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彩筆創新風﹣﹣談樓寶善的油畫近作

今年六月十五日,老同學楊昆岡兄和我乘着到蒙特里爾遊覽之便,順道拜訪了畫家樓寶善,觀賞了他這半年來所作的六十多幅油畫,也與畫家就他旳新作交換了彼此的見解。及後,樓寶善又把他這批新作的相片用電郵傳來了給我,對着這批風格創新,藝術內涵豐富的畫作,我既沉醉於畫中的情意中,復傾服於畫家那種不斷求新的創作精神。

這批畫的最大特色,就是畫家花了很多的精力在夜景、街景的創作。一直以來,我對樓寶善的風景畫最為欣賞,至於街景方面,他的作品不多,印象較深的是幾幅唐人街的畫作。現在面對他這批琳瑯滿目的夜景和街景,我為畫家擴展畫材的創作熱誠所感動。

甫見《深夜中的公交車》,我的心為之一動,心想,怎麼這幅畫的情調如此的迷惘而熱切!畫的水平線視角消失點設在左方畫面三分之一處,在車燈熣燦的背後,隠若的街景和燈火把畫的遠景拉到了無窮的盡處,沿着視覺消失點向前而射的放射線,是林立的街道建築物,愈前愈高大,把最前的街道變成了一個大舞台,舞台的主角就是那輛公交車,兩盞車頭燈閃亮得令人睜不開眼來,車頭前的那段路面,也因此而光亮了。
深夜的公交車
這幅畫的主要特點是主角公交車和路旁大厦之間的互動。看,車的擋風玻璃反照着路旁大厦的倒影,右邊的大厦玻璃牆幕正反照着公交車的車頭燈,車左邊的玻璃窗,又是映着左邊建築物的倒影,這麼一來,畫中的景物融為一體,構成了一片和諧的氛圍。

車尾那一團團的光霧,直把這夜晚的街道帶入了迷離的夢境之中,那莾莾蒼蒼的景致,惹人的遐思,也使畫意更為深遠。左後方從視角消失點衝出的電單車,又為這夜帶了奔騰的動感,畫面前方左右的兩對行人,為這不夜天的深夜街道帶來了生氣。天空原是暗沉沉的,但在熣燦燈光的映照下,也間歇地露出了一兩片深藍,與地面燈光照射下的街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也加強了畫面的深度。

如果說《深夜的公交車》是以意為主的一幅夜街景物畫,那麼,這一幅《大街夜景(1)》應是寫實畫中的精彩之作。這是一幅12×36吋的畫作,正可表達廣闊的街道。
大街夜景
這幅畫的構圖也是將水平線的視角消失點放在畫面的左邊,但將之移高到二分之一處。這樣一來,就更精確地表現了遠景的深遠。從視覺消失點放射而出的放射線,右面的建築物佔據了畫面的大部份,但左邊街角的人堆,還有由右向左橫過馬路的行人,卻使畫面起着均衡的作用。

佔畫面一小半的前景,是橫亘的道路,將畫面拉闊了,路上那藍色的汽車,形體被放大了,在對比中,無形地加深了遠景的深度。那店鋪的燈光、車的燈光,為這夜送上了和熙的暖意,街角上閒談着的人堆,望着商店橱窗的疏落行人,為這夜晚添上了悠閒的氣氛。我想,和熙、靜謐、安閒,正是畫家所想表達的主調,這也是蒙特里爾這繁華中透着安閒的都市情調吧。

《繁華的夜景》雖只是一幅12×16吋的小畫,它卻是我最喜愛的一幅夜景。這幅畫的水平線視覺消失點隠蔽在左邊那一排屋宇的後面,為人們留下了一絲的猜測,也為這小畫面留下了無際的遠景。畫的背景在一片色彩斑斕的燈海中,建築物在燈光的煙靄裏變得面貎模糊了。左上角的綠樹反射着霓虹燈的光暈,綠葉中透出了丹紅,畫前方正在行走的兩輛車子,車頭燈照着前路,燈影與後面的各色燈火,構成了一片繁華熱鬧的氣氛。
繁華的夜景
望着這幅畫,腦海中不禁湧出了辛棄疾《青玉案》的詞句︰「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古人的詩意,卻能在西方油畫的意境中透出,這該是多麼有趣的一回事。

樓寶善在與我見面時,一直強調自己現在着力於鬆朦。我的理解是,畫家正從形似之中走了出來,專注於氣韻的表達,這幅小畫,可以說是畫家風格轉變的一個明證。

樓寶善移居蒙特里爾,這是一座美麗而多姿的城市,素有北美小巴黎之譽,那繁華之中卻又悠閒的歐陸氣氛,令人着迷。畫家的筆下,也着力於表達這種氣氛,在這些街景人物畫中,佳作不少。

《拍拖》是其中的蛟蛟者。我總覺得,藝術作品的引人至深,在於它為觀者帶來無限的遐想,為觀者留下無窮的猜想。以我的觀點來說,這幅畫就是具有這種魅力。
拍拖

這幅畫的題名本身就令人含着驚訝,畫家的題名是「拍拖」,但那拖着手的一對,卻是背向畫面,向着燈火絢燦的遠方走去。迎面而來的,則是雙手插在褲袋中的那個男士,在路旁商店橱窗的燈光映照下,隠若看見這個男子滿面迷惘無奈,落落寡歡的神情。他是見到迎面而過的情侣,對比自己的孤獨而心有所感呢?抑或是在漫無目的的閒遊中而神情落寞呢?他背後的街燈,遠處闌珊的燈光,又是否他那複雜的心境的寫照呢?

