丫環都不把她放在眼裏,暗地裏叫她為二木頭。

在黛玉的眼中,她「肌膚微豐,身材合中,腮凝新茘,鼻膩鵝脂,温柔沉默 觀之可親」,也是美人胚子。可是因為她的善良無爭,不敢為自己的命運抗爭,在嫁與號稱中山狼的孫紹祖後,受凌虐致死,可說是個悲劇人物。

我同情她的遭遇 悲憐她的懦弱,但卻從小說中簪花的描寫,發現作者對她的一點同情。小說寫她坐在花叢簪花自樂,一派平和恬靜。是的,對這麼一個不幸者,送上默默的同情,也算是對弱者的一種祝福。

我的畫就以「迎春簪花」為題,她安坐花叢,右手執牙簪,左手拈花,安閒地享受這難得的片刻平靜。小說中寫她簪的是茉莉花,茉莉花白色而朶小,入畫不顯眼,我改用紅色的玉蘭花入畫。旁邊的芙蓉花嬌媚多姿,伴著她渡過這美好的時光。

不忍以她的判詞題畫,我引用了劉敞《詠迎春花》句:「黄花翠蔓無人顧,浪得迎春世上名」,寫她的落寞。

三小姐探春也是庶出,但才幹出眾,個性堅韌,精幹練達,與迎春截然不同。她在代熙鳯理家時,切中時弊,適當地做了一些改革,把家管理得井井有條。可惜後來遠嫁異域,不得返家。

她是詩社的發起人,與李紈、薛寶釵組成鐵三角組合,被下人稱為「鎮山太歲」。

畫題「探春㝷句」,表現她潛心詩句的情節。畫中的她手執素絹,在園中徜徉思索,臉上充滿自信。背景的芭蕉,有「雨打芭蕉」的詩意,竹叢寓其氣節高尚。

題詩採用判詞:「才自精明志自高,生於末世運偏消」,是她的才能與命運的預告。

惜春年紀最小,她是唯一一位從寧國府來的小姐。她個性漠然孤僻,有畫才,大觀園落成,被委為大觀園作畫的重任。

小說中描寫她狠心逐走丫環入畫,撇清與寧國府的關係以顯她的冷漠無情,從看到上面三個姐姐的不幸遭遇(元春驟逝,迎春被虐致死,探春遠嫁異域)而悟道出家。

畫題「惜春作畫」,她執筆凝思,正進入創作之中。身旁的畫桌上文房整齊,畫左角的凌霄花盛開,顯其青春艷麗卻又不入賞家之目,這是出家的隠喻。

題畫詩用判詞:「勘破三春景不長,緇衣頓改昔年裝」寫她出家的因由。

巧姐是熙鳯之女,賈府女子中輩份最低的一人。她本是金枝玉葉,集寵愛於一身,可惜在賈府敗亡後,被拐賣入風塵,後得劉佬佬救助脫險,安住農家,過著紡紗織布的農婦生活。歷來為她作畫的,多以紡紗為題,我則略嫌紡紗困居陋屋,與十二釵身份略有不合,所以改以浣紗入題,寫其手挽盛紗籃筐,在河邊浣紗回歸。

題畫詩選用她的判詞:「偶因濟劉氏,巧姐遇恩人。」

十二釵畫完成後,心中不覺有點輕鬆之感,卻又有點兒失落感,這是我在創作後每每出現的一種心理反應。

無論年輕時進行一系列的音樂創作,小說創作,至如今的畫作,我都會擬定一個個的創作專題,集中精力在一段特定時間中完成它,然後又再醖釀另一個專題。這種做法,就如在平靜的湖面上投下一顆石子,掀起一陣子的漣漪,為自己平淡的生活添了一點樂趣。

5、在那桃李芳菲的日子

今天是明明的大生日,也是我們邂逅的五十年。

五十年來,由相識、相知、相戀到結褵,風風雨雨地一路走來,如今已是垂垂老矣,但昔日那段風華正茂的芳菲歲月,仍是那般的鮮活。

我們初識於中文系的迎新晚會。我是一年級新生,她二年級,是晚會的主持。她那談笑自若,語出機杼,落落大方的形像,為我們這些新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家一想,咦,沙潔明,這名字怎麼很有印象呢!再往深處一想,啊,記起了,她是學界朗誦名人!

我們的學生時代,香港的「校際音樂朗誦節」是一年一度的盛事。香港的各大報章,在近兩星期的比賽期間,都開闢了整整兩三頁的專題報告。我們一般玩音樂的,對朗誦方面注意比較少。之所以引起注意,是當年我在影聯樂隊時,遇到了也是中學生的幾位合唱團的同學,其中鮑起靜和于小華算是認識(二人後來都進入鳳凰電影公司,于小華的藝名叫攸華,鮑起靜在我離港前仍參演無線的劇集)。當年,于小華是朗誦名人,參加了幾項比賽,其中女子戲劇獨朗被稱為朗誦的最高榮譽比賽,我因為有認識的人參加,也就對此有所留意,報章中有篇賽前形勢分析,于小華和沙潔明被稱為奪冠熱門人選,當時我每天讀的報章,有個專欄作家叫沙明,她的名字與之只多了一個字,所以這個名字就駐在我的記憶深處,如今竟是同系同學,也真的是緣份了。

由於不同級,大家並不熟,直至系際辯論比賽時,才有相處的機會。那時,系會積極備戰,在系中舉行一次辯論預賽,同學各自組隊參加,由參賽各隊中成績最高的四位同學組成代表隊參賽。她以遠超同儕的成績任主辯,我也有幸成為代表隊成員,任助辯,專責找出對手主辯副辯發言的漏洞,以供主辯在總結陳辭中逐一駁評,也因此,我們從備戰至出戰,都要緊密合作,於是,順理成章就熟悉了彼此。

我們的辯論隊所向披靡,戰勝了文理商三大學院的所有強敵,理所當然地嬴取了冠軍。她雄辯滔滔,反應機敏,邏輯縝密,思路清晰,口齒伶俐,抑揚頓挫的語調,大有演講家之風,折服了評判,也使所有的聽眾深為傾服。

為期半個月的辯論比賽,我們除了討論每一場的比賽策略外, 還談論了彼此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越談越投契,漸漸地也就越來越熟絡了。後來,我從她的口中獲知,原來她主演了《如姬》,這是一齣四幕的大型話劇,以《史記‧信陵君救趙》中如姬盜虎符的故事情節改編而成。記得當年在香港大會堂音樂廳公演,是話劇界的一大盛事。想不到她是該劇的主角!

為什麼我對此劇有如此深的印象呢?說起來還有一段因緣。當此劇排練時,曾有友人代邀我為該劇配些音樂,當時我正忙於為蕭聲編寫一輯民歌聯唱的四部合唱和民族管弦樂伴奏譜,抽不出時間,後來就轉介友人施盤藏幫忙。那時如果接受邀請,說不定提早四年就認識她了,當年錯過了,四年後卻相識了,可見我們的緣份還是不淺的。

那時,她經常在晚上要到北角參加排演和開會,我住在北角,所以就順理成章地約在放學後一齊坐車到紅磡,再搭渡海小輪往北角。長約一小時的路程,在喁喁而談下,很快就到達了。她趕着時間,很多時候連晚飯都不吃。我知道後,就陪着她在附近的餐廳匆匆吃了晚飯才去排練。

就這樣,我們由相識相知到相戀了。

由於各自參加不同的學生團體,活動的範圍不同,所以在課餘的拍拖機會並不多,幸好在學校雖然不是同級,但有些選修課還是一起,所以課餘時一大班同學在中文系辦事處或是學校的餐廳聚在一起天南地北閒聊時,我們很自然地坐在一起;中午到餐廳吃飯,下午在canteen喝茶吃冰,我們自然而然地走在一起。漸漸地,同學們從我們的親蜜舉止中,知道我們正在拍拖,就這樣,無論什麼活動,他們都會為我們製造機會。

同學們認為我們是很「登對」的一對,但在各自的團體中,對我們的拍拖,雖沒有持反對意見,但也沒有得到祝福。她是所屬團體的五位常委之一,是重點培養的領袖,而我在本團體中也算是比較出色的成員,兩個不同團體的小頭頭相戀,對某些人來說,似乎並不妥當。

當時,有人問她,在自己的團體中不乏優秀的異性,怎麼都看不上眼,反而喜歡一位外邊的男生?而我那一邊,也不乏對我有好感的女孩,所以也奇怪為什麼會和她產生感情?

