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禮 物

今天是我和妻結褵三十二周年的紀念日。兒子早在三天前就寄來了禮物,是用乾花砌成的心形花環。我們都萬分喜愛它,這不特是因為它的高雅美麗,更重要的是因為它飽含著兒子深摯的愛。我們立即把它懸挂在客廳的一堵牆上,俾得使這濃濃的情親,時刻滋潤著我們的心田。兒子寄來的周年紀念禮物我想,這一份禮物,將陪伴著我們一段長長的歲月。
對於以嵐送的禮物,妻一向是鍾愛珍惜的。他仍在唸書時,母親節寄上了一套vitoria Secret 的睡衣,她珍惜著穿著,如今已接近十年了,她仍是小心奕奕地穿著,生怕穿壞了它,她所珍視的,就是那衣中飽含著的親情。前年她生日時,兒子寄來了ipod nano, 她更是小心萬分地使用它,既用我從香港買來的軟膠套套著它,再用柔軟的眼鏡布包裹,然後放入一個小小的Lesportsac袋中,每次見到她那種如履薄冰般拿進拿出時,心中總是一陣的悸動,小小的一個ipod,所載的卻是如此沉重的感情,怎不叫人感動呢!
也許是藝術素養使人的感情更敏銳深摯吧,妻在學生時代醉心於話劇、朗誦藝術,在話劇壇中嶄露頭角,她在七十年代主演的《虞姬》,一時鋒頭無兩,至今仍是那年代話劇愛好者津津樂道的盛事。在藝術上對真善美的追求,造成了她在生活現實中對真情超乎尋常的體會,於是,送禮和受禮之間,洋溢著水乳交融的感情。
以嵐在這方面,較之母親更甚,他自幼在我們的培養和煄陶下,重情惜情已是他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
還記得他小學五年級時,我帶他參加了學能試後,順道往旺角教協,我買了一個高約兩呎的白色聖誕熊給他,這個聖誕熊一直陪伴著他成長,九四年移居美國,當然也把它運了來,就一直放在家庭起坐間(family room)的沙發上。有次他的小表弟Philip來,對聖誕熊的肚子揮拳狂打,正在彈琴的以嵐一聲斷喊,一個箭步上前捉住了小表弟的雙手,嚇得Philip號啕大哭。事後妻責備他不應如此對待小表弟,他說:「他要是搞我的其他東西,我會由著他亂來,但他狂打爸爸買給我的聖誕熊,我怎可以忍受!」直至如今,每次返家,他總會從儲物室中把聖誕熊找出,温柔地抱著它,時間並沒有消褪他對它的感情。
是的,兒子對情的感觸太敏銳了。九九年聖誕,他的女友從Austin來我們家,以嵐和他逛Mall of America,並買了一件裇衫。新年前夕,我們在家中舉行燭光晚宴,他就穿著那件和女友一起逛街買的裇衫,燭台的蠟燭翻跌了,燭淚濺著他的新衫,他緊張地清洗,但仍留下了痕跡,他不樂了整晚,當妻安慰他,叫他再去買一件時,他流著眼淚幽幽地說:「就算買件新的,又有甚麼用?這是我跟她逛街時買的,有一份記憶在裏面。」
他的感情是含蓄真摯的。零四年,他花了一筆錢買了一個單鏡反光數碼相機,後來又再投下一筆錢買了幾個專業用鏡頭,我不了解他的用心,對他花如此多錢買這些照相用具頗有微詞。原來他只是因為女友即將畢業,他一直不滿意用普通數碼機拍出的相片,所以想用一套專業用的相機為她在畢業禮中拍攝一輯高水準的照片,為她留下了那美好的時光。可惜後來竟未能成事。以後,他又專注為一批模特兒拍照,目的也只是從中吸取多些拍攝肖像的經驗,以期為女友拍攝一套滿意的肖像。如果你能以藝術的眼光讀他所拍的肖像,你會發現他所拍攝的模特兒肖像,畫面、取光、取景、以及捕取人物的神韻,無疑都很有水準,但一經與他為女友拍攝的肖像一比對,就會驚覺原來他在女友的肖像中,傾注了如許深的感情。這種藝術感染力,只要用心靈的眼睛去接觸,就會深受感動。現在,他已不再替模特兒拍照了,白白浪費了才華,我感到有點兒可惜。
近日,兒子天天用他的鏡頭反映心境,每天都會問我相中的境界,我很樂意作為了解他心靈的讀者,每當我講述心中的感受時,他總會有遇上知己的感覺,有時,他會問我,為甚麼我會這麼準確了解他鏡頭中的心境?我回答他說,因為我是以心靈的眼去接觸他鏡頭下的畫面。憑著我們的藝術素飬,使我們父子能在心靈上溝通,我想,這應是上天賜給我們最好的禮物吧。

