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小學

希望工程,這個名稱在八、九十年代曾風行過一時。是的,當時大陸還不甚富裕,一些窮鄉僻壤的小孩連起碼的教育也無法接受,所以,一批熱心人士就創出了所謂希望工程,在海外募捐到那裹去建立希望小學,幫助貧童接受最起碼的教育。
當時,這希望工程在香港也頗受支持,這也有當時的一個特殊因素。話說自從「反英抗暴」後,一些潛伏的團體全已曝光,中間人士談左色變,再也不敢參加這些社團,為了團結中間羣眾,增加左派的影響力,於是興起了無數由左派控制,但表面並無政治色彩的英文書院(文理、裘錦秋、思明、香港、培元,恩澤….)及一些音樂社、舞蹈社、話劇社。這些學生的社團初時都是拿商業牌照註冊,後來有些改為社團牌照,也購置了物業作為社址。
中英談判決定收回香港後,香港人突然不怕左了(呵呵,怕左而又有辦法的早已部置移民他方,沒有辦法的心中怕左,可是口頭上則很愛國愛左的。)所以,這些英文書院和學生社團的政治任務已完成了,於是,還有發展前途的繼續辦下去,沒有前途的,也就只能收工大吉了。這時,那些擁有物業的社團在結束時,手頭上還有一筆錢,但如何處理這筆錢呢?這時新華社的某部長見機不可失,於是他在幕後的策動下,這些學生社團的公產就在大陸建起一間又一間的「希望小學」,他也因此而取得了不少的政治資本。
我當時對這些錢的處理是抱正面的態度的,捐資辦學一貫是海外華僑對家鄉的支持,著名愛國華僑陳嘉庚(家族擁有「集友銀行」現已合併入中銀集團)興辦厦門大學,集美僑校,造就無數人材,一時更傳為美談。為國家的貧窮小孩辦學,這是有意義的事。
現在,中國已成為富國,在經濟上自譽為強國,辦教育,照理應成為國家的頭等大事,觀之香港、美國,教育的經費幾乎佔政府的一半支出,從未有聽說過經濟強國要放棄辦學的責任,而還要向海外的僑民伸手的事。所以,希望工程的繼續存在,這不是國家之光,而是國家之恥。可是,最近又有一些有心人士再發起此事,說是大約籌集港幣十五萬(美金還不够二萬元)就可以創辦一間希望小學,號召捐助。 我在一個月前收到有關的電郵,當時一笑置之,心中很是不以為然。
我的理由是:
1、辦教育是國家頭等大事,以前國家窮,可以號召海外僑胞資助以成其事,如今國家富強,可以在國際事務上向美國叫板,這怎能再放棄責任呢?單就一個奧運,一個六十國慶閱兵遊行,就可以興辦數以千萬計的希望小學,放着正事不做而搞其他的事,這辦學正是吹趨一池春水,真的關卿何事?
2、中國如今是無官不貪,我們的捐款到底有多少可以落入正途,雖說是學校一定會辦出來,但此中造就了多少的貪(金錢、人情、關係)?造就多少的豆腐渣校舍?與其造就多些這種壞事,不如在一開始就消滅這些苗頭。
3、一個連教育都不重視的政權,根本不值得為他粉飾門面,就讓他赤裸裸地把醜惡暴露在人民面前,等人民認清他的本質。待人民不再受騙時,就迫使他自我完善,或是被人民反對而亡。
我對希望小學不抱希望,因為只有政府的政策對路,國家才有希望。如果這種希望小學有希望的話,區區二萬美元,我們個個都可以拿得出來,何須這般的勞師動眾呢?走筆至此,不禁有點羨慕陳嘉庚先生了,他是有錢,有心,但也遇上了一個國家貧窮的環境,於是成就了厦門大學和集美僑校的美名美事。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