雖然相戀得不到支持,但感情就是這樣的奇妙,我們還是走在一起。當然,我們也知道別人的顧忌,所以從不過問彼此在外的活動。她是學界的寵兒,在千人大會中做主持、演講,在公開演出中擔綱司儀,在話劇中任主角,這些場合,我盡量不出現,印象中,只觀看過她主演的一齣話劇《荷珠配》,其餘的,也只能從我們那邊參加活動的同伴口中傳入我的耳中。同樣地,我指揮樂隊的演出,在公開場合的獨奏,她也極少觀看,印象中,她只在「香港專上同學聯會」(學聯)第一屆「中國周」的開幕音樂會中欣賞到我的獨奏,另外還觀看了一場我指揮樂隊演奏的音樂會而已。

畢業後,她任中學教員,憑着出色的組織能力和工作魄力,很快地由教員晉升主任、副校長、再任七間中學的總行政主任。事業上的成就,當然要付出格外的努力,日間忙着工作,晚間又要參加各種活動。至於我,這時也剛開始籌建「海暉文化學社」,培養中國樂器的演奏員,組建民族管弦樂隊,除了編曲,指揮樂隊排練和演出外,夜間還會為報章雜誌寫些文章,學人們的說法,那是「得閒死唔得閒病」的忙得完全顧不上拍拖了。

我們見面的時間少之又少,有時只得約在她排練和開會後從北角返家時匆匆見上一面。她住土瓜灣,那時還沒有海底隧道,更遑論地鐵,從北角返土瓜灣,唯一的交通就是在北角碼頭坐前往九龍城碼頭的渡海小輪。我的活動多在紅磡,深夜活動結束後就匆忙搭6C巴士到九龍城碼頭,每當小輪靠岸,就眼巴巴地望着出口,直到最後的一位乘客離開,她卻仍是芳踪杳杳,心中總是惆悵莫名,又再眼巴巴地盼望着下一班渡輪的到來,當望見她匆匆從碼頭出口迎面而來時,那份喜悅真的難以形容。這時才領會到「未見君子,憂心惙惙,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說。」這真的是當時心情的寫照。我們或在碼頭的海邊徜徉,或坐在海邊的長椅上閒談,這也只是短短的十多分鐘,當尾班船將開出時,我得匆匆趕入碼頭,乘搭這最後的一班渡輪到北角。我的同伴常常笑着說:欽公和其他的女孩在一起的時間比和阿沙的時間還要多。是的,我和惠洸一起通宵達旦搞音樂創作,和芬姐晚間「出雙入對」開會返家,這都遠超我們拍拖的時間。我們很多時就只靠夜間睡前的一通電話互訴衷情,但感情卻仍是那麼的深。雖未致於「金風玉露一相逢,更勝人間無數」的罕少,但每周要抽一次時間相會,卻也是要左度右算的。

有時在最思念的時候,也會反問自己,別人拍拖可以全心投入,我們卻把大部分的時間放在團體的工作中,所為何事?當然,答案還是很明確的,我們自認肩負引導一批青年走上健康成長的正道,這種神聖的使命感,使我們樂於自我犧牲,也因為有着共同的理想,使得我們更緊密地走在一起。

經歷了七年的拍拖,我們終於組織了自己的小家庭。另一種生活形式並沒有減少我們在外的活動,仍是活躍在舞台上。一九七七年,她參加了香港話劇團職業化的首次公演,幾經考慮後,放棄了當職業話劇演員的機會。當年同場演出的羅冠蘭迄今仍是演藝界的名人,這也可作為繽紛和平淡的兩種生活境界吧。

這一年,香港中樂團也進行職業化,我也放棄了成為職業樂師的機會,只簽約了特別合約樂師。我們兩人都放棄成為自己喜愛的藝術生活的職業,漸漸淡出所熟悉的舞台。一年後,以嵐出世,我們的生活起了很大的改變,她完全絕跡舞台,過着半退隠的生活。後來大病了一場,就更完全與她昔日的生活圈子斷絕。英雄不言當年勇,在兒子的眼中,完全看不到媽媽睥睨天下的英姿了。

移居北美後,我們真的完全脫離過去的圈子,過着寧靜而平淡的生活,享受完全不一樣的一種人生。去年,偶與昔日友人重聚,友人說真的佩服我們可以完全擺脫昔日的風光,過着「與世隔絕」的日子。友人問道:「看見昔日一齊搞活動的同伴,現在在政界中名成利就,有些什麼的想法?」我慶幸自己的急流勇退。「質性自然,非矯厲所得;饑凍雖切,違已交病。我們的個性真的不合這種現實,眼見貪腐荒淫的現實,絕不可以掩着良心同流合污,不同流合污,就不見容於俗世,正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我倆都沒有政治野心,只因個人的才能而具備威望,也因此被選為培養對象,但當理想破滅,面對不平的現實而不能合污後,唯一的選擇就是離開。如今避居一隅,讀讀書,聽聽歌,閒時繪畫寫字,興之所至,寫寫文章,生活雖是清貧,但精神卻是富有的。所以,我們並不後悔自己的選擇。

閒來無事,想起妻的生日將至,這是古稀之壽,當作一番表示,窮措大買不起禮物,就花些心思,為妻作了一組畫,既記念我們那段芳霏繽紛的歲月,也作為她生日的賀禮。

 

四幕話劇《如姬》上世紀七十年代在香港大會堂音樂廳公演,是當年話劇界一大盛事。妻任主角,當年正唸中四,此畫以中學畢業照為創作原型。

中學畢業照,是如姬創作原型。

 

任話劇《荷珠配》主角時唸大二。此畫是根據當年的劇照而作。

話劇《荷珠配》劇照。

 

「獨領風騒」,寫辯論時風姿,此畫以同時期生活照為創作原型。

生活照。

中學畢業照,畫題「逸興上青霄」節自李白詩「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句,以示自少懷有青雲志。

「素志揚清芬」,畢業後任教職,由教員晉升主任、副校長、七所中學總行政主任,可謂清芬高揚。此畫根據畢業照而作。

畢業照。

 

4、小孫若珵

小孫若珵已兩歲四個月大了。雖遠隔千里,但每周都有四五次的FaceTime,我們還是一直見證了他的成長。從只躺在地上滾來滾去,到側着身抬起一條腿,到在地上爬來爬去,到蹣跚地走着走着,到得心應手地手舞足蹈地奔跑。從𠲖𠲖啞啞,到牙牙學語,到侃侃而談。這每日的變化,都成為我們津津樂道的話題。

最近,為了吸引他在午飯後刷牙,以嵐每於午飯後陪他看一陣子的卡通或兒歌節目,觀看期間替他刷牙。午飯後刷牙看卡通節目是他的最愛,不過他不像一般的小朋友,有電視看就萬事大吉。他的小腦袋中有很多的主意,打開電視機,他就一直叫着「不要看這個,不要看這個⋯⋯」要他Daddy「the other  one , the other  one ….」不停地選擇着節目。有一次,他說要看青蛙的卡通,選了好久,選到了,他高興地說:「Daddy 終於找到了!」我們很是驚訝,因為「終於」二字,代表了他的思維已不單只直接,而是進入了較為複雜的推斷階段了。兩歲多一點的小孩,就有了這種推斷能力,這還真教我們吃了一驚。

有一天,餐後的電視節目選了幾首兒歌,他跟着唱,跟着跳,正是興致正濃,全然不能停止。以嵐說看了這一首就要去午睡了,完後,他仍要求再來一首,以嵐不答理,他走到電視機前,以嵐警告他「don’t touch TV. 」他還是按了電視機,以嵐說:「today no TV !」他連忙分辯:「no touch !」看見父親不為所動,於是他上了沙發,邊哭着邊說:「刷牙就看TV!」我們看着好笑,對呀,你說今天不能看電視,但晚上要刷牙,刷牙看電視可是你們定的規則,那晚上刷牙就可以看電視了。為了看電視,他還懂得力爭權益,為自己的利益抗爭呢!

他喜歡看兒歌卡通,一邊跟着唱,一邊跳着舞。有一次晚飯後,他選中了《Head, Shoulders, Knees and Toes》,這可能是他第一次看吧,新奇地跟着學唱,跟着跳舞,跟着歌詞接觸自己身體的各個部分。他對這新學的歌興趣極濃,播完一次,就叫着「還要」,就這麼一次一次地觀看,一次一次地唱着跳着,反反復復二十多分鐘,還是樂此不疲。媽媽對他說:「寶貝,這是最後一次,看完了這一次就要睡覺了。」為了再一次觀看,他爽快地回答:「好。」這一次之後,他仍想再來,於是拿起了旁邊的牙刷放到口中,邊刷着牙邊說道:「珵珵刷牙看TV!」Sherry對他說:「你答應了看最後一次就要睡覺,不能說話不算數。」他還想分辯,Sherry說:「媽媽陪你到房間讀書講故事。」他想了一下,大有不看電視還可以聽媽媽講故事,倒也不錯,於是「好」的一聲回應,就牽着媽媽的手到自己的房間,坐在小沙發上與媽媽讀書聽故事了。

今年五月,家中的牡丹盛開,嫲嫲帶着寶貝到前園看牡丹,花苞上有大螞蟻忙着幫花苞剝開苞皮,嫲嫲把鏡頭貼近螞蟻,這是若珵第一次看到螞蟻。此後,每次都要嫲嫲帶他看大螞蟻,但牡丹花已全然開放,找不到在花苞上的大螞蟻了,嫲嫲就在地上、Drive Way四處找,後來外面實在太熱了,嫲嫲怕蚊子,就要爺爺帶着寶貝找,隣居可能覺得好奇怪,這兩個老人怎麼彎着腰,把iPad 拿着往地上靠,是㝷寶?或是做運動?若珵知道螞蟻要在地上找,一次,晚飯後,爸媽都在厨房清理,他則蹲在地上,把小腦袋彎到地上,很用心地注視着地上。媽媽發現了,問道:「寶貝,你在地上做什麼?」他答道:「看螞蟻。」「家中地上怎會有螞蟻呢?」Sherry奇怪地說,以嵐走出來看看,他立即用小手從地上一抓,往嘴上塞。對爸爸說:「吃螞蟻。」Sherry拿了布巾出來,往地上找。螞蟻當然找不到。兩個大人,都上了一個兩歲多一點的小孩的當!