Link:  以嵐的 Flickr

25、聽音樂演奏

明州的文化活動頗盛,有明尼蘇達管弦樂團和室樂團,前者在downtown Minneapolis有專用的演奏廳(Orchestra Hall),後者則長駐Sant Paul downtown號稱美國西北部最先進的表演藝術中心The Ordway Music Theatre的演奏廳表演。在Downtown Minneapolis還有超過百年歷史的Orpheum Theatre,很多著名的百老匯歌劇都經常在Orpheum或Ordway上演,而在此作世界首演的也不在少數,記憶所及,就有Lion King,Ripe Tide,Romeo and Juliet等。此外,芭蕾、話劇、兒童劇,也各有專門的表演場所。初來明州時,我們一家也觀看了很多齣百老匯歌劇,這裏暫且按下不表,單講聽音樂演奏。
早在八十年代初,我在香港的藝術節中就有幸聆聽過明尼蘇達州管弦樂團的演奏,曲目已不記得了,留下的印象是:水準已臻世界一流,只是欠缺如倫敦交響樂團和柏林愛樂交響樂團那種濃郁的古典味。來了明州的初初幾年,每逄兒子從學校返家渡聖誕或暑假,我總會和他一起前往欣賞明州管弦樂團的演奏,這時才發覺他們的高水準表現,每個聲部都有極高超的表現,樂團的每個成員,都是可以獨當一面的獨奏者。樂隊在總監(music director)Eiji Oue (大植 英次, Ōue Eiji, born 3 October 1957)的領導下, 演奏的曲目既眾且廣,無論是文藝復興時期、巴洛克時期、古典時期、前後浪漫時期、或是超現代時期,都各自奏出了風格,一掃我以前認為技巧一流,味道不足的印象。兒子在學校時也經常往聽匹茲堡交響樂團的演奏,他說匹茲堡交響樂團的演奏及不上明州管弦樂團精采。我八六年在香港聽過匹茲堡演奏馬勒第一交響曲,又聽明州管弦樂團演奏同一曲目,則覺得各有千秋,難分軒輊。
與兒子聽音樂演奏,最難得的是在聆聽後彼此交談演奏會中各個樂章的表現,那一段旋律的處理出色,那一節卻又未臻完善。雖僅寥寥數語,卻是大家對音樂藝術真善美的求索。這種心靈的溝通,就如涓涓清泉,一絲絲滲入心田,日積月累,以至淪肌浹膚,變成了生命的一部分。最難忘的是九九年大除夕,我們一家三口在Downtown Minneapolis的River Side一間日本餐廳共晉晚餐,然後驅車往Orchestra Hall聽明州管弦樂團的除夕音樂會。雖是選奏一些較小型的普及樂曲,卻是精采萬分,最後,音樂會在熱鬧甜美的《藍色多瑙河》中結束,這真是一次難得的經歷。