《夜街上的青年人(3)》又是另一種的情調。這幅12×10吋的小畫,卻氣勢磅礡,畫面上的中間是高聳的大厦,如泰山壓頂般迎面而立,左邊街道的街燈,右邊的那團紅光,是煙花?還是射燈?那朦朧的光團映照着大厦,也映照着大街。
夜街上的青年人
就在這大厦前,一群年輕人,他們無拘無束地在街上,或是聚眾閒聊,或是翩翩起舞,幽暗的身影,與大厦的燈火,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年輕人在幽暗的街角奔向光明的主題特別的明顯。

《過馬路》在細節的描繪方面最是成功。宏偉的建築物作為背景,橘紅的色調,映着停着讓行人過馬路的兩輛銀白色的車子,以及車頭燈照射在行人的光芒,組成了一片和穆喜樂的氣氛。
過馬路
過馬路的一對男女,男的西裝革履,女的大衣長靴,如此的穿戴,可能是要出席宴會或是觀看表演吧。他們各拿着一杯咖啡,正顯出生活的品味。同是拿着一杯咖啡,男女卻就有不同的姿勢。男的是右手插袋,左手握着杯子,安閒而瀟灑;女的則是雙手合攏,捧杯當胸,謹慎而高雅。在神情的描繪方面,男的是雙目直望,邁着大步,自信而堅定; 女的則是目注地面,探腳而行,輕盈而優雅。

除此之外,女的髮絲微揚,大褸的下擺輕揚,男的右褲角微掀,左腳輕提,這些細節的描繪,畫出了過馬路的動態,這豐富的內蘊,使畫的內涵更加豐沛。

樓寶善的風景畫,特別是秋景,最是令我傾情。這次他用12×36吋的尺寸繪畫了很多風景畫。這種尺寸的油畫較少畫家採用,但中國的山水畫,卻有很多,它特別適於表達曲折的山水美。當然,對油畫家來說,採用這種尺寸作畫,無論是構思、繪畫,都得花多一倍的精力,因為它其實就是普通兩幅畫的合併。

《秋高氣爽》畫的是初秋時節的景物。這幅畫的構圖很大膽,完全不顧黄金割切的禁忌,畫的重心就設在畫面的正中間,河岸的曲線向前突,青蒼翠綠的松林,向着兩邊伸延,畫家利用左右兩邊河岸的不同曲線,打破了以中間為重心的呆板,右邊的河岸向內伸展,造成了一個曲徑通幽,伸向無盡深處的效果。松林後的高樹已開始轉黄變紅,秋色撩人,樹梢露出一片晴空,正合了《秋高氣爽》的畫題。
秋高氣爽
畫水中的倒影是樓寶善的長項,這幅畫河中的倒影,七彩繽紛的樹影天光,如夢如幻,水清樹綠,營造的是一片世外桃源。樓寶善的家居面臨美麗的聖羅倫斯河,在河畔卜晝卜夜,浸淫在這美麗的河光樹影之中,難怪他筆下的風景畫都有一層不帶人間煙火的況味。

《金秋景色》是一幅氣氛熱鬧的風景畫。作為重心的白色小屋座落於中心徧右的位置,中間的河岸向前凸,左右兩角的河岸向後凹,這樣的構圖,既突出了小屋的形勢,復拉深了左右兩角的河面。
金秋景色
河岸上是層層壘壘的紅葉,嫩黄、金黄、深紅、淺紫,形成了一團團金秋佳色,就如一團團的金彩霧團,遮天蔽地的捲擁着,在這萬紫千紅的秋色中,偶爾露出一兩叢青翠的松影,為這一片金中添了一絲清涼,河中的倒影金色斑斑,直把人帶入了那夢幻的世界中。我想,馬致遠的曲:「萬紫千紅妖弄色,嬌態難禁風力擺」正可道盡其妙。
秋色遊人

《秋色遊人》又是另一種風格的秋景。這幅畫畫的是樹林中的一角。左右兩條小路的交叉點是水平線上視角的消失點,但這個消失點卻藏在樹叢的背後,這使樹叢後的遠景伸向無極,引人無限的遐思。畫中的樹林向高伸展,只能看到樹榦的中段,顯得天空無盡的高,枝上的黄葉,地上斑駁的落葉,在透入樹隙的陽光一蒸之下,泛出奇異的光與影,和那仍是翠綠的草地,構成了一個令人陶醉的金秋世界。右邊的小路上,兩個遊人正向着那視覺消失點的遠方行進,在這漫山的密林之中,人顯得特別渺小。大有流浪天涯的蒼桑感。

在樓寶善的這一批新作中,我們欣慰地發現,他的畫作,在主題、表達、氣氛的營造方面,都力求創新,力求突破自己,在這方面,他成功了。這使我更為感動,以一個七十高齡的畫家,仍能不斷地求新求善求美,這該是對藝術多麼的熱誠和執着。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能够欣賞到他更多推陳出新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