雖然懂得的詞𢑥有限,但也不礙他的口齒伶俐。那天吃完晚飯,他到自己的房間玩,墊子上鋪滿了小車、積木、Lego 和玩具菜蔬,玩了一會兒,媽媽叫他收拾地上的玩具,母子倆一人拿着一個袋子。媽媽說一人一件地把地上的玩具放入袋子中。他不大願意,一邊喝着水,一邊東拾拾,西拾拾,就是不肯把玩具放進袋子。媽媽說:「你的玩具要自己收拾。」他信口而答:「不是珵珵玩具,是媽媽玩具。」「是媽媽的玩具,那你不要玩啦。」「玩!」呵呵,看他應對自如,牙尖嘴利,雄辯滔滔,大有嫲嫲昔日雄風。

以嵐寄來一則短片,小孫圍着圓餐桌跑,小狗Bear以為是在和牠捉迷藏,也在桌底跑,小孫一邊跑,一邊自問自答地說:「珵珵做什麼?」「珵珵走圈圈。」跑了幾圈,小狗看見不是在追牠,也就在桌下站着不動了。小孫看到小狗不動了,立即喊道:「Bear, come, this way !」小狗無奈地又跟着應酬式地懶散走了幾步,不幹了,索性停住,在餐桌底坐下。小孫跑了兩圈,看到小狗仍不動,無奈地說:「OK」。算了,他自己玩,跑向客廳,邊跑邊說:「這裏有蝴蝶!這裏有蜜蜂!」言下之意,這裏有這麼多好玩的東西,小狗你不跟着來,是你的損失。你看,他的想象力多豐富。

珵珵走圈圈

他的想象力一直是令我們驚異的。在他自己的房間裏,床前的空地上架起了火車路軌,上下兩層交叠,旁邊是山丘。他在山丘和平地之間,用積木砌起高矮不等的房屋,分布不一,互為呼應,好一幅指點江山的巧思!當然,用Lego砌出長頸鹿、卡車、剷泥車和堆土車,很是形似,這是耐心、巧手、妙思的結合。

喜美食是每一個小孩的天性。若珵見到美食,喜孜孜的,吃得歡天喜地。媽媽買了著名的芝士撻(外型極似香港的蛋撻),他對着芝士撻,笑得眼睛都成了一條絲,指着芝士撻問媽媽:「珵珵吃什麼?」「 Tart,這是甜點。」他咬了一幾口,又問道:「裏面是什麼?」「是cheese ,好吃嗎?」「唔唔」他眉開眼笑地以笑聲代替回答。他邊回答邊大口大口地吃,把鼻子都沾滿了芝士,鼻子有點痒,便對媽媽說:「蚊子咬了鼻子。」Sherry覺得在家中怎會有蚊子呢,便懷疑地問:「有嗎?」他見媽媽好像不信,小眼轉了幾下,說:「一點點。」腦子還轉得頗快,應對如流。

吃着吃着,他指着前面的芝士撻說:「媽媽吃這個。」「媽媽在拍video,等一下才吃。」他指着芝士撻,堅持說:「現在!」直到媽媽也吃才罷。他並不像有些小朋友,好吃的東西要霸佔着自己吃,而是要媽媽也分享。這種分柑同味的心態,不單是對爸爸媽媽,就算是在FaceTime對着在熒屏的我們,當他吃到好東西時,也一定拿着遞到熒屏前說:「嫲嫲吃!」「爺爺吃!」由小觀大,這種胸襟很難得。

珵珵吃芝士撻

若珵學講話較遲,兩歲才開始學話,但進步神速,四個月的時間,就有很強的叙事能力。有一天,他跟父親到附近的playground玩,見到小朋友的汽球飛走了,嚇得哭了起來。父親帶他回家,哄他說回家吃飯找嫲嫲。他在FaceTime中對嫲嫲說:「汽球飛飛,珵珵怕怕,哭哭。Daddy說回家,吃飯,找嫲嫲。」用他有限的語𢑥,把事情轉述了出來。

吃飯找嫲嫲已是日常生活的規律。除星期三Sherry work from home 照料若珵之外,其他的四天都是以嵐做全職奶爸。這四天,午飯時間必定用FaceTime和我們見面。這也是我們最期待的時刻,通過視頻看着他吃飯,跟他閒聊,誠人生一樂。

在熒屏上一見面,他就甜甜地叫着「嫲嫲,爺爺」。如果看不到我,他就大聲地問:「爺爺去哪裏囉?」有時,他又會故意眯着眼,別着臉,說道:「不要看爺爺,不要看嫲嫲。」然後把眼睛稍稍打開斜望,甜甜地笑了。

他和一個小女孩一起玩,嫲嫲問:「昨天你是不是和一個小朋友一起玩?」他答道:「好。」(他把好當成Yes)嫲嫲再問:「她叫什麼名字?」他想了想,說:「沒有名字。」這時Daddy在旁說了她的名字,他拍拍胸,自豪地說:「珵珵知道,嫲嫲不知道。」呵呵,不知道人家的名字,就說是沒有名字,待知道了,就說自己知道嫲嫲不知道,這也太「耍滑」了吧。

在熒屏上一見面,他說會問:「嫲嫲衣服上有什麼?」「爺爺衣服上有什麼?」嫲嫲在家多數穿有圖像的T裇,他就要嫲嫲走近鏡頭給他看過够。至於我單一的T裇,他就會問是什麼顏色,總之,話題多多,從不冷場。

當然,最經常的事是要嫲嫲帶他看Beanie Babies。二十年前,Beanie Babies 流行,我們雖一大把年紀,仍童心未泯,見有新產品上市,就排隊去購買,當時也不知道是為了什麼,只覺得這些小動物玩偶造型可愛,顏色明麗,就這麼一個個地買下來,六七十個Beanie Babies加十多個Beanie Buddies,放在一個大塑料箱中,如今可派上用場,嫲嫲逐種動物向他展示,他在動物園見過的,在書中看到的,總能認得,叫出它們的名稱:㕵㕵(小狗)、熊熊、馬、牛、猴子、大象、八爪魚、火雞、鴨鴨⋯⋯他都懂,不懂的,只要教了他,日後也就記得了。

他很有想像力,把七八隻不同的小熊全按它們的特點為它們命名,綠色胸上有足球的叫踢球熊熊,紫色胸有小花的叫花花熊熊,白色全身都有星星的叫一閃一閃小星星熊熊,粉紅色胸有心形的叫愛心熊熊⋯⋯這些為紀念各種節日或盛事的小熊,都被他賦予別緻的名字。每次看Beanie Babies,他總會說:「嫲嫲有很多很多動物。」嫲嫲說:「這些動物以後都送給寶貝。」他會高興地說:「好。」但從來不會問你要。

除了看Beanie Babies,也經常要看我繪的畫。四個月前,他剛懂得說幾個單字時,我畫了一組孔雀,剛巧他經常看的書中也有孔雀,於是嫲嫲帶他到畫室看孔雀,他最喜歡其中一幅正面開屏的孔雀,每天都要「看孔雀」,看完又看,我們為了不必樓上樓下不斷跑,就把這幅畫拿到樓上。他的書中也有鸚鵡,於是就把我畫的一幅白鸚鵡立軸挂在樓下的Foyer,他看了非常高興,就一直要孔雀鸚鵡不斷輪流看,嫲嫲就上下走着帶他看,嫲嫲下樓梯時,他突然說:「be careful !」聽在耳中,甜在心中,嫲嫲就這樣上樓梯下樓梯地忙着。

初時,用他爸爸的iPhone和我們FaceTime,一個月前,他也有了自己的iPhone,以嵐幫他setup了自己的戶口,現在,他已用自己的iPhone 和我們FaceTime。從此,他把iPhone當作嫲嫲,吃完飯到客廳看電視,到自己的房間讀書、玩玩具、睡午覺,都要帶「嫲嫲」。以嵐叫他和嫲嫲拜拜,他總會說「還沒」,不肯和我們分別,有時還會把「嫲嫲」藏着,有時還要「嫲嫲」在旁邊陪他午睡。總之,要叫好多次才肯和嫲嫲拜拜。

最近,我們定了到三藩市的機票,他也知道了,嫲嫲問:「爺爺跟嫲嫲來看你好嗎?」「好。坐飛機。」他高興地回答。「那你跟Daddy來機場接嫲嫲爺爺好嗎?」「好。黑麻麻。」我們聽到他的回答,一時呆了起來。第一次到三藩市時,他才八個月。那是Thanksgiving 前,冬天的黑夜來得早。我們下午五點半到達,以嵐載着他來機場接我們,來的時候還是天光,坐在後座嬰兒車上的他,眼睛轉來轉去地看着我們。雖是在熒屏上經常見到,但真人還是第一次,不免有點兒不適應。嫲嫲坐在後座陪他,當車子一離開機場,天突然黑了,車廂內一片漆黑,他嚇得放大喉嚨哭了起來。以嵐邊駕着車邊安慰他,但也沒有見效。他還記得這件事!我們聽後有點兒驚奇,問Sherry是否告訴過此事,她說從來沒有。想不到八個月大的事,他還能記得!