自從兒子畢業離家工作後,我就一直未再聽音樂演奏了,儘管明州管弦樂團每年都會邀請很多世界頂級的音樂家來與樂團合作演出(大家所熟悉的馬友友差不多每個樂季都來演出),妻也時不時勸我去聽聽,但我總是提不起興趣,路遠是其中的一個原因,但使我消除了四十多年來聽音樂演奏的興趣的主要原因,應是它已失去了與兒子共同聆聽,在心靈上溝通的那種享受使然。
我自小就注重培養兒子的音樂素養,除督促他練鋼琴外,還親自教授他音樂理論,結果他在小學三年級時就考取了英國皇家音樂學院的五級樂理,中學一年級時考取了皇家音樂學院八級鋼琴,中學三年級時考取了英國聖三一音樂學院的鋼琴演奏文憑(ATCL)。至於音樂欣賞,更是我長期對他的培養課題,早在他六歲時,我就開始帶他去聽音樂演奏。記得第一次帶他聽的是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這是因為他當時正在彈奏這首交響曲合唱部分的旋律變奏。這首樂曲對於初學欣賞音樂的人來說,未免深了些,兒子在第一樂章開始,就不斷地細聲問著,怎麼還未到(他所彈的那段旋律)?直至合唱部分開紿時,他才興緻勃勃地聆聽著。從此,我意識到要有條理地帶他欣賞音樂,於是,每次在音樂會之前,總會找些有關曲目的唱片給他聽,然後才前往聽演奏。每次聽完音樂演奏,我們總會在家附近的「美而廉粥麵家」吃碗雲吞麵,然後才帶著無限滿足返家。
印象最深刻的是大約在他小學四年級時,我獲悉殷承宗將在荃灣大會堂舉行鋼琴獨奏,因時間匆忙,未及預先購票,當晚就帶著兒子前往荃灣大會堂,結果是門券全已售磬,我們在大堂徘徊,剛巧有人多出一張門券出讓,我承讓了這張門券,要兒子單獨入場聆聽,我則在外等候。當我正在大堂中瀏覽廣告版上的音樂會資料時,兒子突然在我面前出現,原來他的隣座的一羣聽眾中,剛巧有一個人缺席了,於是要兒子出來叫我入場欣賞。當晚,我們沉醉在殷承宗指觸下的音樂世界中,心中總是暖絲絲的,因為除了音樂中的真善美之外,還有最珍貴的温情洋溢在父與子之間。
近這兩三年,因為我意識到父子間的價值觀有明顯的差距,也就很少再與兒子談心了,與兒子傾談的責任就落在妻的身上。妻總是對我說,再如此下去,兒子就會與我越來越疏遠,我總是滿有自信地對她說,不必憂心,父子天性,是沒有甚麼力量可以分隔的,何況我們十多年一起聆聽音樂,心靈中的契合更已植根於彼此的心田。不是嗎?兒子來了北美後,無論在哪個州生活,總是要找尋雲吞麵,這不是他嘴饞,而是在潛意識中心心念念以前音樂會後父子倆吃雲吞麵的那股温情。他在Austin時,不時帶著女朋友前往欣賞歌劇演出,這也是潛意識中想彷效當年我帶他聽音樂,彼此在心靈上溝通的往事。
生活,原來可以是如此的充實,無須繁華奢侈,無須大魚大肉,一場音樂會,一碗雲吞麵,就足以匯成一股熱流,使人活得充實而滿足。我想,他日兒子來探望我們時,我一定會再和他前往聽一場音樂演奏,重温父子間那種心靈溝通的温馨。