越是在熒屏中見得多,越是想真的到三藩市和他一起,抱抱他,親親他,陪陪他到Playground 玩,陪陪他看卡通,陪陪他讀書,當然,更想親親他那可愛的小臉蛋。

5、成都印象

這次返港長達近四個星期,我們乘這次的機會,準備到大陸一行。

原本是想在香港參加旅行團前往江西或四川,但日期受到限制,很難選到適合的旅行團,而且看看行程,天天排滿各種參觀,參團等如走難,對近年一直養尊處優,自由自在的我們而言,這種旅行團真的令人望之生畏。

妻在網上看到一個視頻,介紹成都的一間精品酒店–––「樸院禪文化精品酒店」,對酒店的簡樸寧靜深有好感。於是,我們就決定前往那裏住上數日,在閒暇之中順便選擇幾個景點參觀參觀,寓渡假與旅行於一身,這確是一個不錯的主意。

主意既定,就在網上定了五晚酒店,並一併買了機票。五晚六日的成都之旅也就開始了。

1、初探成都

早上十一點登機,在飛機上吃了一份午餐,下午一點四十分到成都。排隊過關,從機場乘搭的士前往座落於武侯區的酒店。

對這個杜甫渡過晚年,諸葛亮享有祠廟的成都,我們有着一股好奇與嚮往,如今踏足其間,真有點兒朝聖般的興奮。

從機場前往酒店,途經之處全是高樓大厦,酒店明顯地多,而車行也不少,沿途所見,Mercedes-Benz,BMW,Audi,Volkwsagen,Toyata,Honda 等名牌的車行比鄰而存,還真的熱鬧。

車子進入市中心就塞住了,大城市的車多路少,確是一個老大難的問題。後來聽說,這裏由早上七時至下午五時,都是塞車時間。

我們終於到了龍江路的「樸院禪文化精品酒店」,酒店座落在新南路和龍江路交界的旺區,幸好酒店的入口在横街,隔絕了旺區的市聲。

的士停在龍江路,街道的牆壁有指示的招牌。走入設在横街的酒店大門,輕柔的佛音䙚䙚在空中飄揚,迎面而來的是遠離大門,逶逶深入的接待處,一幅巨型的仿古山水畫和書法佔據了接待處背後的整個牆壁。大堂的右邊牆上也掛滿了字畫,地面有兩組長木枱,枱面上,其一擺放着佛經和當地畫家的畫冊,另一張枱則擺放着手製的香梘香油,以及有機茶葉以供住客選購。枱的空隙處隨意放置幾張古樸的木靠背座椅,以供住客閒來坐着讀經。左邊有間精緻古樸的茶室,原木枱上擺放着茶具,也設有座椅,茶室的四牆架上有經書、茶葉和古樸的小擺設,安坐其間品茗,自能沾染一點兒閒逸之氣。

check in 後,客房要從接待處左邊的走廊入,兩壁也掛滿字畫,迎面的小亭横掛樸院小木牌,木牌下的小枱盆花熣燦,頗有居家的感覺。轉右進入電梯大堂,電梯要掃描住客名牌才能開動,很有安全感。

這個酒店只有七十間客房,住客大多是嚮往清靜簡樸,所以很是清靜。我們的房間在七樓,是酒店的最頂層,房間有一個小廳,木桌連着兩張椅子,桌上一套淺綠色瓷茶具,品色清雅而精緻,有紅茶及苦蕎茶供應,當然,如果需要的話,還可以再向酒店購買其他的茶葉。牀與水吧和走廊有雕花欄杆相隔,浴室的毛巾架是粗竹做成,古樸而又富品味。整體的感覺是樸素雅潔,最是適合渡假消閒。

酒店的第六、第七層,成「日」字形,圍着「日」字的走廊有欄杆圍着,中間留空,憑欄可下望第五層的餐廳,這是我們吃早餐的地方,餐廳有四張長木枱,長木椅,每張桌可坐十二人,可同時容四、五十人共晉餐。餐廳還有茶具供客人閒時在此邊上網邊品茗。

安頓李行,已是下午五點半,下到樓,就在酒店的四周逛逛,這是我們首次入蜀,在四川的省會蹓䃮,也算是一種新鮮的經歷吧。

酒店座落在旺盛的市區,龍江路的兩旁有很多琴行,富文藝氣息。路的兩旁都是大樹,綠化的環境為這繁盛的街道添了幾份寧靜。

由酒店向左走約二分鐘,就是車水馬龍的新南路,來往六線行車,兩旁大樓矗立,一排排的商店,多是食肆。

沿着街道漫步,觀賞市容,瞧瞧各種風味食品的餐廳:四川火煱、活魚火煱店、串串火煱店,陝北風味店、西餐牛扒屋、回民餃子店、抄手麵店、台灣風味店、手拉麵店,定做西式蛋糕的西餅店,還有供應平民食用的饅頭包子店⋯⋯太多了,從林立的店鋪、各式商品中體味成都人的生活,這還是很有趣的一種體驗。

走着走着,真有點兒餓的感覺,我們經過從酒店龍江街與新南路交界街角的大火煱店,名叫「紅鼎坊」,佔地甚廣,向街道一面全是大窗,從大窗往內望,桌椅整然,光鮮明亮,於是就決定在這裏品嘗成都聞名的火煱。

我們選了鴛鴦煱,一半白湯一半紅彤彤的辣湯。火煱料林林總總,但我們一向吃得清淡,摒棄了所有的內臟,肉類只選牛肉和羊肉,其他的全是菌類和蔬菜。

我們平時也喜吃辣,但對這一鍋紅彤彤的辣湯,還是頗有點兒消受不起,所以輪流用白湯和紅湯灼食物,倒也覺得頗愜意。地方整潔,食物新鮮,這一餐吃得還算滿意。

飯後,沿着龍江路散步,在昏黄的路燈下,兩邊樹影婆娑,竟然有點兒當年「拍㸱」的味道。走着走着,經過一個大厦林立的小區,看見有兩間寵物美容店,就穿過小區的牌坊進入,兩間店中都有小狗在剪毛,很是可愛,從此也可以窺見這個小區住戶的經濟地位了。

再向前走,一間專賣水果的店鋪赫然在前,我們是水果痴,當然不容錯過,在那裏看到了以前在香港時吃到的新疆香梨和皇帝梨,皇帝梨在這裏叫做冰糖梨,個子很大。我們選了兩個,價錢並不便宜,相信也只是收入高的人才能消費得起。

返回酒店,吃了梨,安坐長桌邊,用瓷茶具泡茶,悠閒地品茗,寫意得很。

 

2、漫游武侯祠

在酒店的五樓吃自助早餐,食品中西俱備,厨師專為客人煎荷包蛋和煮麵。食客僅有十多人,都靜靜地進餐,毫無一般大酒店的喧嘩,餐後再悠閒地品嘗一杯咖啡,還真的有渡假的感覺。

來成都之前,從網上讀到很多篇游覽介紹,說酒店離武侯祠不遠,可以步行而至。我們想沿途多些體驗這個城市的風情,於是決定步行前往。

沿着南台路再步入大學路,這一段路應是舊時的機關宿舍所在地,兩旁的房屋格局一致,雖有些破舊,但仍有昔日那種與眾不同的格調。街上的店鋪五花八門,以特色食肆為多,也有一兩間水果店,西式麵包店,其中有間卤味專門店,顧客絡繹不絕,應是這裏的名店。

看地圖,武侯祠離我們住的酒店並不太遠,走起來,才知道完全不是那回事。行行重行行,已步行了將近一個小時,目的地仍是遙遙難望。這時才後悔輕信網上的資料,但已是接近目的地,如果放棄而坐的士前往的話,心有點兒不甘。

這時,前面有間名叫「蘿莎」的西餅店,寬大而整潔,向街的玻璃牆陳列着桌椅,心想在這寧靜的環境中,坐下嘆杯香濃的咖啡,那該是多寫意的一回事。妻有點兒倦了,店中只有一位女店員,高佻漂亮,友善地打了招呼。妻說走倦了,想在此坐一會兒,問是否有咖啡供應?她答沒有,但要我們隨意坐着休息。

我看櫃枱的熱櫃中有葡撻,就買了,兩人坐着,從大玻璃框眺望街道上的行人和馬路上的車輛,別有一種番忙中安憩的閒逸。女店員忙她的工作,任由我們坐在店中,那種氣氛,真的有賓至如歸的感覺。

坐了好一會兒,告別女店員,繼續我們的步行。

終於到了武侯祠大街了。這是一條繁盛的街道,兩邊大商鋪林立,成都特色零食、各種熊貓玩偶、蜀錦衣衫、大褸洋裝、茶葉茶具,當然,最多的還是各種特色風味食肆。經過這些商鋪,就到了武侯祠入口處的小廣場。

廣場中游人眾多,購買了門券,就入裏。

小時候沉迷於小說,《三國演義》是第一本,對諸葛亮的㕡智和節義,佩服得五體投地。想不到現在居然可以親臨其地,瞻仰兒時偶像,發其思古之幽情,確也是緣份不淺。

我們先從南郊公園文化區開始,沿着綠樹成陰的園林,參觀了三國文化的內容,在陳列館外的一面大壁上,書寫了楊慎的《臨江仙》,這是《三國演義》的開篇詞,寫在這裏,算是概括了三國歷史的興衰。在廣闊的園林中,水榭古殿,曲流小軒,令人迷醉其中。園中還有一間專賣三國藝術品的商店,各種紀念品琳瑯滿目,游人在此購買的還真不少。

沿着樹陰小石徑彳亍而行,三義廟宛然在前,穿過一道小澗,到達三義廟旁的一個小園「桃園」,園裹有三座巨型雕像,作品字形佔了園子的三個方向,中間白色的是劉備,右邊黑色的是張飛,左邊紅色的是關羽,很多人傍着雕像拍照,我們當然也不能免俗。

入廟參觀後,再從側面前行,是惠陵的所在地。這是由諸葛亮親選墓地,葬劉備於此。劉備死後被稱:愛民好與,曰惠。故將劉備的墳墓稱為「惠陵」,陵墓中還合葬劉備的甘、吳二位夫人。

從惠陵再往東側前行,就是漢昭烈廟和武侯祠。這是中國有史以來唯一的一個君臣同列的祠廟。原本還有蜀後主劉禪的祠廟,杜甫詩云:「可憐後主還祠廟」,嘆其不肖但仍能與賢君忠臣同受後人敬拜。宋朝時取消後主祠,算是為後代不肖者戒。

兩祠前後而排,前排的漢昭烈廟地勢較高,後面的武侯祠則處於較低處,這正表現了君尊臣卑的傳統觀念。

昭烈廟正中有劉備貼金塑像,兩側偏殿,東有關羽父子和周倉塑像,西有張飛祖孫三代塑像。兩側東西廊房分別有蜀漢文臣、武將坐像,文臣以龐統為首,武將以趙雲為首,塑像如真人大小,像前立有一小石碑,刋其姓名、生平。

昭烈廟後,下數級台階,是一座過廳,過廳後就是武侯祠。上有「名垂宇宙」匾額,兩側為清人趙藩撰寫《攻心》聯:「能攻心則反側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戰;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

正殿中供奉着諸葛亮祖孫三代塑像,諸葛亮頭戴綸巾,手執羽扇,像前三面銅鼓相傳是諸葛亮帶兵南征時製作,人稱「諸葛鼓」,鼓上有精致的圖案花紋,是珍貴的歷史文物。大殿的頂梁有諸葛亮寫給兒子諸葛瞻的《誡子書》:「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面對諸葛亮的塑像,不禁興起崇敬之情,腦海中泛起了《出師表》,「臨表涕零,不知所云」的那種無奈,真的令人感嘆。

步出武侯祠,沿着園中大路向出口而行。啊!好一片竹林!只見路的兩旁迎面而來的是一大片密密麻麻的竹林。我是第一次見到如此壯觀的竹林,粗壯而高挺的竹杆有數層樓之高,竹頂的柔枝向旁彎下,兩旁竹的柔枝構成了一道竹的拱門,斑駁的枝葉映在地上,隨風搖曳,令人塵慮全消,蘇軾說無竹令人俗,如今在竹林中踏步,頓時沾染了一點兒的雅氣。

出得武侯祠園區,隔壁就是游人必到的「錦里古街」。

錦里古街的建築以清末民初四川民居風格為基礎,以三國文化和四川傳統民俗文化為內涵。傳說錦里曾是西蜀歷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業氣息的街道之一。早在秦漢、三國時期便聞名全國。這條街上,濃縮了成都生活的精華,內裏有茶樓、客棧、酒樓、酒吧、戲台、風味小吃、工藝品和土特產,充分展現了四川民風民俗的獨特魅力。

從入口進入古街,窄窄的街道,兩旁是建築古舊的店鋪,雖不是假日,但古街上仍擠滿了游人。

一進古街,右手邊是一間以三國為主題的餐廳「三顧園」,餐廳佔地頗廣,門口的黑板寫着餐點內容––四川小食大全,全套只收五十八元。我們最怕吃小食的環境吵雜,邊行邊吃更是不習慣,如果花小小錢,在餐廳優雅的環境下吃遍四川小食,也很是化算。行前一看,林林總總的小食,可惜很多是豬類食品,明明不能吃,也就作罷了。左手邊的也是餐廳,是一間觀賞四川變臉藝術和進餐兼而為一的餐廳。再深入,有賣土特產的,有賣小零食的,其中有間佔地頗廣的咖啡店,掛着紅燈籠,但卻是英文招牌–––Starbuck,呵呵,老美的咖啡店都入侵了,這顯然不是四川民俗文化吧!

再向前行,有間專賣牛肉乾的,就叫「張飛牛肉」,也不知道當年張飛是否吃過這種牛肉乾?牛肉店的對面,有數列攤檔,有賣畫的、有賣繡錦的,其中還有一檔做糖畫的,可惜攤主不在,錯失了一睹這種民間藝術的機會。

咦!還有客棧呢!古樸的門面,裏面還有一個花園。行前一看,房租還不是一般的貴。花大價錢住入這行人眾多,人聲吵雜的地方,圖的當然是一種思古之幽情的虛榮。

再深入,是一個不小的廣場,廣場的一頭有戲台,是表演川劇的地方,可惜台上空空,不是表演的時候,又錯失了領略川劇的機會了。但廣場的人群還是很多的,手中大都拿着從店中買得的零食,正吃得歡呢。沿街還有酒吧,正播着強勁的音樂,現代的音樂,洋化的酒吧,存在於這古樸的街道,卻有了點兒碍眼。

廣場的左前方有間專賣辣椒的店鋪,門外有石磨,游客可在石磨前嘗試以手推磨磨辣椒粉,很多人都上前試推着拍照。右側是一間專賣樹根雕刻和石硯石章以及書畫作品的,樹雕頗有藝術味,可惜書法則略帶江湖味,難以入目。戲台的左前方是一間裝飾古雅的成衣店,專做川綉蜀錦衣服,設計古樸,很值得入內一觀。

轉過另一面,嘩!整段街道都是賣小吃的,店的對面是一排排的長椅,游人買了小吃,就坐着吃。整條街都是人,長椅上也坐滿了進食的人,很是熱鬧。我們隨意地瀏覽各店,串燒、豆花、毛血旺、免肉丁、免頭、三響炮、龍抄手、擔擔麵、傷心涼粉⋯⋯數也數不清,望着這些小吃,也有些心動了,但我們不習慣邊行邊吃,也不習慣坐在擠迫的人堆中進食,於是就由眼睛代表,從精神上吃吃也就算了。

走着走着,真有點倦了,原是想找間餐廳吃頓中飯,但並不理想。最後還是決定走入Starbuck飲咖啡來得安心。

飲完咖啡,疲勞盡消,離開錦里,沿着大街走,街上也有幾間四川特色的餐廳,但並不吸引。我突然想起剛才經過的麵包店隔隣,好像是個規模頗大的美食中心。對,到那裏看看,起碼有多種選擇。

進入美食中心的牌樓,內裏確是有很多食肆,各種風味的餐廳都有。只是這時已經是下午兩點了,幾乎所有的餐廳都休息。我們無奈之下,走入一間還在營業的餐廳。這是一間有粥供應的餐廳,其中有鮑魚粥頗吸引。服務員說我們二人只需一煲份量一半的,再加一個炒青菜也就够了。

不一會兒,粥和青菜都擺上餐桌。哇,好大的一鍋粥,份量足有六七大碗。炒青菜的青菜翠綠可愛,可惜的是碟中的油把菜都蓋過了。我們只得戰戰兢兢地挾起一箸青菜,輕抖去菜上的油才能進食。至於鮑魚粥,我原本以為即使不用罐頭鮑魚,也必定會用急凍鮑魚切片煲粥吧,怎麼找來找去都不見鮑片呢?仔細一看,噢,原來碗中一兩顆如一節小手頭大小的「東西」,這是鮑魚嗎?這大概是鮑魚的第十代玄孫吧!放入口中一咬,可一點鮮味也沒有。算了,粥接近於潮州粥,還算清淡,也算是為這兩天所吃的油膩沖沖肚子吧。

這「鮑魚」粥太大鍋了,任憑怎樣努力,還是有大半鍋剩下。我們一向不浪費,斷不能將這大半鍋粥倒掉,於是叫服務員拿來盛具,準備將這吃剩的「鮑魚」粥帶回酒店,以作晚餐之用。