24、新的一頁

兒子又有新的奮鬥目標了。
今年四月,他在Atheros參預開發硏究的Bluetooth項目已完成各項測試,正式在以色列的工廠投產。在硏究工作告一段落,新的項目未來之際,正是考慮轉換工作的時機。兒子這幾年都是搞硬件硏究,不過並沒有放下軟件,他自己的顧問公司就是專門幫一些網絡公司解決程式難題。做了數年硬件硏究開發,也有些悶了,於是想在軟件方面發展。這時,剛有一間新創的Web 2.0 網絡公司邀請他加入做合作創辦人(co-founder),出任VP及技術總監,雖然收入比原本的工作少了,但擁有公司的一定股份。這類新創公司(startup)如果表現好的話,可獲風險基金(venture capital)的投資,前途還是不錯的。
放棄了薪金優厚的工作,還要損失數以十萬計的股票認購權及公司的贈股(stock options,兒子在Atheros的stock options要分四年行使,他只做了一年半,所以要放棄三年的股權),這值得嗎?值得的。當兒子在電話中徵詢我的意見時,我不假思索地支持他的選擇。我和他所持的理由其實並不相同,但大家都認為放棄原職,選擇一個創立自己事業的道路是件正確的決定。
兒子在Atheros出任驗證架構師(verification architect),這是工程師中最高的職位了,但他只是二十八歲,如果停留在原職,再做數年,可能還會再升一兩級,領取三四十萬的年薪,這可能是別人連發夢也想著的好事,但對於年青如他的來說,要未來的幾十年都做同樣的一份工作,確是非常沉悶的一回事,所以,用他的話來說,不嘗試一下自己創番事業,絕不甘心。
我除了贊同他的這番見解外,還有另一番的私心。
兒子以二十八歲的稚齡,賺取別人奮鬥一生也未必賺到的薪金,可以說,他的思想成熟度不足以支配他的金錢,而我又不想像一個暴君般強制參預他的經濟支配權,結果是,養成了他不斷尋找新玩意的習慣,先是學玩賽車,繼而收藏墨水筆,收藏手表,搞攝影,硏究咖啡,最近則是玩古懂牛仔褲。他搞這些玩意,並不是只花錢買了擁有就算,還有很深入的硏究。比如最近他搞的牛仔褲吧,他會由古老的牛仔布織布機落在何方,追尋這些仍用古老織布機織出的牛仔褲,進而從世界各地(日本、法國、意大利)購買這類牛仔褲後,硏究如何穿在身上進行定型和顯出個人品味,這種牛仔褲,每條約六百多元,是我平常穿的十多倍(我穿的是CK, RL)。在別人心目中,這並不值得,但在他來說,卻從中得到樂趣、滿足。我想,這就是時下一班優皮一族的生活追求吧。這種生活品味,大體而言,還是以追求物欲為主,表面上雖也要從物欲中硏究出一些別人所不𢤦的知識,但究其實,這也只是一種流於浮面的享樂文化,跟我自小就著意培養他彈鋼琴,聴古典音樂的文化素養差得太遠了。
雖是如此,我還是慶幸他能够玩這些優皮一族認為有品味的玩意,起碼不致於玩物喪志。我明白要提升他的生活目標,非得在他的工作性質有所改變不可。以前的工作,使他只專注在每一個硏究項目,完成了指標,再無其他的責任。於是,把多餘的精力放在吃喝玩樂方面,而隨著薪金的增多,他的玩意也就不斷增加,物欲無窮,追求也是無休無止的。這種不斷的追求物欲,就會使人性中的親情、友情漸行漸遠。因為習慣了追求所謂的cool,於是,與父母親戚的相處並不cool,與一些程度追不上自己的朋友相處並不cool,人類社會的傳統價值觀念也不cool,那麼,為何要與這些並不cool的人與事交往呢?幸好兒子天性重情(這從他在硏究項目最吃緊的關頭,仍擠出一天的時間飛往温哥華,參加他那又敬又怕的惡姨丈的葬禮可見一斑),所以還不致於斬情絕性。我想,如今他與人創業,工作的性質不同了,身負的責任也不同了。以前只須做好自己手頭上的工作,其他的事一概不理;如今除了自己手頭的工作外,還要兼顧公司的發展,公司的路向,與股東的聯絡,以及為員工的前途籌謀。工作的責任重了,胸襟自然闊了,視野也廣了,對人情世故也有了較深刻的理解與認識,那就不會再因追求那些物欲而漸失本性。
創業成功與失敗的機會各半,成功固然好,即使是失敗,也不算壞事,因為兒子一直都太順利了,偶有挫敗,反而使他更成熟些,從中得到教訓,吸取經驗,邁上成功之途。
兒子於五月底辭去Atheros的工作,專心從事新公司的網絡設計,每天工作十七小時,這樣地連續工作了近三個星期,終於使他們的Web 2.0網絡正式面世,試驗運行期間,我也天天到他們的網頁瀏覽,眼見他們的成員越來越眾,質素越來越高,心中也有點安慰。現在,兒子正在編寫可供成員上載照片.上載短片的程式,這麼一來,他們的Web 2.0網絡就結合了Myspace,Flickr 和Youtube的特色而又另樹一幟了。
眼見著兒子這般專注地工作,心中不禁湧起與有榮焉的驕傲,姑勿論成功與否,他總算已為自己的目標邁出了第一步。在此衷心送上我的祝福。

朋友們如有暇,也請點擊下面的連線,到他們的網頁瀏覽並提供意見:

http://www.onmylist.com/lists/list_recently_updated