出得飲食中心,再往前走,又到了剛才歇腳的麵包店,進內和那友善的美女店員打過招呼,隨意買了一包小曲卡以備晚上在酒店房間品茗時送茶之用,另外又選購了幾件精緻的蛋糕以作明天到都江堰青城山游覽時路上之用。

在麵包店外截的士返酒店,我們步行了一個多小時的路程,的士只用了十多分鐘就到了。

 

3、都江堰、青城山之游

凌晨五點就到酒店大堂等待旅行社的車輛來接我們。等了十五分鐘,小車到,整車十多人在凌晨的成都街道上奔馳,終於到了旅游車接載的地方。

雖是凌晨,這裏非常熱鬧,賣熟食早餐的手推車布滿街頭,還有簡單的桌椅供食客用。熟食的品種頗多,有葱油餅、煎果子以及類似炸油條的。很多人就在這裏邊吃邊等旅游車。出門旅行,不敢吃街邊的東西,何況我們已買了數件蛋糕,所以就隨處走走逛逛,瀏覽成都凌早的街景。

等了近半個小時,旅游車到來,眾人趕忙上車,上到車來,前面的座位已全有人了,妻向導游說自己怕暈車,導游問前面的座客誰可讓位,坐在第一行的兩個年青人立刻站了起來,這使我們非常感激。都說大陸人如何的自私無禮,這次參加的團全是國內的游客,但卻也覺得他們都很有禮貎,眼見與耳聞的還不一樣。

在導游的講解中,一個多小時的行車時間很快就過去了。

到了都江堰區,街道上的商鋪全是售賣四川土特產和旅游紀念品的。當然,食肆還是最多。穿過小街道,在旅游車停車場上,一行四十個團友下得車來,跟隨導游走過造型古色古香的南橋,來到都江堰入口處的大廣場。眼看即將參觀聞名已久的古水利工程,心情還是愉快的。

都江堰是中國古代建設至今仍在使用的水利工程。它位於岷江上游,戰國時期的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和其子主持,大約是在公元前二五六年至前二五一年期間興建,至今二千多年,它灌溉了成都平原一帶,造成了富裕的天府之國。對四川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都起着巨大的作用。

進入大門,一條寬闊的通道貫穿着廣闊的園林,通道的兩旁,到眼都是修剪整齊而造型獨特的青松古栢,在青葱的松影柏陰中,分別坐立着與四川有關的古代名人塑像。通道兩旁的小水渠,上面是一排的龍頭,龍口中噴出的水落在水渠中,形成了一道活流。通道中間則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各部分縮影,我們在未正式進入水利工程區參觀之前,就從這些縮影中預先了解工程的大概。

走過通道,沿着石堤走,堤下河水湍飛,一座山丘擋着河水,這就是素有「離堆鎖峽」之稱的離堆。繞過離堆,迎頭則有山峰一座,將廣流擠成一道,這就是「寶瓶口」所在地。寶瓶口起着節制閘的作用,是以人工將玉壘山伸向岷江的長脊上鑿開一個口子,以作為控制內江進水旳咽喉,它的外形似瓶口而功能奇特,故稱之為「寶瓶口」。寶瓶口不但起了節制江流的作用,還因為它而使這段江流形成了曲水繞山,青峰映水的絕美山水。

越過寶瓶口,來到了飛沙堰,飛沙堰是是保證成都平原不受水災的重要關閘。它的其中一個作用是:當內江的水量超過寶瓶口流量的上限時,多餘的水便從飛沙堰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的情況,它還會自行潰堤,使大量江水回歸岷江。另一個作用就是「飛沙」,將挾着大量泥沙石塊的江水過濾,保證寶瓶口不會被江水中的泥沙石塊所淤塞。眼看着灘下一排排如鐵馬般的濾泥沙器,不禁拜服於二千年前李冰父子的妙思奇想。

我們在飛沙堰坐觀光車前往魚嘴分水堤,這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它的形狀如魚嘴而得名。它位於岷江江心,把岷江分成內外二江,西邊的叫外江,是岷江正流,主要用於排洪;東邊沿山腳的叫內江,是人工引水渠道,用於灌溉。我們從上面往下望,江中的巨石石紋一片片,如魚鱗般的整齊,如魚嘴的尖端將江水分成兩邊,水流掀起波浪,很是壯觀。

參觀完魚嘴分水堤,就走上横跨都江堰上的「安瀾橋」,體驗走在搖動着的索橋過江的滋味。安瀾橋又叫「夫妻橋」,是紀念清代教師何先德夫妻合力建橋的事蹟。

過了安瀾橋,就到了玉壘山麓的「二王廟」。

二王廟是紀念李冰父子的廟宇。廟內有許多與李冰父子以及都江堰工程相關的匾額、對聯和石碑。主要的建築有大殿、二殿、送生堂、聖母殿、老君殿、魁星閣等,依山勢布局,穿插於山林之間,從各處的殿宇都能俯瞰到都江堰的全景。

我們沿着石䃈向上走,待團友們到齊後,便乘步雲廊扶梯上玉壘閣。

玉壘閣建在玉壘山頂,是一座七層高的塔型建築,如果不坐步雲扶梯的适,可能要行一兩個小時才能到達。步雲梯由兩段扶手電梯組成,長達一百二十八米,上下高差五十六米,全程都有長廊罩着,可以為游客遮擋風雨。

到達終點,還要走一段小路才能到達玉壘閣。我們由狹窄的樓梯登樓,從樓上的窗外望,都江堰山川秀色盡入眼底。這時,不禁想起了杜甫《登樓》:「玉壘浮雲變古今」,古今世事變變幻,人物泯滅,也只有這山川秀色亘古不變。眼前的美景,正使人興起了人生幻滅,人事渺茫的興嘆。

游罷玉壘閣,都江堰之旅也就結束了。旅游車送我們到城鎮的一間餐廳吃午飯。五年前參加了由美加澳洲華人為成員的旅行團,還認為三餐未够好,這是我們第一次參加國內人組團的旅游團,這才發覺,以前我們參加的外賓團餐飲還真的太好了。端上桌的菜粗而難咽,連飯也粗糙得很,我們二人只是挾着一碟炆煮蘿蔔送飯,其他的全都不敢沾筷。同桌的大陸客吃得歡,見我們這個樣子,就將那碟煮蘿蔔移到我們的面前,對他們的這種關懷,我們還是銘感的,他們不論食物質素,盡情而食的表現,我們不禁自相形慚。

這是我們人生中最簡單的一頓飯,幾塊炆蘿蔔送一小碗糙米飯。我們草草放下飯碗走到外面賣水果的小貨車,買了一個柚子,請檔主代為剝皮,就在飯店的停車場上你一瓣我一瓣地吃了起來。待眾人吃罷,上車,我們立即將昨天買來的西餅蛋糕取出,吃着美味精緻的糕餅,真有滿足感。

終於到了青城山。青城山是道教聖地,我最早知道青城山的名字應是中學時讀金庸的武俠小說,有青城派、峨嵋派等武林派別。來到這裏,初初還有一點兒朝聖的心情,可是一到山下,看見到處都是杏黄色的旌旗飄揚,顏色惡俗得很。雖說杏黄色是道教的顏色,但旌旗處處,則太惡俗了,這和青城山號稱為「幽」的特色顯然背道而馳。

我們坐游覽車入山門,然後就是綿長的山路,雖說不趕時間,但行着行着,還是頗費勁的。幸好夾路都是高聳的古樹,綠陰清風,還挺沁人心頭的。山行半個小時,到了月城湖,三面環山,一水帶碧,水中倒影晶瑩,在山中見到一個這樣美麗的湖,還真教人為之精神一振。

乘船渡過月城湖,在對岸搭索道(即纜車)到山頂的上清宮。纜車每台可坐四至六人,我們坐的那台只有四個人,空間很多。往外望,車廂緩緩向高處爬行,山谷的古木參天,只是四處都是高山環繞,看不到當年在黄山坐纜車眺望四周山巒起伏,雲霧飄蕩的美景。十多分鐘後,纜車到站,原以為坐纜車就不須再行石䃈上山,怎知出得車站,迎面而來的又是一條徒斜的石䃈,綿綿不斷地向着山頂延伸。

太倦了,我們就在車站外頭的廊亭坐着休息。此處依山而建,可惜周圍的樹木太多太高,遮擋了視線,望不到峰外的景物。

團友們絡續來到,有的打了個招呼,繼續上路,向高處進發;有的也和我們一樣,在廊亭找個座位坐下來休息。

休息了好一會兒,鼓足勇氣再向上行,沿途有很多滑杆夫招攬生意,可惜我們都有些少潔僻,看着髒兮兮的座塾,早已打消了坐一次體驗在竹杆上被人抬上山的滋味了。

走着走着,還真的走到了上清宮,宏偉的門面,古色古香的建築,倒也有可觀之處。這座道觀,在漫長的歲月裏,它既是傳說中神仙道士的洞府,也是帝王下榻的行宮,更是農民起義軍的大本營。對着這香火鼎盛的道觀,寧不教人興起人事滄桑之嘆嗎?

到達上清宮,這次的青城山之游總算是不虛此行了。於是,拾級而下,坐纜車下山,搭渡船過月城湖,再步行近一個小時,坐觀光小車到停車場,上旅游車返成都。

下午五時上車,至晚上八點才到成都,車在琴台路停下,我們又到琴台故里逛了逛。

琴台故里,是漢代司馬相如演奏《鳯求凰》,琴挑卓文君的故地,這充滿浪漫情調的地方,如今變成了一條闊大的街道,兩旁多是規模很大的珠寶店,有幾間食肆酒吧夾雜其間,晚上燈光熣燦,儼然成了一條昌盛繁榮的商業大道了。

我們在街上走了一段,找一間有歌舞表演的餐廳吃晚餐,受不了演出時吵鬧聲,匆匆食後就走難般離開,在街上截的士返酒店嘆茶去了。

 

3、熊貓基地看熊貓

成都大熊貓基地是我們這次成都行最想參觀的地方。

早上從武侯祠側邊的長途汽車站登車,大約一個半小時就到了。

門口的設計是一個大熊貓的頭部,很有特色。

進得園來,側邊一條長長的人龍,走前一看,原來是在排隊等乘觀光車游覽的。我們也就排在人龍後面,買票後,等了十多分鐘就上車了。

車子在最高處的太陽產房停下,隨着游人走過一小段索橋就到了太陽產房的入口。裏面有空調,很是涼快。進入太陽產房,從玻璃屏風望一格格的熊貓住所,每格都有一隻熊貓,或坐着、或睡着,閒適地待產。

近距離地看着一隻隻憨態可愛的熊貓媽媽,想像着待牠們生產後,世界上又要添上一批新寶貝了。

出得太陽產房,漫步於林陰道中,跟着指示牌到大熊貓二號別墅,這是一個露天的小山丘,用鐵欄杆圍着,游人隔着鐵欄杆望着山丘中的熊貓別墅,小屋外面是花園,熊貓大都在花園中,有睡懶覺的、有爬上樹叉横臥着的、有三三兩兩叠在一起玩耍的、還有跑來跑去在游人面前展示風姿的。太可愛了,在如此近的距離,觀賞到如此多的大熊貓做各種的活動,真是人生難得的經歷。

走過二號別墅,再向前行,就是小熊貓產房和小熊貓生活區。小熊貓,並非大熊貓的幼兒,而是另一種動物,牠應同Racoon同一家族,體型沒有大熊貓大,棕紅色的毛髮,舉動也很可愛。我們來到時,見到有隻小熊貓正在進食,牠把頭舉起四處張望,見到游人並不躱避,安然進食。再前行,曲徑通幽,舉頭而望,道旁的高樹上,正有幾隻小熊貓在樹上閒盪,煞是有趣。

繞過小熊貓區,再往前走,又到了大熊貓一號別墅。這裏的大熊貓數量更多,有的懶懶地在草坡上靜卧曬太陽,有的爬上樹前後腳分別抓緊兩枝樹叉,有的兩兩叠着玩耍,有的跑東跑西,動態各異,使游人大飽眼福,也惹得游人忙將相機、手機開動,拍拍牠們的各種動態,甚至影一段Video以作紀念。

這麼多的大熊貓,還真教人樂而忘返。我們邊行邊拍照,妻也拿起手機拍了數段Video,說是留給小孫兒看。

轉出一號別墅,走在寬闊而繁陰蔽天的大道上,心情很是愉悅。這時,前面的道上一群年青人坐着、蹲着、卧着地在路中心,作出各種怪態拍照,歡聲笑語令這幽靜的大道添上一分熱鬧。看着他們歡鬧着,不禁勾起青年時期的回憶,想當年,我們也像他們般歡天喜地享受群體的歡樂。青春無價,真教人對歲月匆匆發出嗟嘆。

走到園區的另一角落–––天鵝湖。

在峰巒中,一水帶碧,清澈的湖水映着山巒的倒影,一群白天鵝、黑天鵝悠閒地在湖中游泳,為平靜的湖面劃上無數粼粼的波紋。湖邊散布着桌椅,游人安坐其中,邊欣賞湖中天鵝的游姿,邊吃着從小食亭買來的小吃,偷得浮生半日閒,這才是游覽的最佳享受。

天鵝湖附近原有一間西餐廳,一間中餐廳,但妻想坐在湖畔看湖中天鵝游弋,享受這湖光翠影下的一刻和諧,所以要我隨便到小食亭買些東西裹腹。

小食亭有麵、玉米和卤蛋,游人多買麵,但我看到麵上那一堆配料就心驚,於是只是買了數隻卤蛋算了,反正還不肚餓。

安坐湖邊,邊吃邊欣賞黑白天鵝成群結隊地在湖中自由自在地游着,心境頓時澄靜了下來,人世間的營營役役,人事間的爭爭奪奪,全被抛諸腦後,和穆的自然景像,最是洗滌心靈的妙方。

悠閒地在這裏坐了好一會兒,然後再從迂迴的小徑沿着出口走。不久,旅客服務中心赫然在望。

這是一座媲美大酒店的建築物,寬廣的接待大堂有旅客行李的寄存服務。我們在大堂瀏覽,看到樓下和樓上的指示牌,樓下是大熊貓博物館,樓上是蝴蝶博物館,全是免費入場。

大熊貓博物館陳列有關熊貓的來源和分布地區,也介紹熊貓的生態和疾病,以及熊貓的天敵。當然,對大熊貓的孕育和成長也有詳細的介紹。參觀博物館,無疑對大熊貓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二樓的蝴蝶博物館分成了幾個展室,數量龐大的蝴蝶標本令人嘆為觀止。對蝴蝶的分類,特性和分布地區也有很詳細的闡述。太豐富了,我想,如果能有多些時間和精力,大可以在這裏寫生,這將可以創作出種類繁多,姿態各異的蝴蝶畫作。

旅客服務中心的外面是一列售賣紀念品的商店,T裇、背包、文具、掛畫之外,更多的是熊貓玩偶,很多游客來此選購,我們原本也想選購一個熊貓玩具送給小孫兒,但後來一想,這些玩偶的材料不知可否安全?所以也就不敢購買了。太多的負面新聞,令人對大陸的東西都有了戒心,這也是不自律,造假的負面影響了。

出得熊貓基地,坐長途車返武侯祠總站,這時已開始塞車,經過一條窄街,這是一條藏族人聚居的街道,全街都是藏族人開設的店鋪,擺賣着銅製佛像、藏香、藏族服裝、藏民日用器皿、還有很多佛畫、佛雕的藝術品,這是了解藏族文化藝術的去處,今後如果有空,應抽空來逛逛。

實在有些倦了,我們直接截的士返回酒店,稍作休息,待黄昏時節再去蹓躂和覓食。

酒店離四川音樂學院很近,步行不須十分鐘,所以來之前,我一直想到那裹看看。這可能是一種青年時期遺留下來的心願吧。

我一直都有接受音樂訓練,演奏、作曲、指揮都學,只是從末能在音樂學院接受專業的教育,這是一生中的一點遺憾,對音樂學院自然有種特別的情意。四川音樂學院雖比不上中央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但也是頗具知名度,女中音降央卓瑪、歌手譚維維、張靚穎,都畢業於此。所以,來這之後,一直想到音樂學院看看,如果撞上音樂會,買張票進去聽聽就更理想了。

今天的行程較寬鬆,下午在酒店休息後,正可在晚餐前前往四川音樂學院看看。

由住的酒店開始,至到音樂學院的沿途,全是大大小小的琴行,售鋼琴、小提琴、銅管樂、木管樂、敲擊樂器、中國民族樂器、結他⋯⋯太多了,這完全是一個樂器的世界。期間,三三兩兩的男女學生,背着樂器迎面而來,對這些音樂學院的學生,我是心存艷羨的,期望未來能有更多的音樂家從中誕生。

走到音樂學院的範圍,佔地還真的大,裏面是一座座舊的教學大樓,整齊地排列着,樓外有巨型的音符和五線譜圖案,顯示這裏的音樂氛圍。音樂學院的一旁,有座高高的大樓,是佔地頗廣的琴行,偌大的陳列室展示着一台台鋼琴,行近一看,琳瑯滿目的各國名琴,最前面的𣗳窗,一黑一白的兩座大三角琴,赫然是鋼琴中的王牌Steinway & Son。我在一篇記述著名小提琴家梅紐因(Yehudi  Menuhin)訪問中國的記述中看到,當年他到上海音樂學院示範演奏時,上音花了九年二虎之力才借到一台Steinway的演奏三角琴來作為伴奏之用,可想而知,這琴在當年的中國還真難以找得到,現在則在琴行中很容易就可以找到了。

行過這間琴行,是新建教學大樓和音樂演奏廳的部分,雖已近黄昏,但仍有很多的學生出出入入,校園入口的牆頭張貼着一張音樂會的海報,是鋼琴獨奏的音樂會,下月初在音樂學院的演奏廳舉行。可惜後日我們就離開了,否則的話,還真有機會體驗一下與音樂學院的學生一齊聽音樂演奏的經歷。對面馬路的一片大樓,可能是教師和學生的宿舍吧,也有很多學生在大堂前活動,這時,一輛保時捷跑車從大樓的停車場駛出,也不知是教授或是富有學生的座駕?一個音樂學院,其間的變化可謂太大了。

我們邊感慨邊往回走,就在酒店斜對面的那一間曾為央視介紹過的抄手店品嘗一頓抄手和湯麵的晚餐,並在那裏買了一份卤肉返酒店以作晚上品茗時我的專享茶食。

 

4、緬懷詩聖探草堂

久仰了,杜甫草堂。

成都的杜甫草堂,是杜甫逃安史之亂入蜀投奔嚴武時的居所,他在這裏居住了四年,寫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詩篇: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蜀相,江村,病枯,絕句四首(其三),春夜喜雨⋯⋯所以,草堂已成為後世文人憑弔詩聖的必到之地。

我們從酒店乘坐的士前往,又是塞車時間,幸好司機熟路,避開塞車的地段,繞路而行。好不容易也就到了。

第一個參觀的是大雅堂,堂外的花園擺放着一盆盆造型各異,枝幹挺拔的盆景,空地上正有一位身穿唐裝的中年女性在練劍,令人聯想翩翩,幾疑身在武林之中,女俠揮劍斬魔,也算是古今的一種貫穿吧。

,迎面而來的是滿壁的巨畫,這是以杜詩《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兵車行》為主題的大型壁畫,它是國內最大面積的彩釉鑲嵌磨漆壁畫。廳中各處分別陳列着十二座比人還高的塑像,行前逐一細看,是屈原、陶潛、李白、王維、薛濤、蘇軾、李清照、陸游等人的雕像,這些名傳千古的大詩人,共聚一堂,也不愧名之為「大雅」了。

壁畫的後面陳列了數幅名家寫的杜詩,更有一系列不同版本的唐宋明清諸代的杜詩集,可算是杜甫詩作的一個大觀園。

穿過大雅堂,後進就是詩史堂,其間有杜甫塑像,並有杜甫不同時期的一千四百多首詩歌。側邊有個小室,陳列了數幅近人的杜詩詩意畫,其中有幅麗人行,筆墨酣暢,很是精采,可惜我近年對收藏字畫興趣不大,只是觀賞一番,並無據為己有之心。

再往後,就是柴門,這也就是杜甫居住的茅屋所在地,園中有少陵草堂石碑一座,石碑後曲流引觴,直臨茅屋。這是一幢簡陋的茅屋,保持當年杜甫居所的原貎。有臥室、起居間、書房、厨房。矮小而簡陋,杜甫當年一貧如流,住在這裏以苦為樂,留下了大量詩篇。「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床頭屋漏無乾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面對如此苦況,詩人乃胸懷天下:「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如此胸襟,寧不教人尊崇敬仰?

入得大堂,從茅屋再向前走,穿過一道拱門,就到了一座小園庭,有小亭一座,曲欄小道繞園,四周的影壁全是石碑,刻着歷代文人書法家書寫的杜甫詩歌,書體各異,美不勝收,如果時間充裕的話,可以仔細研讀,是一處學杜詩、學書法的佳處。

穿過小園的木門,就是花徑,杜詩《客至》:「花徑未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寫的就是此處,昔日的荒徑,如今是一條紅牆夾道的小徑,花徑的盡頭是草堂影壁,用青花碎瓷鑲嵌「草堂」二字於壁上。

游罷草堂,再入工部祠,在明、清二代的杜甫石像前緬懷這一代詩聖,對杜甫生前窮困潦倒,窮得連兒子也活活餓死的遭遇深表痛心,對照如今死後的榮顯,真是令人感嘆良深。

大雅堂的側面有一座「詩聖著千秋陳列館」,現在陳列了歷代名畫家寫杜甫詩意的畫作,雖然全是仿品,但與真本幾無分別,看其標價,約在數千至萬餘之譜,算是超值的了。

陳列室的後座是一系列紀念品店,有小飲亭,可以在花園中嘆茶或咖啡。紀念品店數間,大都陳列着四川民間藝術,有木雕、硯台、字畫、其中有一間陳列四川著名的竹織套茶杯茶壼,我曾在一個電視節目中看到介紹,如今親眼目睹,對那精致絕妙的藝術作品默默注視,為那巧手妙思而沉醉。另一間是陳列蜀綉的,正在介紹當地名家的作品,作品有花鳥、山水、更有以杜甫詩意入畫的,全是精品,雖則喜愛,但也不敢問價。

走出大雅堂的側門,沿着小徑前行,先後到了萬佛寺、梅園。我們到處走走,算是到此一游。

走出草堂,再前往隔隣的浣花溪公園。

浣花溪公園佔地很廣,公園由萬樹園、梅園、白鷺園三園組成,園中遍布百年古桂、香樟、馬褂木、各種海棠、銀杏、芙蓉,如要游遍,要花一整天的時間。

我們今天是在成都活動的最後一天,下午還要游覽寬窄巷子、春熙路。所以,只能匆匆一游。

我們只游了公園中的詩歌大道。這是一條展示中國詩歌發展史的長廊,沿着詩歌大道一路走去,腳下的大理石上鐫刻着千古流傳的詩詞佳句:「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生當做人𠎀,死亦為鬼雄。「我勸天公重抖擻」,踩着腳下的這些名句,頓覺自己也有了一絲文化底蘊了。

大道兩旁的松柏叢中,坐立了數十位歷代著名詩人的雕像,屈原、李白、杜甫三位偉大的大詩人,矗立在大道的盡頭,象徵着中國詩歌史上的三座豐碑。

走完詩歌大道,我們就離開公園,截的士前往寬窄巷子。

寬窄巷子是成都遺留下來的較有規模的清朝古街道,全為青黛磚瓦的仿古四合院落。這裏展示了成都的院落文化,原是「慢生活」區,所有的院落都變成了頗有格調的酒吧、餐廳,現在的寛窄巷子已成為各西式餐飲、輕便餐飲、咖啡、藝術休閑、健康生活館、特色文化主題的精緻生活品味區。可惜的是,這裏已成為游客必來的地方,寬窄巷子的街道由早到晚擠滿了游人,再也找不到「慢生活」的痕跡了。

我們從窄巷子的入口往前逛,兩旁的特色商店林立,有一間川劇表演的場所,門外的小平台上有穿着古裝的美女在彈古箏,拉二胡。隔壁的串燒店則游人潮湧,買着一串串的燒烤大吃特吃。我也破例買來一串羊肉試試,羊肉被燒成了肉乾,孜然粉的濃味遮蓋了羊肉的本味,吃着如咬柴皮,大失所望了。

越向裏面走,行人越多,叫賣聲、音樂聲,賣三響砲的「噹噹」聲,嗡嗡的滙成一片,行人摩肩接踵,這「慢生活」的文化區哪來慢生活?

穿過窄巷子,再轉入寬巷子,街道真的寬了很多,這裏的大宅很多都改成了餐廳,往裏望,園林曲徑,很是優雅,可惜我們早已吃過了午餐,肚子再沒有容量了。

作為旅游獵奇,了解四川的民俗文化,寬窄巷子和錦里都是必游之地,見識過了,也就滿足到此一游而已。

離開寬窄巷子,再坐的士到春熙路。

在網上讀到一則文字,說是全國美女在四川,四川美女在成都,而成都美女則全在春熙路。所以,一來到成都,春熙路列入必游之地,滿心地期望在此一睹全國最美的美女集中地。

春熙路是一大片步行街,美輪美奐的商業大厦整齊地排列着,中間的街道寬闊得像廣場,行人就在廣場中散步,這本是一處熱鬧而高格調的步行街,從外表看來,它可以媲美世界上任何一處繁盛的步行街。可是,大部分的店鋪職員都站在商鋪門外,用手提或是電擴音機大聲叫賣以作招徠,高級的步行街頓時變成了街市般嘈吵,這應了一些經常到大陸經商的外國人所說:硬件是高級的,但軟件則低下了。

我們被這嘈吵的叫賣聲弄得興味索然,再也提不起興趣走入商場中逛了。於是,就在街上的長椅坐下,眼望如鯽而過的男女游人,心想商場不逛,眼睛吃冰淇淋,欣賞全國美女最集中的美女也不枉此行吧。

失望得很,我們坐在那裏放眼飽覽眾生相,來來往往的男男女女中,竟看不到一位堪稱美女的。是傳言失娛呢?還是美女今天一齊約定不逛春熙路呢?

枯坐無趣,一陣陣的叫賣聲令人作悶,想起這般的叫賣聲如果在商場中迴響的恐怖,也就失去了逛逛商場的興緻了,於是,坐的士打道回酒店,結束最後一天在成都的游覽。

明天一早就得返港了,數日的成都之行,雖然沒有驚喜,但在一個富有歷史沉澱的歷史名城,優哉悠哉地渡過五六天,這已是人生難得的一種經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